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除了中國品牌的手機,還有哪些非中國品牌可以選?

cambokse wrote:
只有中國品牌才有資安疑慮???
別牌都不會有資料回傳??


不要把發送回服務器的所有數據都是一樣的... 根據美國的新聞,中國手機被發現收集和發送聯繫人列表,聊天信息,圖片,通話記錄,應用程序列表,手機硬件標識符。 並且能夠在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行安裝應用程序。 更可怕的,今年七月發現當你在手機上打開某些應用程序時,相機會自行打開啟用。 告訴我谷歌是否會做這一切? 不要說只有我有這個疑慮。 這是國際大家關注的疑慮, 華為在美國被禁止出售並非巧合


中國的手機通過相機監視用戶
Mobile phones in China are spying on users through their cameras






ibuystock wrote:
不要把發送回服務器...(恕刪)



有不少智慧型手機的用戶,在選購手機時,總會把中國品牌的手機列入拒絕往來名單,主要的原因在於:大家擔心自己手機中的重要資料會被傳送到中國大陸的伺服器,然後就不知道被用到哪裡去了;但好笑的是,其實iPhone或是其他國家品牌的手機,也都做了同樣的事,但為什麼唯獨只有中國品牌的手機會被另眼看待呢?這個可能不同使用者各有自己的見解,但就阿祥個人的使用經驗來看,中國不少手機品牌-華為、OPPO、小米…等,都已經是國際級的水準,其實根本不需要小鼻子小眼睛去偷使用者的資料,況且你以為不買中國手機,就保證你的資料不會被偷偷傳到中國去嗎?

那我使用Windows,中毒資料外洩也是中國害得??
買到中國版的Windows???

再來你說的那個問題,早就澄清了
怎麼貼了那麼多資料,卻不貼這個上來
我隨便都搜得到

真是笑了, 這新聞和中國使用晶片入侵伺服器一樣的無知

在不改動電路板的情況下用一個米粒大的晶片, 像口香糖貼上就可以入侵偷取資料

如果中國有這樣的晶片技術, 那還怕美國技術封鎖

還是中國有外星人幫助



而你說的新聞, 更是段章取義

文內是說在VIVO NEX 手機上, QQ瀏覽器會打開相機, 百度輸入法會打開相機

這關中國手機什麼事? Android在前幾年已經能限定軟件權限

而且沒人要你安裝那些軟件阿

現在很多程式都是透明化, 你想加些東西在End User簡直是沒可能的事

尤其現在很多人都對中國產品檢查得很嚴格


全文:
https://technews.tw/2018/07/03/vivo-nex/


根據百度的說法,這是因為他們為了讓可能使用到語音輸入法的用戶,可以更快啟動語音輸入,他們設計了「預熱」功能,也就是預先啟動語音麥克風,「準備」讓用戶更快使用。只是很不幸地百度這個動作,讓 vivo NEX「誤判」為開始錄音,事實上並沒有。

依照慣例,百度也再度表示,百度不會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錄音,也不會用任何手段採集用戶資訊。


ibuystock wrote:
不要把發送回服務器的所有數據都是一樣的... 根據美國的新聞,中國手機被發現收集和發送聯繫人列表,聊天信息,圖片,通話記錄,應用程序列表,手機硬件標識符。 並且能夠在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行安裝應用程序。 更可怕的,今年七月發現當你在手機上打開某些應用程序時,相機會自行打開啟用。 告訴我谷歌是否會做這一切? 不要說只有我有這個疑慮。 這是國際大家關注的疑慮, 華為在美國被禁止出售並非巧合
中國的手機通過相機監視用戶
Mobile phones in China are spying on users through their cameras
cambokse wrote:
有不少智慧型手機的用...(恕刪)


我聽說百度有關Vivo NEX的官方解釋,我不太相信,就像許多中國用戶一樣。 他們戲稱Vivo NEX為流氓軟體的照妖鏡, 他們也不相信. 而你完全忽略了我在第一部分所說的內容

ibuystock wrote:
中國手機被發現收集和發送聯繫人列表,聊天信息,圖片,通話記錄,應用程序列表,手機硬件標識符。 並且能夠在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行安裝應用程序


而最重要的是..... 中國軟體已經明文規定要給政府留後門

cambokse wrote:
況且你以為不買中國手機,就保證你的資料不會被偷偷傳到中國去嗎?



這句話最有趣也很重要!!! 這意味著,您確實相信中國正在偷偷收集用戶的數據。 因此購買非中國手機仍然不安全,因為不能保證你的資料不會被偷偷傳到中國去。 所以停止為中國的手機辯護。 你知道,我知道,世界上很多人都知道, 甚至很多中國人都知道。 這是公開的秘密.. 別相信我,去百度搜索吧

cambokse wrote:
中國不少手機品牌-華為、OPPO、小米…等,都已經是國際級的水準,其實根本不需要小鼻子小眼睛去偷使用者的資料


是的,他們確實生產質量好的手機。 但這與收集個資無關, 你說的是它正在收集廣告/業務數據,而我正在談為中國政府收集個資, 大大的不同!!! 在底部,你會看到我正在講的, 他們收集了什麼樣的數據,所有內容都是用紅色寫的,並註意所有用藍色寫的公司, 他們是你現在講的公司, OPPO、小米…等


cambokse wrote:
那我使用Windows,中毒資料外洩也是中國害得??


與Windows有什麼關係。 Windows是中國的軟體嗎? 我們正在談論手機。 不要改變主題。 至少對我來說,自從DOS以來我一直在使用。 也去過微軟總部。 我覺得使用它很安全。 但我不打算為它辯護。 如果你有疑慮,請停止使用。但我敢打賭你現在正在使用它。我跟樓主一樣, 有疑慮, 就不買/不用..你也可以這樣做,不要使用Windows

如果你將來決定不使用Windows, 在這裡發布 "除了微軟Windows,還有哪些非Windows選?" 我保證我不會像你一樣去那裡捍衛Windows, 就像你在捍衛中國手機一樣。 因為對樓主來說沒用, 無論你說多少,他仍然不會買. 我做到了, 你呢?


為何手機廠商敢於官方承認在國內收集用戶數據?


回應中提及在中國公測版中存在過濾部分數據不上傳的問題。結果,一加的回應,相當於官方承認了問題的存在,更間接承認了在國內蒐集用戶數據,因此迅速引爆了輿論,並引發眾多互聯網大V和用戶的質疑。


這位安全員從一加的剪切板應用裡發現了名叫badword.txt 的文件,其中包含了大量中文短語,如“領袖”、“紀念日”,“博士”、“將軍”、“內地”、“外地”等等。除此之外,安全員還發現用戶的電話和短信,甚至銀行卡信息也都被傳到泰迪熊移動的服務器上了。所有這些文件被用在泰迪熊移動安卓庫的一個obfuscated package(混淆包)裡。在這個包裡,除了getipaddress和getscreenpixels,諸如用戶ID、用戶IMEI號碼、用戶phone number、用戶短信息等,都會被使用和抓取。 面對以上用戶提出的種種疑問,一加官方並沒有再作出明確的回應。

隨後安全員調查了這家叫TeddyMobile的公司,通過這家公司的官方網站發現,他們不僅為一加提供技術支撐,同時還向幾家以中國市場為主的手機廠商提供了技術合作,包括: OPPO、VIVO、小米、魅族、聯想、金立等。且這些廠商還對其進行了投資,並已通過大數據實現了商業變現並盈利。


所有這些信息我都是從百度得到的,很多中國人都知道這一點, 這不是秘密...
chansaikit wrote:根據百度的說法,這是因為他們為了讓可能使用到語音輸入法的用戶,可以更快啟動語音輸入,他們設計了「預熱」功能,也就是預先啟動語音麥克風,「準備」讓用戶更快使用。只是很不幸地百度這個動作,讓 vivo NEX「誤判」為開始錄音,事實上並沒有。

依照慣例,百度也再度表示,百度不會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錄音,也不會用任何手段採集用戶資訊


百度說什麼你就相信? 百度收集用戶數據,多年來一直如此,為什麼你認為他們以前不會讓谷歌在中國? 因為谷歌以前拒絕它。 但現在同意中國的要求.

百度殺毒應用收集用戶數據遭谷歌Play Store下架

我知道你不相信我,去百度看看中國人對百度的討論。 中國人也知道百度正在收集數據, 有超過250萬條信息可供查看. 你在這裡寫什麼?百度不會用任何手段採集用戶資訊 這是個大笑話!!!

百度收集用戶數據

---------------------------------------------------------------------------------------------------------------------

chansaikit wrote:
這關中國手機什麼事? Android在前幾年已經能限定軟件權限
而且沒人要你安裝那些軟件阿
現在很多程式都是透明化, 你想加些東西在End User簡直是沒可能的事



其實Android手機權限管理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因為直到Android6.0之後,Android才有完善的應用權限管理功能。而由於Google已經退出了中國,新的技術也不是強制執行,所以一大批國產APP還在使用老一代的API。

可以說Android手機的應用權限管理,一直是個擺設。

當然,你也可以說Android這是開源自由的表現,更加有利於創新。而正是這一個優點,Android從創立以來備受追捧,甚至行業內的人還一致認為,智能手機的權限越開放越好。這跟普通用戶理解的,應用APP不應該隨便調用手機權限相背離。

只是原本絕對開源的Linux經過Google的OHA(開放設備聯盟)之後,開源最大的安全補丁及時更新優勢沒了,碎片化的缺陷倒是一個沒落下。

嗯,問題還是出在Google退出中國市場身上,否則有Google Play統一管理,國內的“安卓生態”也不會出那麼多么蛾子。

手機權限到底該誰管?

按道理,智能手機的權限當然應該歸用戶管!但是小白用戶怎麼能明白那些專業的英文版的計算機術語,畢竟不是每個用戶都會編程。

所以讓用戶管理自己手機權限是個偽命題。


還有更多,你可以自己看.........

國內用戶怎麼突然關心起數據隱私了?



如果預設大陸的設備都有問題的話,台灣之星基地台用華為的,而且188/399甚至99這些超優惠方案吸引一堆使用者

感謝樓下更新新聞,後來因為禁令而沒有採購華為
1247413600 大大參考一下

---

這是郭董想要用華為設備時的風波

[4G業者能否採用華為網通設備,NCC須依有關機關國家安全考量辦理]
網址參閱: https://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8&sn_f=32085

立法院於102年10月17日第8屆第4會期交通委員會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決議:「…為保障國家網路安全,以及儘早確定相關規則,以供業者遵循,要求資通安全會報會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應規定電信業者提報的系統建設計畫之4G網路相關設備應全面禁止中國產品。」

---

一樣是新聞稿

[大陸廠牌基地臺非4G業者唯一選項]
網址參閱:https://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8&sn_f=32042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業於103年4月30日,正式核發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及遠傳電信等3家行動寬頻(4G)業者執照。針對媒體報導電信業者希望採購大陸品牌電信設備,NCC表示,4G業者能否採購大陸廠牌基地臺,因屬國家安全議題,該會已依法商請相關機關儘速處理。NCC說明,大陸廠牌並非4G業者基地臺設備唯一供應來源,不使用大陸廠牌並不會影響業者建設時程規劃

---

國防部

[中國手機禁令!國防部:國軍禁止使用中國品牌智慧型手機]

網址參閱:https://tw.news.yahoo.com/%E4%B8%AD%E5%9C%8B%E6%89%8B%E6%A9%9F%E7%A6%81%E4%BB%A4-%E5%9C%8B%E9%98%B2%E9%83%A8-%E5%9C%8B%E8%BB%8D%E7%A6%81%E6%AD%A2%E4%BD%BF%E7%94%A8%E4%B8%AD%E5%9C%8B%E5%93%81%E7%89%8C%E6%99%BA%E6%85%A7%E5%9E%8B%E6%89%8B%E6%A9%9F-104300913.html

關於日前國防部長所宣布的這項中國手機禁令,雖然不難理解是因為「保密防諜」等國安考量,但中國手機早已充斥台灣市場,這樣的做法究竟還有多少效果,可能讓人有些疑慮。不過說起中國手機禁令,早先在美國就已經有類似的作法,其中美國的「國防授權法」就禁止美國官兵使用中國品牌手機。

1247413600 wrote:
如果預設大陸的設備...(恕刪)


找到台灣之星的部份了, 並沒有使用華為基地台⋯
可參考新聞日期,得知先後順序發展⋯

[NCC:4G基地台不准使用陸製設備]
網址請參閱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403002687-260410

葉宜津並點名鴻海集團(國碁電子)企圖施壓,欲採購使用陸製廠商設備;管碧玲則點名台灣之星(頂新集團)高層自己表示,將使用陸廠華為的基地台設備。

NCC主委石世豪回應表示,目前已取得4G系統架設許可的業者,包括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台灣大哥大及台灣之星,在其計畫書中都已確定未有陸製廠商之設備,業者若欲更改計畫書內容,就要先向NCC出變更系統架設許可申請,並符合相關規定。

依NCC現行審核業者系統架設許可規定,並不允許使用陸製廠商設備,且NCC會請國安機關表示相關意見。

---

比較近期的新聞
[鴻海衝刺4G 大砸20億買設備]
網址請參閱: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428000045-260202

...
國碁去年曾經將華為基地台設備送交NCC審議,引發陸資設備爭議,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還曾經為此,公開要求NCC限期給個理由。
...
而這次國碁及亞太電信的採購標、也邀請華為比價,但華為並未出價,據了解,可能與國內仍然存在著一股反對陸製設備氛圍有關。
...
現在智慧喇叭百花齊放

就像是

在你家放了高級竊聽器

如果是中國品牌更讚了
shoanz wrote:
找到台灣之星的部份了...(恕刪)


謝謝兩位提供更新,基地台這種隱性公設看來有被管制著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