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exou wrote:
這些文字會讓人誤解,...(恕刪)
我想...您應該是在其他的城市才會認為是這樣,
我也去過對岸很多地方,像:上海跟深圳的地鐵,還有公交,
確實是以距離算車資的,
但北京市是首都,所以有一些地方是跟其他城市不同的,
所以扭蛋大說兩塊錢可以坐到你高興,只要中間不離站,
確實也就是這樣.....
不久前大概快兩個月前,有搶到2A,只是 NFC的功能都還沒用,
有打算下回去,直接把我的中國移不動卡也換成有NFC的,
只是我很不明白,因為一卡通(北京)跟上海還有深圳(八達通)的系統是可以互換的嗎?
我印象中是不行,所以離開北京,有一卡通功能的NFC SIM卡在上海.廣州也一樣能用嗎?
這點我是蠻有疑問的?不知道扭蛋大是不是可以釋疑一下?
小弟工作關係偶爾要進廣東,廣東的票價就是依距離而定的,頓時覺得北京的市民福利真好
不過還是要來集氣一下
期待台灣盡快達成比這個更好的整合與應用
Android扭蛋機 wrote:
所以我說的問題是在政府上
也就是您說的法令.......唉
是金融安全和風險+台灣金融比大陸還要開放發達,才讓小額或第三方支付沒生存空間。
現在一堆信用卡都可以感應,連存款都不用,但同樣很多人就是要簽名。
(金融卡也可以,但要有存款)
國內國外線上購物只要有信用卡卡號即可,
在國內/外實體商店也可以刷,不需一堆什麼認證,比NFC或儲值卡普遍且更方便!
且搞不好人手2張以上信用卡+N張金融卡,這種小額支付當然難以拚得過信用卡+金融卡。
在台灣的小額支付客戶群,主要給沒信用卡的未成年/觀光客/搭大眾運輸者.
在台灣除台北市/新北市大眾運輸使用率30%以上,其他縣市大多10%以下(高雄/台中也不例外)
台灣開車/騎車比例太高,搭大眾運輸太少,也讓小額支付沒有生存的空間。
在台灣若不用搭捷運/公車,消費主要就現金+刷信用卡就好,連悠遊卡都不用辦!
信用卡這麼方便,且人手2張以上的卡,還搞個儲值小額支付幹嘛!? 歐美也不例外!
eTag儲個值都一堆人唉唉叫了! 我都辦成信用卡直接轉eTag...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