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chang01 wrote:
那個鬼材料解離就會有很多你想抓下來的F....(恕刪)
我講過了,我只想抓掉不必要的HF,在沒有水的存在下,他沒辦法走下面的反應方程式解離
LiPF6一LiF+PF5
PF5+H2O->HF+POF3
對了,現在鋰電池都是在乾燥室內做,極板也會烘乾,盡可能把水趕出來避免留在電解液內,我不知道你哪來的抓出F這個推論,PF6這個離子團是一個超級穩定的離子團,所以F要單獨跑出來也有困難,他也很容易形成Li+ 跟PF6-兩個離子團,這可以加速Li的擴散,這點我相信前輩你懂。
PS 這個可是現在電解液的主要成分了,大概有個1.0M跑不掉,不能說他是添加劑了
willchang01 wrote:
我沒用過....所以只能單純從結構推.....用了那個鬼東西後
應該可以讓鋰電做瞬間大量充放電.....可是他的300 CYCLE應該會下降...
不知到這樣講對不對....你有數據應該可以回答
另外長晶的速度會高過於其他成分比例的電解液(恕刪)
答案你自己都說了,事實上Cycle不單純靠這個成分影響,還有因為負極的SEI的破壞以及再生,還有其他的原因,用了這個你所謂的鬼東西,搭配某些負極可以超過兩千次的循環(如果你真的有做過電池,不妨問問看還在做的朋友FSN-1& AMG-2這兩個材料吧,希望你還有)
所以我好奇的是你怎麼從結構上推說這個Cycle 會在300圈下降,請前輩務必告知怎麼推的
我也不懂你所謂的其他成分比例的電解液是指啥,這個鬼材料也沒有長晶的問題,長晶通常都是一些不純物,A/C Ratio設定過小,或是正極對面是銅箔才會容易長晶,這倒是我第一次聽過,請前輩務必告知
willchang01 wrote:
再來...內短澎罐跟外部斷路你還是不懂.....再思考一下
整個反應機制其實你都知道(恕刪)
那我們從反應機制來談好了
首先我們先從外部保護IC TI BQ24314 這顆IC談保護板在Pack上的位子好了
由下圖,可以看到你所謂的保護IC都是位於電芯的外部

鋰電池的前輩,你應該知道鋰電池的原理
正常情況是外部線路是電子遷移,鋰電池內部是Li離子的遷移(濃差擴散)
所以正常的充電流程是,Li離子從正極脫崁出來,跳入滿佈Li離子的電解液內,然後接近負極的Li離子被擠靠近負極表面,然後穿透SEI膜,最後得電子成為LiC6的穩定態,而外部電子怎麼跑呢? 則是Charger先透過保護電路板到負極,穿透罐體,到負極導柄->負極銅箔->負極材料。
正常的放電流程則是反過來,鋰離子從負極脫崁出來,然後穿透SEI,近正極的Li離子被擠到正極表面,然後崁入正極晶格,外部的電子也是反過來,由負極丟出的電子,然後負極材料->銅箔->負極導柄->罐體->保護電路板-> 負載->正極完成
而你提到的內部短路則是電芯內部的正極極板跟負極極板因為未知原因接觸在一起了,這時候的電子怎麼跑呢? 因為直接接觸,就直接從負極極板移動到正極極板了,根本就不會走外部保護電路板,你外部再怎麼斷路,請問前輩你要怎麼阻止內部短路呢? 保護電路板就在門外一直看火燒起來而已,我不懂,這真的要請前輩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