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解析度提升 ??

我覺的這是台灣商人的悲哀, 台灣人做東西只會去"符合需求", 而不像日本人是去"創造需求". 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東西只有日本看的到, 台灣看不到. 在需求沒有浮上抬面前. 想要奢恥的擁有 vga 是不太可能的, 因為廠商只看到眼前的 qvga 己符合大部人的需求.

記的 n 年前, 我遇到一個 axxx 公司的 pm, 那時後正是 packet pc ipaq 掘起的時後, 一堆背夾的時代, 我和 pm 說, 為什麼你們不做內含 gps 的, 我相信有市場, 因為有 ppc 的人, 大多數都會玩 gps. 她和我說, 你看 ipaq, 現在就是要盡量要做小, 再用背夾來增加功能. 接著我不能茍同的說. 就像超溥型電腦, 最後一定也會有 user 又要超溥又要有光碟機一樣. 當然, 當初的 pm 並不那麼認同. 不然 mio 就不會第一個做內含 gps 的.

說那麼多, 只能說台灣人短視. 如果要玩品牌, 只有 low-end 的市場是不夠的, 也要有 hi-end 的市場來支稱. 你認為一台 sony ux17 會讓 sony 賺到錢嗎? 我看賠錢居多. 但這是品牌型象, 也是滿足 hi-end 的市場. 如果 SonyEricsson 只做 J100 型的便宜手機, 即使市場大, 也不會有人想要買 sony 的, 而且也不用做 w900 了, 反正市場不大.

只能說, 等 vga pannel 更便宜後, 台灣就會做了. 跟什麼都沒關係. 什麼沒市場啊... 之類的都是籍口. 台灣人只做便宜機. 什麼都要 cost down, 自己都覺的真可悲.

PSP wrote:

記的 n 年前, 我遇到一個 axxx 公司的 pm, 那時後正是 packet pc ipaq 掘起的時後, 一堆背夾的時代, 我和 pm 說, 為什麼你們不做內含 gps 的, 我相信有市場, 因為有 ppc 的人, 大多數都會玩 gps. 她和我說, 你看 ipaq, 現在就是要盡量要做小, 再用背夾來增加功能.


不知道你遇到的是哪個PM, 應該不是我吧? 哈哈....

PM並沒有多大的實權, 而掌握實權的長官或股東們, 又不一定懂產品, 所以就是這樣啦...

有機會遇到大老闆階層的朋友可以試試溝通看, 但通常不大會有結果的.
亂入一下,上上層樓問的PM該是個女的吧,有用一個「她」字。

說到costdown我也是覺得很沒力,問題是賣不出去的理由裡面,十個有九個是被嫌成本高。
這種拼價格戰的玩法,真的是台灣產業界走不出的宿命呀!
其實很悲哀的事實是, 會上這個網站的人, 大多不是決策者....

代工廠依賴客戶的訂單生存, 客戶要什麼產品, 他就得生出來.
而所謂品牌廠商, 有一大部分還是找代工廠作, 然後貼自己的牌子.

台灣企業有很悲哀的地方是, 沒有遠見, 或是說不能築太大的夢想,
這樣的說法其實我以前有討論過了...

當你今天是個決策者, 背負著最重要的責任是讓公司賺錢, 公司賺錢
代表股東就能賺錢(員工倒不一定分的到), 當今天屬下提一個案子給你
, 要公司連續投資幾年才能回收, 股東會議上能通過嗎? 其實很難...
股東要的是今年投多少, 隔年最好就能回收甚至多賺一個資本額.

有人形容過, Sony/Apple是製造Dream Machine的公司, 他們推出的產品
, 也真的讓人見到眼睛為之一亮! 造出彷彿在科幻電影中才看的到的產品,
讓人從產品發表一直到真正買到手, 甚至開始使用都能會心一笑.

想像一下, 哪一家的電子產品如果發動限量首購, 會讓消費者不畏風雨,
徹夜排隊, 只為了第一個買到這些夢寐以求的產品, 好像也只有Sony/Apple
能做得到(Nintendon應該也算啦..)

但是, 如果同樣的產品在國內的企業被提出時, 就會被不斷的質疑?
為甚麼這個外殼烤漆要這麼貴?
為甚麼要為這個產品特別開一顆IC?
為何要為這個產品訂製一組xxx?
為何這個產品的ID這麼貴? 模具費用這麼高?
這麼高的成本, 你可以幫公司賺多少錢?

相信很多人想推出新產品新概念跟大老闆報告時, 都會被問到這些問題.
你又能怎麼回答?

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摸摸鼻子, 再回去作me too的產品...
別人賣19,000; 我就賣18,500; 大家來殺嘛!!

殺到最後, 就是Cost down, 偷料, lay-off, 受傷害的是誰? 每個員工
也都是消費者, 今天沒頭路了, 他哪有前去作更多消費? 這真的是惡性
循環啊?

曾經有幾次跟作拇指碟的朋友聊過, 你們公司怎麼不作個壽司碟或是有台灣
小吃風格外型的產品, 如花枝丸, 烤玉米造型等等, 他很無奈的回答, 因
為老闆不同意....所以啦, 看看購物網站, 台灣做的拇指碟, 讀卡機都差不多
長那個樣子, 大家就互相殺價, 而日系的產品美美的; 就可以賣貴一倍的價
格...

只能說殘念...













台灣的東西在海外一般賣得不好我覺得有幾個原因, 首先是感覺太踏實了...沒有一點狂妄, 同時也沒有一點驚喜, 高消費群很多時候尋求的就是這一點驚喜, 一點的與眾不同, 但在台灣的產品中, 實在少見...

另外....就是外觀設計, 台灣的設計, 可以用慘不忍賭來形容, 好幾次看到規格還算可以的產品, 但一見到外觀設計, 實在敗不下去, 買高端隨身產品一半是為了自己用, 一半是為了別人的讚美(不踏實吧, 但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不踏實)台灣的產品永遠不會有這種讚美.....所以朋友都全跑去買sony 了....

唉...我也想買sony, 只是他沒有gsm 的pocketpc phone 罷了.....什麼htc 的質量穩定嗎? 我就不信日本的廠商做不出來, 最少....做得不好...他們會回收....終究是比較有保障的....
當你今天是個決策者, 背負著最重要的責任是讓公司賺錢, 公司賺錢
代表股東就能賺錢(員工倒不一定分的到), 當今天屬下提一個案子給你
, 要公司連續投資幾年才能回收


這個其實是決策者質素的表現, 台灣的決策者想的都是較負面的...先保位置...再看....這樣永遠都會被人領著走的....還記得以前有人說過「非洲的人沒有鞋穿」的比喻, 正面的人會認為「如果他們都穿鞋, 這可是很大的市場」但負面的人卻會想「他們不需要鞋穿, 這裡沒有市場」....可惜的是台灣的決策者...大多是後者....
matika wrote:
不知道你遇到的是哪個PM, 應該不是我吧? 哈哈....
...(恕刪)

呵呵... 應該不是, 如果當初是 matika 兄的話, 說不定就又不一樣了.
印象中沒記錯的話, 那是舊 axxx 的時代, 也是正在內亂的時代, wxxxxxx 之前
那時後做 pda 是 ia2 吧, 後來 ia2 也倒了.. 哈哈. 比 ia1 更早倒.

想在想想, 還真的是有點久了, 沒記錯的話, 第一台是 linux pda, 後來接中文 palm, 再來就是 ppc 了. 只不過我不是 ia2 的人, 只是有興趣, 注意一下而己.

看來 matika 是 pm, 我也不好在關公面前耍大刀.. 你的感觸應該比我深吧.
個人覺得解析度提高對資訊的辨識度及方便性來說幫助實在太大了,
尤其像中文那麼複雜的文字,解析度太低字根本擠成一團,
不像英文等語言的字母構造簡單,只需一點解析度就可辨識出來,
可惜那些PDA廠商都沒考慮這種文化差異,只願意出QVGA的螢幕,
而讓中文使用者辛苦一點
其實我覺得再過3年, vga ppc的市場最後會被umpc吃掉.
所以對廠商而言, 不願意往這個方向發展下去.

vga在ppc上, 有很多應用都因為軟體的不足而被限制住了,
我相信在這方面, 等第三代的umpc出來, 應該可以達到
現在sony u系列的水準, 但價錢一半.

到時的pda, 就算vga普及了, 也都只剩ppc phone了,
可能連gps都會被umpc吃掉. 重點是, 我覺得microsoft的
roadmap應該也是這麼打算的. 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
ms近年的策略, 不管向什麼其它方向延伸, 最後都會拉回到
windows來.

對於軟體的開發而言, 若同樣vga ppc, 跟800*480的umpc,
大概會投入umpc, 開發的curve會平很多.
UMPC 對我來說好像大一點兒... :) 但我不會說沒有需要...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