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999 wrote:這幾年看到韓國異軍突...(恕刪) 樓主大概不清楚台灣精品的評選制度吧!!您說的那些,全部都是台灣精品的評選項目之一,甚至會把優缺點給參加的廠商。台灣精品評選也不單是研發,著重行銷策略層面。
K573 wrote:非常同意!!!台灣保...(恕刪) 我認為問題主要還是出在教育,教育包括家庭、學校與社會。而在這三環教育之下,最常見的問題便是-便宜行事。要避免便宜行事,就要將做某件事的用意、作法、作為串在一起,如打掃不是掃把有揮就叫掃,而是要知道這次打掃的目的,然後確實掃掉看的見的垃圾或灰塵之類。先搞懂各種東西的立意,然後審慎的做對應的做法是很重要的。如建構式與填鴨式教學,各有各的利弊,建構式是如微積分須懂原理然後推出某些結果,好處是懂了就可自己衍伸推導出一堆其他的東西,但壞處是要高中以上程度的理解能力,然而某些微積分推出的算式,中小學生就可以輕輕鬆鬆用填鴨-硬記的方式帶入使用了,但壞處就是就只能有那一種作用。這本質的不同,若某填鴨式下學習的老師便宜行事學習建構式教學後,便宜行事的用過去填鴨式的方式教導學生建構式數學的話,那就只會鬧出3 X 5 =15寫法不正確的笑話了。我想,若便宜行事的看事情便會成為短視了吧!相信做到領導階層的,很多人也都有理想,有對未來持有著一番美好的願景與規劃。然而若便宜行事,草草的計畫、草草的施行、草草的下結論...最後任何目標就只是自我認定的遠見,然後在外人看來也僅是短視近利了!若當總統便宜行事的領導、官員便宜行事的搞政策、立委便宜行事的立法、警察便宜行事的執法、老師便宜行事的教學、家長便宜行事的對待小孩...,想想,這樣教出來的孩子,要不想凡事草草了事、敷衍塞責,還真的不容易吧!----最後,針對樓主所講我認為可以是,各廠商想享任何優惠,除了政府依鼓勵的方向逤訂的各種個別的適用條件外,全部都需要有著對本國實際領土內,所有的產品品質、服務品質與價格都不得比他國差,且至少其中一項必須有優於他國之處。畢竟,對他們的優惠、補貼是從國人身上挖的。然後要鼓勵研發各種技術,或許可以依產業性質不同,把研發佔成本高於某比例的多給予優惠與補助,或許某些有重大的專利技術,也可以成立專門的交流平台,幫助國內廠商劉姓的互利共生。總之,現在怎麼看,近年來國內一堆突破性的研究似乎都是工研院在搞,然後轉移技術給國內廠商...跟美國一堆尖端科技都在民間比來實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