看到這篇報導突然興致就來了...
蘋果難搞 電信業者辛苦開賣iPhone 4
(恩 先別砲我為什麼放在Android版~ 因為內文還是敘述Android居多啦!!)
昨天陪朋友去辦iPhone4
最後搞到清晨五點才回到家
我又不是AppleFanboy~ 還能這麼瘋狂只能說自己還年輕吧@
▲從十二點排到三點半才拿到機子~@
▲工作人員大部分態度都不錯
▲完全沒有想拍它沙龍照的衝動....
▲特別帶去疊疊樂的 大家猜得出幾支
想想當初拿到iPhone3GS也是頗興奮的~
一堆超屌的遊戲 不錯的上網表現
不過在HTC Desire上市第一天(5/4)後
漸漸就把iPhone3GS鎖進櫃子裡.....
Desire在開啟網頁速度 基本應用(藍芽到現在的Wifi hotspot分享)及Widget設計實在太對我胃口
(不過3GS當時已經是一年前的硬體配備 輸也是應該~)
簡單來說
對於遊戲需求真的不高的我而言
可能任何一支Andoird base的手機都還比iPhone4適合我
▲iPhone3GS vs iPhone4
就把玩兩個小時的短暫經驗
這次iPhone4順暢度及網頁 Youtube等功能在1G Apple A4 Processor加持下進步許多
但除了超屌的Retina螢幕表現以及不錯的相機表現這些硬體表現外
一樣是iOS4
我目前找不出有iPhone3GS後還要多買台iPhone4的理由......
總之現場很多這樣的蘋果信徒就是了@
▲智慧型手機2008/2009年市占率變化
其實在智慧型手機爆衝前
我對手機這塊一直沒甚麼興趣
單價高 功能相似
頂多是外型的差異~
外加當時筆電正從效能免強夠用到很夠用的時期(單核走向雙核 Centrino裡的晶片組不斷修正)
追蹤筆電規格及產業變化比看手機有趣多了
不過這幾年Smartphone興起 整個情勢就變得很有趣
手機品牌不但要跟電腦一樣更注重作業系統及軟體整合
還不像筆電一樣都用寡佔又穩定的Windows OS
與通路商 電信業者緊密的合作
外加硬體製程部分不像筆電已經進入半停滯的瓶頸
供貨 合作 廠牌間的擠壓效應
簡單來說
觀察成長期的商品比注意穩定期的還要有趣多就是了
介紹幾間智慧型手機品牌廠吧~
HTC名子是宏達電的縮寫
也和創辦人卓火土的縮寫不謀而合
雖然大家老愛罵台灣公司沒遠見沒Guts就是愛毛利率超低代工
但看看西門子,OKWAP等公司的下場
宏達電能順利從代工跳到品牌絕對不是僥倖成功的
十幾年前
在 手持裝置的作業系統 這觀念在大家腦中還沒成形時
HTC在代工PDA期間已經累積了不少專利及在手持系統上的Know how
(最大的三個系統是Palm,WinCE和Symbian
Symbian最後成為NOKIA獨佔公司 Palm近年走下坡 已被HP併購
HTC一直是微軟WinCE的最大夥伴)
所以當他跳入智慧型手機品牌時
擁有強大的技術背景來支援它
一樣的規格
HTC的手機介面 穩定度就是不一樣
▲中間那個就是 Andy Rubin啦!!
大家熟知的Android之前其實是間獨立的智慧型手機系統公司
老闆Andy Rubin在被Google併購前即是周永明的老朋友
(不說大家可能都不知道 周可是緬甸華僑)
算一算宏達電和微軟13年的合作關係
及Google最佳的盟友
(背後又有台灣最大家族的撐腰...)
有技術有人脈更重要的是精彩的布局
所以前幾年HTC總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姿態享有高毛利率優勢
當然Smartphone市場這麼肥 也不是只有你會吃
看看現在HTC對手都是市值大它幾十倍的行動巨擘及筆電大廠
技術面逐漸拉近
大手筆的行銷 縝密的市場策略 才是這階段HTC最需要注意的部分
總之目前看來做的還是很漂亮
(想當初四百塊的時候老爸問我該不該買...我果然不適合玩股票.....)
手機幾乎是台灣生產
研發中心在新竹
拋開前先日子雪中紅阿姨在中國發表的怪怪言論
(哀 有趣的政治角力&商業考量問題 改天再聊~)
HTC算是貨真價實的台灣品牌
Moto幾年前和NOKIA展開龍頭爭霸戰失敗後
現在在Feature市場上也根本不是LG Samsung的對手
不過Moto也慢慢調整其火力全壓寶在Android Smartphone
去年打造出全球賣最好的Motorola Droid
(國際版名稱為Milestone )
目前Android產品線相當完整
在Android研發能力也逼近HTC水準
感覺上整間公司靠Android起死回身的氣勢
(*補充一下 之後HTC有出Droid Incredible, Moto Droid X
一堆Droid的原因卻不同廠牌的原因是北美電信商Verizon喜歡用Droid來命名旗下的Andoird手機)
當然Moto如此龐大的身軀
也不是一個Android就能救得
當初Moto會衰敗原因百百種
(因為事後諸葛亮大家最會當~)
就看看這個吧
摩托羅拉迷失自我的自救
Engadget – Motorola 殞落之真相?
話說Razr有多好看....大學前只用過PHS的Nate都曾醉心於它的外型...
說真的哪天Moto出了一台代號叫Razr的Android我一定買單!~~
SE和Moto一樣都靠著Android止血
順便調整出貨量提高毛利率慢慢止血
不過還是繼續虧就是了~
(今年除了X10其他都不能看...沒梗)
▲不可否認目前市面上最強的Android手機非i9000莫屬
Samsung前兩年還在哭爸哭媽全國痛哭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疲弱
(李明博可是親自開會和高層關心情勢的)
但今年年初就吹噓出貨量要翻兩倍
目前已經超越設定的兩倍
年度銷售量很有機會超過HTC
高階機型依舊會採用Android和WindowsPhone
(Symbian S60已經捨棄了...哀 我總覺得i8910調校的比N97還要好....怎麼會這樣@)
而三星也自行研發Bada作業系統
就是打賭能靠自家廣大的市占率及品牌力
等到自家FeaturePhone用戶都轉換成使用搭載Bada的中低階Smartphone時
Samsung就準備噱翻了(還有它的韓國好兄弟LG也許會採用阿)
畢竟目前賣硬體不值錢
自行作業系統和軟體商城才是最肥的一塊
更精采的是自己掌控了許多手機關鍵零組件
(你沒聽說過iPhone4也是韓國的嗎?)
導致HTC今年一堆機種缺貨不斷 還被迫換料
三星帝國邪惡 心機 手段多
但不得不佩服其打死都要贏的精神.....
LG電子董座前幾天就因為搶灘Smartphone市場不力 FeaturePhone又現疲態下離職了
但可以注意LG發現Android市場已經被HTC Moto Samsung卡的差不多了
最近頻頻宣誓會在Windows Phone上成為領導者
這也算是另種方式搶灘Smartphone市場
所以揪境~ 之後Windows Phone7能不能力挽狂瀾
LG能不能如願壓下HTC成為WP7的領導品牌
依韓國人嘴巴硬執行力也超強的個性看來
的確是值得期待的
http://t1.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QEWQcBxRT11eHogDq1LURXagbeN7ADMyNbLh9JQfOCwCcTsaI&t=1&usg=__gNkn8frz57i5UBrc6SoupHwSW2M=
NOKIA放在最後
是因為它用的系統跟上述幾家不同
剛換老總的no雞鴨
老舊的Symbian系統依舊硬撐著 Lunix Base的Meego看似很有未來
只要不在(品牌)不要太快炸開應該有機會重返榮耀 吧 ~ 哈
回到我寫這篇的原因吧
看著iPhone4在台灣首賣也沒幾隻
電信三雄卻砸大錢做這樣的佈道會
只能說Apple真的是太厲害了...太厲害....
目前手機的行銷相較於筆電真的複雜多了(我是這麼認為)
有心經營當地的市場的品牌一定要選對適合的電信公司
配合綁約好讓價格在當地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畢竟花一萬出頭買支手機 就算是智慧型的也很沒意義...)
電信公司也必須靠有實力的機型來支撐主要營收
自然會花不少力氣幫忙品牌廠打免費廣告
舉例來說
iPhone當初只選中華電信在台開賣 就是看準電信心三雄它量最大
HTC年初和在北美當時唯一擁有WiMax 4G網路的通訊業者合作推出客製機型HTC EVO 4G
因為其他家到現在也都沒有4G網路
一樣是看好Android在市場上註定大放異彩的三星
家大業大背後還有政府撐腰
就針對四大電信公司各出一台跟EVO一樣的4吋螢幕(還是AMOLED) 時脈1G 的Android手機
AT&T:Captivate
Verizon:Fascinate
Sprint:Epic 4G (4G就是非Sprint莫屬啦~)
T-Mobile:Vibrant
*由於客製機是 除非授權不能在其他地區販賣
由於北美是具有指標性的一級戰區 外加出貨量高
順帶一提
所以前一陣子小筆電開始會在通訊行販賣
是因為小筆電也開始要有行動上網的概念
行動業者可以幫約賣3G網卡
三星小筆電在今年第二季出貨量已經超越了華碩eeePC
相信部分原因即是善用原本手機通路的優勢
而代理商呢?
當地代理商背後也要擔起當地鋪貨 售後維修等艱難任務...
所以大家常常會罵聯強服務不好
但Moto也懶的拿聯強怎樣(對了 這是舉例...懶的查MS是那家代理的了)
畢竟Moto對經營台灣市場興趣缺缺(量太少)
等到改產品熱度過來才找電信商合作綁約
電信公司自然懶的用力推
所以聯強可能是Motorola在台灣唯一出錢行銷宣傳Milestone的公司...
或是Mobile01版上習慣罵HTC售後維修爛
(HTC自己售後服務好不好我不清楚
但我本身也有動過把神腦工程師全殺死過的念頭)
因為台灣維修據點最齊 通路體質最強的可能就是神腦...
▲那天應該再借台iPad跟iPod拍一張....
提到行銷費用
不過有點概念的玩家都知道
當宏碁賣一台貼有Intel Inside和Windows 7 Logo的筆記型電腦時
Intel和微軟背後已經幫它出了不少行銷費用(當然宏碁也繳了很多保護費......)
所以大家常說Android
Google秉持著開放的精神所以不跟廠商(HTC Moto)收授權費
但變相的也不會幫廠商出任何行銷費用
是WindowsPhone會收取授權費用(聽說單一裝置授權費用約為14美元)
不過也會給予不少的行銷預算
所以有的PM算一算
推有授權費的WP還比Android保險一些...
參考
其實市場上不乏低調好的Android產品
說實在像我這種AndroidPowerUser
在Android本身體質強健的作業系統下
有時候真覺得TaiwanMobile T1這種等級的手機就很夠我用了
不過大家選購時還是會往單價高的HTC 三星 Moto跳去
廠商很會洗腦馬@~
話說星期四看到大眾出的Windows Tablet 順暢度及應用都相當不錯(上市時會貼Tycoon這品牌)
相較於ASUS在Computex展示出的Eee Pad能搶先機絕對不是壞事
不過十一月會上市會有多少人想買....
應該說有多少人會知道這產品上市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被我說服改拿Android老爸常跟我說每次去跟些朋友聊天開會
(大約都50~60這種半退休的年紀)
根本就是人手一支iPhone
畢竟...我真覺得Android在信件處理和網頁瀏覽等功能上
比iPhone適合商務人士
(好...我知道有BB迷有意見....但我對BB不熟)
但反過來我們可能要問
商務人士 學生 一般消費族群真的需要用到SmartPhone嗎
強大的行銷魔術會神奇的灌輸這種觀念
相信我
我一直秉持著我玩手機 不是手機玩我的概念
手機遊戲不玩 少上手機版Facebook Android Root後又Reroot回來 Apple沒JB過@
但最近還真覺得手機能打 能接就好...(可能最近GRE模考還是考很差的緣故吧....)
▲我不會再被騙去這麼機歪的地方了!! 哈哈
Anyway
這是這陣子玩玩手機及無聊看些產業新聞的感想&報告
給一些對市場或智慧型手機有興趣的朋友參考看看
相信上面多少也有些錯誤觀念歡迎大家指證~
但現今個人電腦的馬力,也曾是過往超級電腦的馬力
很多人真的不需要嗎?請用完小筆電再回答這題
「馬力總是有了最美」
我因此買了一台Desire,樓主用Desire一定也能體會
我用feature phone絕對可以更新臉書,上01
但是smartphone真的是求那個自由度
我也絕對不會去買什麼Taiwan Mobile T1
因為XDA眾+Cyanogen帥哥沒給它做ROM...smartphone就是要資源豐富
2. 我真的很看不慣大家一直拿王雪紅那句話做文章
很簡單,就是在商言商
台灣藝人去大陸賺錢,絕對不會抗議在片尾被打成是括號(中國台灣)的人
很多外國什麼大師名人來台灣,也常會吐出針對台灣的好話,根本就是謊言
都是因為他們在這個地方要賺錢,有利益
很多事情在公開場合就是要作勢
Bada真的是要跟一線競爭嗎,可能並不是喔,可能根本不該跟Android相提並論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冷靜,多充實自己
眼力一看就知道產品的本質,真正的定位到底是啥
日本人講的製造業的「台所事情」...
你在外場叫的菜,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在後面做出來的
需要時間資源也需要貫徹力
中間有太多因素可以讓事情忽然急轉直下了
Nokia N8看似是一線產品,看似是旗艦
但是看到泰國空機才賣一萬五千多 (VS iphone還是超過兩萬)
我當場領悟到...
其實Nokia很清醒地知道
他們不可能跟一線的Android或iphone競爭
就好像Mazda在最弱的那一年多期間,1999-2001
從Premacy之後到Atenza為止,一年多都沒有新車是一樣的狀況
3. Samsung是自己國家規模銀彈政商關係都一流的企業
這些都是HTC沒有的優勢,有人覺得王雪紅錢會比三星多嗎
但是HTC其實很努力彌補自己的劣勢
好好雇了開發團隊,跟歐洲電信業者經營十年的關係
搶先把產品大動作拉入日本市場
Samsung談成今年美國每一家都出Galaxy S系列的一款,好像氣勢很大
但是其實HTC也幾乎有達到這個境界吧...滿多台的
不管你怎麼看王雪紅
HTC是台灣現在唯一有國際性氣勢,跟一等對手正面競爭的企業
而且韓國人為什麼可以做大,例如過去的家電跟隨身聽部分
很多市場是日本人當年無以為繼,不知怎麼就莫名其妙不做了
於是韓國方面就成了唯一的購買選擇
HTC至少現在還是親手下去角力,不怕弄髒手
硬體誰都會做,軟體就不見得了
Moto的手機也主要是靠Android把軟體部分應付過去而已,真的是復活嗎
我看過一條關於Moto近期某季財報的說法:賣了三百萬台手機,每台賺不到一塊美元
4. 我是蘋果重度使用者,但一向是冷眼看待蘋果產品的本質
也一向不認為Steve Jobs在應對外界上有什麼厲害
大部分產品發表會內容本來就會偏袒自己產品,本來就會有幼稚發言
換上Howard Stringer, Paul Otellini或是周永明也一樣
我認為他是時勢造英雄,因為媒體跟社會環境需要一個這樣的人來日夜報導
就像你說台灣媒體報的某些新聞,有重要性嗎
但是既然報了就可以說自己是豐富多元的媒體...也可以充版面
5. 我這麼喜歡3c的東西
但是我不會為了手機排隊耶,因為怎麼搶也搶不到
而且我的性生活,我的家,我吃飯吃得好不好,都需要我的注意力
早上才看到有人坐著凌志LS600h,居然去買小店的早餐
不是說他就不能吃 (當然也不排除我庶民的嫉妒)
但顯然有司機開那台車也解決不了他早餐的問題
還是一句話,誰看到新品不興奮,但是要淡定啊 (大陸語氣)
6. Android長期一定會成為最大
因為電信商需要它,手機廠商也需要它
它給這兩方都解了不少頭痛
就算是原本Windows Phone做大的HTC
也來了一個沒有微軟箝制,可以凸顯自己品牌的契機
而試想要是沒有Android可用,Moto跟SE今天的產品策略要怎麼辦?
繼續拿Hazel賣五千塊的天價嗎?難道顏面掃地去跟三星授權Bada?
繼續用那個Symbian基礎的不知道什麼鬼?
還是去叫KDDI跟Qualcomm把KCP+吐出來做國際版?
哈哈哈...他們都要感謝google
當代美國真正的國際影響力,都凝聚在google身上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