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小新手 wrote:Intel的技術確實...(恕刪) PC確實intel領先對手很多,當然和AMD自己的問題也有關。移動市場intel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離勝利還很遠。製程intel確實領先,但還沒到外星科技的程度,在移動處理器的低功耗製程上,intel並沒有領先,當s4雙核出來時,atom Z2760還在32nm,並沒有使用當時就有的22nm,畢竟PC才是intel的本業,一定先給PC用,之後才轉入低功耗製程。
kevin1970 wrote:以前wm時代不是很多...(恕刪) 你指的應該是INTEL Xscale處理器..這是Intel針對嵌入式產品所開發出的處理核心...Xscale的前身為StrongARM架構.是由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簡稱「DEC」所開發出的ARM IP CORE.內核架構所使用的指令集為ARMv4..最大的特色就是低能耗..後來由於與Intel之間的訴訟.最終雙方達成和解.DEC將StrongARM出售給Intel.而Intel便是基於此架構延伸開發並於西元2000年出推出Xscale處理器.Xscale所使用的指令集為ARMv5TE.不但在架構擴展的基礎上同時也保留了對於以往產品的向下兼容.而且能耗比也更低.核心時脈更有大幅度的提升..處理器還支援高效通訊指令,同架構處理器可以達到高速傳輸。而另一個主要的擴展就是無線MMX,這是一種64位的SIMD指令集,可以有效的加快視頻、3D圖像、音頻以及其他SIMD傳統元素處理。所以 Xscale架構應用範圍相當廣泛.最常見到的是應用程式處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PXA系列.由於效能強大所以主要應用於掌上型電腦(正式名稱為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PDA應該可以算是現在智慧型手機的前世)幾乎成為當時所有Pocket PC的"標準"配備..除此之外,Xscale家族事業還含括控制平台處理器(Control Plane Processors) IXC系列,I/O處理器(I/O Processors) IOP系列,網路處理器(Network Processors) IXP系列...等族繁不及備載的雜七雜八項目.簡直能用包山包海來形容..不過.這看似輝煌的豐功偉業,INTEL卻選擇在2004年拋棄其核心業務.也就是把PXA處理器晶片部門出售給Marvell..以當時來說.Intel所推出的PXA272在手持裝置處理器裏.運行時脈是最高.無疑是當時的旗艦機種.正當所有人的目光逐漸聚焦之時..Intel這個舉動的確是相當出人意料..對照現今Intel為重返這個市場而做出的努力..或許不能直接說.高通能有今日全拜Intel所賜.不過任誰都不能否認Intel當初的臨陣脫逃..對於造就今日的高通...不可不謂關鍵...(AMD:這等的好事.怎就不會發生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