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0826 wrote:你說這是早之前手機旅充座充的窘境,換手機就得換充電器跟電池後來充電器規定統一規格了,MICRO-USB........連SONY都肯配合了,只剩一家就是不甩(曾看過綠色和平組織的義工,拿著蘋果手機,實在好笑...) 會覺得綠色和平組織員工或義工拿iPhone很好笑的人才比較好笑喔!Apple的東西是Greenpeace評分第二環保的電子產品。Guide to Greener Electronics 2017
在前幾年我應該會反對,不過近年原廠電池一出事就是整批有問題,甚至爆炸威力比副廠還恐怖,也就是代表著原廠電池並沒有比較安全,再者,有些廠商甚至把電池當作手機新舊的標準,偵測電池壽命來控制手機執行程式的快慢,變成間接斂財的元件。如果是以上狀況,廠商最好鼻子摸摸,不然就保佑該法不會通過。但是,民主投票,基本上在這個金錢當道的社會下,我認為,議員會被廠商『說服』,最後就是虛晃一招。
我用的紅米note2就是可以換電池的機種當時買這隻手機,就是認為換電池很重要一堆光怪陸離的理由說不好,覺得那只是設計問題比方若我是小米,我會讓所有米家手機及各種電器都用同一型的電池更推出把電池變成行動電源的轉接盒。這會讓米家的各種產品與電池之間,產生一種銷量相輔相成的效果。小米的產品售價本來就很有競爭力,推出這種泛用型電池,也不怕副廠競爭因為沒有副廠在價格與品質上會是對手。而且標準化單一型電池,可以讓成本更低,維持一種長壽高毛利與銷量的情況。不過,我的理想其實還是當年google的 project Ara,模組化手機只是太可惜沒有上市,不然這設計更加的環保經濟。
對於廠商為了想賺錢(加速汰換機子或是收取高額的換置費用)而設計出的商品,政府當然有權利及義務管理。我有一個朋友買了一部三星的手機1萬元,用了兩年都沒問題只是電池老化了,送去原廠換電池報價要2700元,他想了一下就不換電池買新機了。這、正是廠商的目的,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政府出面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畢竟消費者的力量有限。就像手機的充電器以及傳輸線,早期每家一個規格,後來也是在國內外的政府的壓力下,各廠牌漸漸的統一成Micro USB跟現在的Type C規格。做對的事情要支持,不要傻傻的站在廠商利益的那一邊!
又不是聯邦法不過就是華盛頓州而且如果其他多數州不效仿最後會造成貿易上的問題最終要實現這樣的貿易規範還有一段路要走加上製造商可以付一個拔背蓋的工具(像ikea這樣)你可以自己換阿但拆了就沒保固這就不在法律規範內了我不知道 這有甚麼好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