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

台灣教育當局為什麼不發給學生電子書


pe91boom wrote:
已經有研究指出,使用...(恕刪)


電子白板倒是有了~
前幾年政府執行擴大內需時,大概學校有班級數一半左右的電子白板
不過其實並沒想像中好用,很多老師都沒在使用

powerkk wrote:
電子白板倒是有了~前...(恕刪)

電子白板是願意學的老師會覺得很好用,
不願意學操作不順手就不好用(當然電子白板的系統也有不同)
不過也有缺點,
耗電兇,燈泡是耗材,
操作過久易晒黑,
亮度不夠的要關燈上課。
這都是教學現場反應回來的問題。

knift wrote:
電子白板是願意學的老...(恕刪)


用電子白板上100人的教室看看。。。已經不是老師願不願學的問題了,而是那種東西到底適不適合用進教室的問題

onedem wrote:
用電子白板上100人...(恕刪)

國中小有一班100人的嗎?@@a
要做這種與現狀南轅北轍的假設,
或是極端特殊狀況的假設,
有意義嗎?
現在國小一班以30人為原則。
為啥不說全台灣的小孩子老爸為啥不是李嘉誠

其實我是來亂的@@
比較晚到這個討論主題,提出一些本人實際使用的心得。
先說一下我是那種有新東西就要試用的人,電子書從最早的歌林電子書,到索尼的電子書,到現在比較紅的Kindle,Nook,都有用過,而iPad,playbook,Galaxy等等都有用。

我只能說,電子書比較適合用在小說,等等會一頁頁翻閱的閱讀方式,而且最好是不需要記重點或心得的。所以有人建議拿筆記本來記的方式的確不適合。
因為主文跟心得如果要分開的話,等到考試的時候又要如何對照複習呢?

本來想要用電子書的方式來攜帶工作上所需要的操作手冊,但是由於電子書反應較慢的特性,所以沒有辦法,一直到現在有ipad之後才能達到我查資料的需要。
但是這只限於手冊及參考資料的部份,在真正需要考試或是檢定的時候,我還是會把相關的手冊印出來,因為這樣是最直覺的學習方式。

至於有背光的電子書完全不在我的考慮中,因為如果要當書看,就要有一定的光源來減輕眼睛的壓力,長期在低光源的環境下用背光看電子書對眼睛的壓力太大!

這些心得是我個人在唸了二三十年紙本書,加上十年左右接觸電子書的感覺,為了減輕書包重量而剝奪了小孩唸紙本書的經驗,或是樂趣,是否應該從教育體制的基本面來檢討,為何要把應該是愉快學習的小學時期變成學習材料竟然多到須要用拖車,家長,教育單位都難辭其咎,不是一個電子書就可以解決的事情!
FEI-FEI
其實學生的課本雖多雖厚,但那一本是一個學期(約4個月)的量

實際情況:學校講課是非常緩慢的,課本久久才翻一次頁

比如:國文、英文
一節課 50分鐘,或二節課 100 分鐘
可能就只講一課而已,搞不好只有 6頁左右
就算電子紙翻一頁要 1秒,也錯錯有餘

可能大家都脫離學生時代太久,忘了學校就是那種地方

像我們出社會成年人,要做的事情多
自修看書得搶時間,一本可能 1~3天就 K 完

但學校不是,學校是一學期有 4個月,一天8小時
如果 1天就 K完 1本,那老師都不用混了,回家喝西北風...

-------------------------------------------------------------

電子紙翻頁慢是事實,所以需要製造良好的「目錄索引」

比方說操作手冊來講,應該是掃描的,一張張的圖片
就算原先即是電子檔,一樣可以用軟體自動拆成圖片


而圖片可以封裝成 epub、zip、或 pdf

這三種格式,我會選 epub
因為 zip 無法製作索引,pdf 開啟速度超慢且壓縮毀損畫質

而這個製作索引,就是一門學問了
不一定要按照原先手冊的章節編排(甚至可能原先手冊就沒章節之分)

可以在電腦先看過一遍(因為電腦翻頁速度快),這份手冊並不是要研讀,早就大略看過了,只是人腦記憶力沒那麼好,什麼都能記住,偶爾有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查細節而已。

而它一定可以歸納出一些可以索引的東西,如果能善用索引,將查詢範圍縮小到 10頁內或更小,那麼就可以快速查出需要的細節。

那麼就不需要一次翻上百頁,才能翻到需要的地方。且這樣做老實講也沒效率。

平板或許翻頁可以和電腦一樣快,但是重量比較重一些,比較大台一點,電池續航力也低了一些,電子紙拿來當備忘手冊,還是有好處的。


現成的 epub 製作軟體,我試過全都不好用,頂多拿來做漫畫還行,說到要做索引,完全不行。

要做好的索引,只能手工寫碼,不會很困難,只是概念而已。

如果懂一兩種程式語言,也可以自己寫程式或腳本自動化輸出 xhtml,只剩索引的部份仍要自己編排。不過這部份不是必須的,直接上圖片檔也行。


這邊有 epub 結構的參考資料: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xml/tutorials/x-epubtut/index.html

epub 是由: xml 描述擋 + (xhtml + css) + zip 封裝 組成

整個 epub 事實只是 zip 檔案,解開就可以還原目錄
壓縮起來,改副檔名,就是 epub

(html +css) 內容的部份,非必要,直接塞圖片也行

重點在那個 xml 描述擋,索引也是在那裡製作的。



講到這裡,可能有網友會認為:
為了看一本書(epub),還自己製作 epub,有沒有搞錯,時間太多...

這個就是電子書不發達的囧況,假如書商肯出電子版,何必這樣費工夫。


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講,有些東西本來就不可能出版的,像公司手冊之類的,只要製作一次,就可以拷貝複製無限份,給所有同事或員工使用。

像電子化、無紙化,即便不是電子書 epub 的型態,只是拿去掃描,壓縮起來一個檔案,這樣子電腦秀圖軟體也是可以看啊,拷貝很多份傳輸下去,就不用影印一大堆,省下空白紙、碳粉,少量影印或許沒感覺,但印太多那個費用也是很驚人的。

再來一點是電子檔,容易整理,收納。按照年份、專案、或有序的排列,key 入電腦整理,以後要查找時,滑鼠點一點就可以找出來,不必去檔案櫃或倉庫翻箱倒櫃的找。

--------------------------------------------------------------

筆記的話

其實筆記寫的好,是不需要看書的,考試只看筆記就夠了

很多大學生,都會去和厲害的人借筆記影印,他們考試不會看書,看也沒用,來不及,只看筆記。

重點都在筆記上面,能吸收掌握多少盡量掌握,多拿一分是一分。

臨時報彿腳,時間有限,自然是要愈有效率愈好。

平時都有認真學習的人,考試是不需要複習的,因為已經了解通透了,在腦子裡。

真要複習,看書也來不及了,書的廢話一定很多,雜質太多,效率不高,吸收率差。

看筆記比較快,筆記是有在學習的人,消化吸收過的,歸納出必考重點,或是精華。


用食物來形容的話:

書 = 好比一隻雞 + 水 + 佐料,原材料,慢慢啃是可以吸收到營養沒錯

有用功的人筆記 = 雞精,快速有效...


筆記如果還要參考書本,互相對照,才能看出所以然
那麼,這可能不是一個好的筆記.....


fedora wrote:
這個就是電子書不發達的囧況,假如書商肯出電子版,何必這樣費工夫。


不知道你是沒睡飽還是真的狀況外
請自己去各課本出版商網站查,幾乎都有電子書的成品提供給家長下載使用
我前面也把部編版的連結PO給有需要的朋友了
問題根本不在Content上,對出版商而言,現在都採電腦排版,電子書非常簡單的事情,
而課本會採學生數授權計費也沒有盜版無法收費的問題,
你是真的對這方面很缺乏了解...
主要問題是現階段的硬體不夠成熟,無法全面性推廣
唉!連雞精雞湯都出來了,
既然筆記這麼好用,書本只要上一次就夠,
乾脆連電子書都不用了,請老師把課本投影在旁邊,
上課完發給全班一個精華版的筆記不就得了?
完全的快速簡單不是嗎?

大學生懶惰不唸書,不抄筆記只用印的事情不是只有您會,
大家都做過,但是再好的祕訣也是別人的,
等到以後須要用到的時候還是乖乖的把課本拿出來複習,
這樣才是基本工。
把書本,課本說成是廢話一堆?
真的為寫作的人感到不值!

國中小學生的功課壓力,書本沈重,是制度上的問題,
不把基本問題解決,拿個高科技(也沒有多高)的東西就想要解決所有的事情,
是不是太單純了點!
也可以把一個學期的課本拆開成一個月一本,
祇要帶這個月要上的那本就行了,
不是也達到了書包減重嗎?

重要的是,這些想法是"你"的經驗下覺得好的,
是否應該要讓我們下一代有機會從最基本的來,
由他們自己決定他們想要用老老實實的方式,
還是要用現代,速成的方式吧!
電子書是載具,但是他也剝奪了在書本上寫筆記的"選擇"。
FEI-FEI

Fei-Fei wrote:
所以有人建議拿筆記本來記的方式的確不適合。
因為主文跟心得如果要分開的話,等到考試的時候又要如何對照複習呢?...(恕刪)

大學生懶惰不唸書,不抄筆記只用印的事情不是只有您會,
大家都做過,但是再好的祕訣也是別人的,
等到以後須要用到的時候還是乖乖的把課本拿出來複習,
這樣才是基本工。
把書本,課本說成是廢話一堆?
真的為寫作的人感到不值!
...(恕刪)


平常不唸書,等到期中考、期末考前1~2天才要抱彿腳
這種經驗很多人都有

可是當這麼做的時候,真的會拿課本出來重 K 一遍嗎?

因為時間上的限制,大部分人應該不會重K書本一遍
而是選擇看筆記或講義,看濃縮過的精華,來節省時間


複習這種事,本來就是當天課後要複習的,不是考試前才複習的

有科學研究人的學習曲線,在學習後的 72小時內進行第一次複習(重刻加強印象),對記憶力最有幫助,超過 72小時後,效果就非常差,甚至等於重新一遍學習,會耗用更多時間。

所以電子紙翻頁慢,還有使用筆記,並不會造成對照上的困擾

如果課後當天就複習,那量是非常少的

是累積都不複習,考試前一天才要抱彿腳,那量才會過大,以致於電子紙翻頁速度趕不上。


況且筆記也可以紀錄課本頁數啊,誰說一定要用翻頁的?

電子紙可以直接指定 page 頁數,寫在筆記上的區塊不就好了。

比如在筆記的某個區塊,標示對照的課本頁數,當要對照課本看時,直接輸入頁數就好了,不必去一頁頁翻,一頁頁找。

可以想像類似網頁的超連結,只不過這個超連結是手動的。

------------------------------------------------------------

學校採用的書本,內容質量的確是不怎樣的
不然坊間書局不會有那麼多 "參考書"

指定的課本,有個問題就是編排上有考慮到「老師講課」
不能把學問寫得太白,寫得太白,那老師上課沒東西講

參考書就不一樣,參考書是基於"完全自修"而編排的
step by step,傻瓜式圖文解說
就算不去學校上課,單純看參考書,也保證能看懂

我國中時,去買理化參考書來看,圖文並茂,講得比老師還好,易懂
光看那個參考書,模擬考理化部份就拿滿分
同學問我怎麼辦到,我說看參考書的,結果他不信,還以為我去補習....

補習班之所以有生存空間,就是學校的師資良莠不齊
有些老師只是有那個學歷證照,但是他們不會教人
懂一門學問,和可以很白話的把那學問教授給別人,這完全是兩回事

因此補習班僱用特別會教人的名師,和它們特製的參考書
能提供比去學校上課,還優秀的學習效果
這就是補習班之所以有生存空間的原因

而這不說明,學校的課本,內容質量的確不怎樣的......
不然怎會有更棒的去取代它...

大專院校,有些課本甚至作者就是老師本人
開課第一天,老師自我介紹,拿起書本說:
請各位同學看看這本書作者,xxx 就是敝人我啦,歡迎指教....

這類作者就是老師本人的書
可以發現質量更是差,寫啥都看不懂
因為如果你看得懂,又怎會花錢去選他的課,一切都是陰謀啊....

而且他如果寫得太完美,自修都能看懂
那他上課還有什麼東西能講的,不是嗎



乾脆連電子書都不用了,請老師把課本投影在旁邊,
上課完發給全班一個精華版的筆記不就得了?
完全的快速簡單不是嗎?


這是一個好主意

很多老師喜歡上課寫黑板,然後要學生在底下抄

抄一次可能10分鐘,一節課抄個 2~3次,幾乎去掉一半時間

根本就是故意在拖台錢,聽說教師的鐘點費,一節課有 600~1000元 左右的樣子。

我就覺得奇怪,何必這樣浪費大家時間,影印是有多貴,為何不講義發一發就好了。(那個年代還沒有平板或電子紙這種東西)

就算要拖台錢,也不必這樣,直接下課就好了。也有那種老師,點完名講義發一發就下課的,和學生約好不要到處宣揚就好了,這樣不是更乾脆。幹麼那麼膽小,還用抄黑板的在掩飾拖台錢。


但是發講義,一班如果 50人,就要 50 x n 張
雖說影印不貴,但數量一大,開銷也是不小的

如果使用具備 wifi 無線傳輸功能的電子紙
那就不必影印的,講義直接傳給學生的電子紙即可

又或者也可放網站上,讓學生自己去抓
這樣即使缺席的學生,也可以很方便拿到講義,不必和同學討



也可以把一個學期的課本拆開成一個月一本,
祇要帶這個月要上的那本就行了,
不是也達到了書包減重嗎?


我以前就有同學這樣做,把課本拆了,膠帶黏一黏
只帶那次期中考或期末考的範圍

不過這只適合比較單純的科目
像國文、英文都是按照"課"或"章"為單位進行授課的
各課和章,彼此沒有關聯性,所以這樣子行得通

但有些具連貫性或需要查詢資料的科目,就不適合

且像國高中那種拼聯考的
除了學校的課本,肯定也會帶些參考書,書包又更重了
印象中有早自習,就是不上課,讓學生看書,但不准缺席,否則記曠課
很多課堂,老師也會乾脆不上課,就說讓學生自習
像這種情況,電子書就很好用,要看什麼書裡面都有

  • 4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