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之後,覺得心中有股澎湃的感覺不吐不快,
於是想要在板上跟大家分享我對於PPC手機的想法。
我並不能夠代表所有消費者的想法,
但是希望小弟我的分享能夠拋磚引玉,
讓大家也可以分享出自己所希望的產品特色出來。
讓在PPC手機業界中的工程師或PM能更貼近消費者的心聲。
做出讓雙方都滿意的產品!
常常看到許多網友分享自己的心得,
希望手機能夠加入許多功能: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可能是因為網友並非相關產業,
往往忽略掉所謂真實面以及理想面的差別,
以致於寫出來的手機,
要不就是現在科技達不到的『夢幻』手機!
就是勉強做出來結果變成一塊大磚頭,待機只有三分鐘~
硬把NB的規格塞進去手機中,
這樣並不實際。。。
手機並不是拿來完全取代NB的,
想想手機應該要具備的特色,
再來規劃手機應該具備的功能,
這才是比較合理的想法!
小弟我之前使用相關產品的經驗:
最早用過一年的plam: sony的CLIE
後來用了兩年的Sony Ericsson: P800,採用的是Symbian作業系統
由於Symbian遲遲無法推出GPS相關產品,
於是今年年初轉換陣營到PDA手機,
目前使用的是Eten的M600。
上面的敘述很重要,
代表的是之前使用相關產品的感覺,
這些感覺會延續到下一次消費者在採用產品時所專注的方向!
首先我們面對的產品是PPC手機,
顧名思義,PPC手機的重點就在於PDA功能以及手機功能。
偏偏這兩者的表現幾乎都是對立的,
因此如何達到最佳的平衡點才是關鍵!
首先看PDA功能~
為什麼消費者要買PDA?
自然是因為需要PDA的功能,
因此,觸控式面版,良善的OS都是無庸置疑的。
所以對於PDA而言,第一重要的規格,就是螢幕。
由於電子導航功能已經成為PDA最主要的功能了。
(自己感覺啦!並沒有做真正的調查!)
因此螢幕的大小很重要!
我個人認為O2 Atom的2.7吋就是下限了!
更小的螢幕造成不管是電子導航或是平常的使用上,都要瞇著眼睛去看那個小不拉雞的字,(不要跟我說可以把字放大

因此螢幕一定要夠大!
但是又不能太大!不要大於3吋!
例如純PDA現在都以3.5吋為主~但是這樣的螢幕拿來當手機。。。
我很難想像有誰願意把一塊燒餅貼在臉頰上。。。

(用藍芽耳機也是可以啦!如果藍芽耳機的待機時間可以跟純手機的待機時間是一樣的話。。。只是目前現在還不可能囉~)
至於顏色,65535目前是主流,也是WM5的限制!如果能提高那是更好,但是如果提高色數但是犧牲了速度以及電力。那是不適宜的,
畢竟65535已經可以擔任大部分顯示的功能了!而且再往上對消費者的目視而言相差不多~
至於畫素,目前主流的2.8吋螢幕而言,QVGA是目前的規格,如果能夠提高到VGA那是最棒了!
但是由於畫素增加一倍!同樣的,犧牲的速度及電力都不能差太多。。。
此外,字體大小。。。一定要有良善的軟體規劃阿!不然誰能忍受比現在小一倍的字體?
至於要不要鍵盤呢?這個說法見仁見智~
為什麼需要鍵盤?我個人發現,鍵盤對於西方國家來說相當重要!
每一次到歐美出差,看到阿斗仔抱著手機用飛快的速度在敲mail~(首當典範就是黑莓機!)
那速度真是筆畫輸入法無可比擬。。。
但是對於台灣人而言,(只有台灣,大陸最常用的應該是漢音輸入法,因此英文鍵盤對他們而言應該也很方便!)
由於我們用的大多還是注音輸入法,除非鍵盤跟注音輸入法有著良善的搭配!
不然的話,大多數的台灣同胞還是寧願沒有鍵盤來換取手機體積的縮小!
因此,我個人不排斥加上鍵盤,但是如果能有搭配的注音輸入法的話,(還要能自動選字喔!)那就太完美了!
接下來看手機功能,
對於手機是越小越好,越薄越好~但是這剛好相對於PDA的缺陷!
因此才說適當的平衡很重要!
PDA手機在怎麼說還是手機,因此純手機的優點是否能一起嵌入呢?
純手機有哪些特色?
四個字:能否『單手操作』!
就目前為止我所看到的PDA手機在這方面還沒有令人滿意的機種出來~
對我而言,所謂的單手操作重要的就是要有大,又很容易按的按鈕,數量是越多越好。
但是鑑於PDA手機的按鈕又不是很多,所以如何善用那些按鈕呢?
單按、雙按、長按~這些特色經過適當的搭配其實還是可以有很好的操作性的!(這一點G-smart i 就做的很不錯!)
此外,查詢最近撥入電話、撥出電話、靜音、鍵盤鎖、快速播號等。。。這些功能都要單鍵操作!
讓使用者能夠無痛從純手機轉換至PDA手機!這才是真正的PDA手機!
除了上述所說的,
PDA手機的體積還關係到電池大小以及內置天線數量!
電池的大小很難說的準,因為牽涉到太多的因素了:內部硬體規格,使用者的習慣等等~
不過以我本身的經驗來看,1000mAh應該是下限!
不過,PDA的待機時間究竟要多久,這也是見仁見智~
以我本身而言,每天上班在公司、下班在家裡,沒有在公司跟家裡的話,就是在車上~
因此我的手機是隨時隨地都在充電的狀況!
而對於常常在外的業務人員來說,充電可能就沒有那麼方便了!
但是不管怎麼樣,至少大家每天都會回家睡覺,一天充一次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因此我認為電池容量只要能撐到三天左右就足夠了,除了魯彬遜以外,很少人會三天都遇不到插頭吧!
也許有人會說,可是我要登山哪!我要出國阿!我需要大電池阿~
這就回到所謂的經常性使用問題了!
像我也常常登山、帶著手機去做GPS定位,如果我有類似如此偶發性需要的時候,我就會帶個尿帶或是備用電池去!這就是尿袋的功用阿!
因為我不想因為偶發性的需要就要求廠商給我一顆超大電池,結果我必須每天經常性使用的時候帶著超大電池到處跑。。。
這反而是捨本逐末了~手機應該是越輕巧越好不是嗎?
至於天線數量,
GSM 900/1800這個當然不用說,理論上來說3G可以共用2G的天線?但是靈敏度是否有影響,這要靠RD的功力~
藍芽以及無線網路各有各的天線,這個也是一定要有的,
至於GPS天線呢?大家可以比較Eten的M600跟G500,GPS的天線頗大~要加進去嗎?
還是不要好了~免得變成磚頭機!而且藍芽GPS接收器相當的方便又便宜~
何必硬裝進去而犧牲體積呢?
至於FM天線或是電視天線~別鬧了!用耳機線吧!我才不想拿一支水壺當手機!

總歸上述~
我個人認為,在消費性電子產品方面有三個最主要的條件:外型、規格、價格!
就我而言,其重要度我認為是:外型>規格>價格!原因如下:
都已經叫做是消費性電子產品了,外觀真的很重要!
如果一支手機長的跟磚頭或燒餅一樣,很怕拿出來被朋友笑~那有再好的規格、再便宜的價格我也無法接受!
就像很賣座的818 pro一樣,雖然規格差太多~但是其亮麗的外型仍然吸引不少人購買!
(沒錯!小弟承認我是外貿協會的會長啦!哈哈。。。)
至於規格,其重要性不用多述~
為什麼價格會擺在最後呢?
因為會使用PDA手機的人大都是hard core玩家!
對於對價格比較具非常敏感度的人,基本上是不會使用PDA手機的~
既然PDA手機無法跨進10000以內的國民手機價格決勝點!
那倒不如好好的把規格提升,只要長的漂亮,規格又佳,
hard core玩家對於價格的容忍度是比較大的!
最後在來講體積!
總歸上述:
2.8吋的螢幕、大又好按的按鍵、適當的天線數目、合理的電池大小~
把這些通通擺進去後,長、寬就自行取一個搭配吧!
重點在於厚度。。。
很奇怪,大多數的消費者,包括小弟我,對於『薄』這個字就是有著莫名的迷戀~
例如:
小弟我前一陣子去義大利出差,對於Moto V3的滿坑滿谷令人印象深刻,就像當初的T28一樣~
『薄』~就是比小更好,可以放在口袋裡,可以夾在包包中,可以拿在手上當撲克牌耍。。。

因此,如果在體積上面可以壓縮的話,請壓縮厚度吧!那才是主要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