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 IOS就是穩,
但是ANDROID在軟體和影音部分可以較有彈性(指不一定要買鎖死音樂或影片來源), 像我自己有買正版光碟等會再轉mp3於android用, IoS就不行什麼都要花錢買.
IOS導航, 就差多, 用GOOOGLE地圖, 覺得比android還差(我猜是不是APPLE故意的)!!
其它的部分如網頁讀取覺得apple的safari好用...
各有優點, 但是穩還有OS可升級因應是APPLE好~~apple雲端的東東, 除備份好, 其它我覺得差
且雲端空間少, 多的請花錢, 反正apple要好軟體, 要服務, 要影音使用權, 花錢或月月花的租金就是了...
在Google整合在Server的各種資源 及 導航相當優, 且利用電腦方面資源去使用編輯, android優~
我不玩手機遊戲, 所以就不知了~
同時,因為工作關係每天接觸電子產品,也用過了android共6個機種。
在我分享一些個人看法之前,我必須先自首...
我大概是在16年前開始頻繁使用Apple的產品,情感上理智上個人的喜好比較偏向於Apple,也認為iOS比較好用。
雖然如此,我對一些人動不動就說iOS比較人性化的講法不太認同

人性化的定義包含很多條件,習慣,心理狀況,思維等...
習慣是可以改變的,心理狀況每天都會有差距,思維會因為環境,時空有所改變。
硬體
先不論Android的低價/進階機種,一般各大品牌的旗艦機的硬體配置大致上跟iPhone不會差太多。
不論是CPU/GPU的跑分參數,Panel的解析度,相機模組的鏡頭/感光元件等。
如果純粹看硬體配置,各個時期的iPhone一定不會是第一名。
APP
APP我想眾所皆知,是消費者體驗很重要的一部分。
數量來說,如果把中國/俄羅斯/印度等不在Play Store上的APP也算進去....
iPhone的APP數量一定是少很多。
但是Quantity不等於Quality。
iOS的APP在這方面是勝利的。
Android的APP比較雜亂,品質參差不齊。但是這不是Android的原罪,而是各家選擇太多造成的結果。
*開發的規定框架比較鬆散,造成APP的一致性,連貫性不如iOS。人類是慣性的動物,習慣了自然就會覺得是舒服的,好的。
*Android有各種大小各種解析度。在一台上的體驗,到了另外一台會有些許的不同
*Android上的廢APP,明顯較多。有些不符合當地的使用民情,語言。可能是上架前幾乎沒有審核
*因為各家CPU/GPU的不同,APP的表現也不同。
演算法,調教
很多時候,一部分的消費者會直接從規格書去定義產品的好與壞。
演算法,細部調教,絕對是iPhone比Android領先最多的一個區塊。
演算法/調教在細部階段,甚至比調教初期都還要花時間精力。
就好像高爾夫130桿到100桿很快,但是從100桿到90桿,有人甚至一輩子無法達到

這個部分並不是iFixit等網站做拆機就能算出的成本區塊。
做得好,軟硬體的搭配不是一加一等於二,而是大於二。
舉幾個例子:
*觸控,打字(英文)的感覺...左滑右滑不論Android還是iOS其實都很順。但是iPhone就是有一種無法簡單用言語說明的順暢度,流暢感。Android這裡,能有類似體驗的只有非常少數的幾間大廠的幾個特定旗艦機種。
類似的Know-how,wacom也是強項並且提供販賣整套turnkey solution。
*相機的相素IPhone一直都不是同期的頂尖。甚至noise的壓制,發色,解析度等調教個別來看iPhone不都是第一名。
但是全部都融入來看,iPhone拍出來的照片都在水準之上。
封閉系統
相較於開放系統的Android,iOS確實較為封閉。
開放系統確實有些時候方便,其實困擾也不少。
比如說要打電話,iphone比較直覺的就是到按下電話icon。
Android的話,有不同dialer,甚至還可以選擇skype或是viber。有的時候會稍微混亂。
同理,看照片/聽音樂/看影片都是。
但是,我也必須坦白說,開放系統也有開放系統無法替代的好處。
傳輸資料就是一個好例子。
售後服務/support
電子產品,一定會有初期不良或是DOA等情況產生。
Apple沒有比較厲害。
但是Apple一開始做的比較對的是,直接換新機或是整新機給你。
少了修理的等待時間,證明是對的。現在也陸續許多廠家這麼做。
iOS的更新,這個就神奇了!
最新的iOS10來說,iPhone5都還可以support!!
要知道,iPhone5是2012年的產品,到現在都還能更新真的算是一絕。
三等公民 wrote:
不容易當機應該是放...(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