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國外論壇看到的三星明顯偏頗的廣告帖

我只知道買三星的手機
台灣廠商連湯都喝不到、半點渣都撿不到

買其他品牌..至少有吃剩的
買台灣品牌..這些廠商有繳稅給台灣
買「中國品牌」..同上述"台灣品牌",所以它不是真正的中國品牌

就算不挺台灣品牌
也不會買韓國品牌
更不會幫著外國品牌婊"台灣品牌"
尤其是某黨呼籲大家支持三星的..更不可取
自己愛用..就用,大多數人都不會說什麼(少數熱情粉絲例外)

沒有語言,不代表沒有意見.
炫炫## wrote:
消費性電子 會大賣不...(恕刪)

關於您所提的命名法,主打機種我反倒是認為不用與APPLE一樣跟風,HTC秉持著自我特色這反而是一種優點。但是就入門手機款的部分,倒是可以考慮用簡單的方式區分世代,好比英雄機二代,英雄機三代等。畢竟入門機與特色機種的名稱實在太多,在曝光度不夠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難以在「隨機被動」的情況下找到與自己喜好對應的機子,只能主動跑通信行...才有機會「初次」接觸到各種型號的機子,這難免與HTC的機海策略想要的效果相逆,我相信除了少數玩家,多數人(包括我在內),都無法直接指認哪台手機是什麼型號。其實...我連IPHONE幾代也分不出來。
另一方面,以htc主打機而言,我卻可以清楚地分辨渴望機、感動機(XE、XL)與ONE X的差異,可見htc的主打機的命名策略其實是相當成功(至少對我來說)。進一步而言,我也十分認同這次的ONE系列命名法,以ONE X、XL、S、V,來兼具「特色」與「簡化」的優點,這是一大進步。


donnie27979239 wrote:
就現實面來說,其實你...(恕刪)

您說的東西好像抓不到重點,而且明顯離題,即使許多內容我不以為然,但不一一回應,請見諒。


桃園小賓 wrote:
國外那些大電信商還要...(恕刪)

我似乎沒有明示或暗示需要看三星臉色,我的看法其實與你強調的相同,一切乃利益掛帥(但日本情況特殊)。
今天求的是把利潤提高的最佳化,而在最佳化中取得買賣雙方的平衡。
好比代理蘋果的產品,蘋果本身不用負擔行銷費,但三星卻需要以更高的實質利益爭取經銷合作,甚至藉以排除其他競爭者,這就是重點。
而我以為小小的HTC若要與包山包海的三星集團(外加政府奧援)較量銀彈,絕對是趨於弱勢,且不免淪為惡性競爭,考慮到反傾銷的約束,我們必須另謀他法。早期台灣廠商的作法是採取合作取代削價競爭的策略,結果因為爪耙子事件而被美歐裁罰鉅額罰款,所以...與三星談合作也行不通。
此外,內文的重點與可延伸的重點都已經在第一篇裏頭點出,就是探討行銷策略,至於有沒有意義要看閱聽人的專業與程度,如果真的內心只有仇恨而不著點墨,當然也只會往仇恨的方向看(推己及人)。另外,一天到晚詆毀台灣稱讚敵手者,卻看不到任何建設性的檢討,這種才是真正的沒有意義喔。


i908~ wrote:
其實真的很不懂 買個...(恕刪)

相同的東西您應該去勸勸韓國,而不是對台灣人說,反套了。
文章從頭至尾哪段強調台灣人一定要買HTC?台灣人買了外國產品就是不愛國?實則從頭至尾都是強調韓方惡性且不當的虛偽宣傳(有些尚屬可疑,有些則證據確鑿),而台灣產業該如何因應,當然不能模仿這種卑劣的宣傳方式,而是面對敵手該適時地反駁與自清。
連續三則敏感暴跳,自我詆毀的回應,我好像不是在韓國吧?
韓國有五千萬人口內需,韓國人1997年20輛車只有一輛進口車,台灣則是4輛車一輛進口車。這種所謂不要搞國家意識的發言,對台灣人來說...似乎是種反諷。


yingchi1962 wrote:
手機就手機嘛~
又不...(恕刪)

不是侷限兩款手機的問題,而是藉由疑似三星造假的行銷廣告來討論行銷策略的問題。
最主要的是集思廣益,建議包含HTC在內的台灣產業,要發展品牌一定要注意行銷策略,不是只有管好自身品質而已。
好比黃斑與銀幕抖動、入塵等問題。即使事實存在,但只要及實地遏止渲染,大家並不會特別注意自己的螢幕是否有該些問題。
舉例,抖動除外,黃斑問題我根本就不會去注意,而入塵到底長什麼樣我也不知道,就不用說去檢查了。
進一步而言,黃斑問題在XPERIA S就已經存在,為何HTC沒有及早防範呢?就是忽略了口碑的可怕。我周遭一位工程師也換了三支ONE X了,我實在很懷疑他不過就是受到蛋塔效應傳染,而不自覺地模仿大家換機。受害者不只是自己,也是廠商。而加害者正是「宣傳」與「原諒」的你我,加害者也是「輕忽口碑效應」的廠商自己。


其實廠商要影響大家的觀感非常容易,就看自己願不願受騙上當,願不願挺身指責這些不實的虛偽宣傳。
不要說三星,假使如HTC等台灣廠商虛偽造假,除非渾然不覺的上當者,相信明理的台灣消費者也不會同意。
而面對這種造假宣傳的所謂謠言止於智者的「獨善其身」,正是縱容三星如此行為的幫兇。如果沒有網友上一篇點出拍照時間不同,我也不會進一步地發現國外這篇帖子,也不會轉發來此長篇大論。況乎這種帖子有多少?神出鬼沒,我根本抓不勝抓,只能全民狗仔地盡盡人事罷了。所以...呼籲HTC公開正面的澄清與反擊,才是防範此類「負面口碑行銷」的正道。
spstool wrote:
以下這則也故意偏袒的比較影片。
故意弄髒ONE X背板來比較全新的 S3

只有你在乎1x後背髒髒?就沒人在乎s3指紋滿佈嗎??
況且之後的片段主要在說pentile amoled和ips螢幕的差異,
要看htc粉用人海留言這邊也有阿
http://crave.cnet.co.uk/mobiles/htc-one-x-vs-iphone-4s-vs-sony-xperia-s-camera-test-50007500/
不過蘋果迷對這種方式早就免疫了,再怎麼說1x比4s好對他們完全無用,
BTW 1x被拿來和4s pk相機似乎不少,如同s3被拿來和1x比較相機,
看樣子大家都喜歡越級打怪
還有gsmarena雖然不是在同時間拍,但會看的人多少看得出來1x在細節保留和
銳利度上勝s3一籌,我只是不認同gsmarena故意挑s3拍的比較好的地方和1x比,
很多鏡頭或相機網站,測試拍的sample是在同個場景,但不同時間拍攝,
大家自然要學著怎麼看和分辨,來判斷鏡頭或相機的表現孰優孰劣

另外介紹兩帖(感謝網友補充說明)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6&t=2748346&p=1
NOKIA反擊三星 S3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71&t=2748132&last=35982700
NOKIA嚴謹的測試影片
我想如果三星可光明正大地拍廣告,並學習NOKIA的嚴謹態度拍攝之,不會有人對三星反感。但...各位看看NOKIA的影片三月放上去的,至今只有一千多人(芬蘭、泰國、台灣、巴西)看過。反觀偏頗於S3的爭議影片卻已經有7萬多人看過,這就是網路行銷與擴散能力的高低區別。

網友拿N8比ONE X的照相能力,大多人也能理性地明白這是大人大小孩,並沒有出現所謂工讀生的護衛文。HTC請工讀生一詞難道不是作賊喊抓賊嗎?就像日本網路上喊右翼的全是韓國人一樣。

NOKIA長期在世界各國擁有大量市佔,也長期以來不見各國指責NOKIA的宣傳有造假不實的問題,SONY與日本各名廠,台灣宏碁、華碩也一樣,美國的IBM、HP也一樣。市佔率高,不代表就不能獲得尊重;市佔率低,也不見得就會眼紅嘴酸。韓國產業引人議論,全是由韓國人自己造成,無怪乎他人(台美日歐)的反擊。

今天若韓國與台灣展開專利戰,如果台灣專利不如韓國,那我肯定給韓國掌聲,並關起門來檢討自己,但是實則是韓方不斷侵權台灣方面專利。台灣要不視而不見,即使提告,總是收點錢就草草和解,從不玩大的,保守的民族性使然。

就說蘋果對於專利權的注重一事,其實這是發展品牌的必要配套。要發展品牌本來就是要收集大量專利鞏固實力,並要注意閃躲他人既有專利。不只蘋果,NOKIA也時常拿專利當武器。而不只HTC,早期威盛也吃了INTEL專利上的大虧。專利戰是否是屬於惡性競爭範疇,這未來也許會有定論,但至少目前而言...不是。我知道HTC也有不少專利,但出手總是稍嫌弱了點,可能考慮到美國市場龐大而不敢多所得罪吧。

發展與收購大量各國專利註冊是一門學問,也是建立國際性品牌的必要的手段,台灣與日本合作,也該往專利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只有資金與供應鏈合作而已。台日雙方長期累積的專利是彼此可以合作與利用的武器,王董事長與peter chou應該考慮與日本洽談專利聯盟,日本不只是台灣的競爭對手,更是可以合作的夥伴。
spstool wrote:
另外介紹兩帖(感謝網友補充說明)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6&t=2748346&p=1
NOKIA反擊三星 S3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71&t=2748132&last=35982700
NOKIA嚴謹的測試影片
我想如果三星可光明正大地拍廣告,並學習NOKIA的嚴謹態度拍攝之,不會有人對三星反感。但...各位看看NOKIA的影片三月放上去的,至今只有一千多人(芬蘭、泰國、台灣、巴西)看過。反觀偏頗於S3的爭議影片卻已經有7萬多人看過,這就是網路行銷與擴散能力的高低區別。

來看看什麼叫做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http://blog.htc.com/best-camera-phone/
不同場景又圖縮那麼小,來和專業相機相比要大家猜,
全猜中不是血輪眼就是運氣好到中大樂透,
那兩個s社大概有做evil所以不敢這樣打自己臉
無言 一個背蓋較黑 就說明顯偏頗三星..

有沒有搞錯阿??

白色如果正常使用不會用黑 我輸你..

你也太敏感了吧? 才幾秒的影片...


banbanzon wrote:
只有你在乎1x後背髒...(恕刪)


這在第一篇已經有人指出,我也已經回應了,再回應一次,我同意該影片非故意的可能性較高。

另外你指的東西,那是普遍現象,但不是你所謂的HTC粉絲。

網路上普遍只有兩種類別,蘋果粉絲與反蘋果粉絲而已。至於非蘋果用戶的忠誠度並不如蘋果用戶的高,通常會在幾種品牌換來換去,即使這些人時常對蘋果開砲,但說這些人乃某一品牌粉絲實在是言過其實。我之所以前言youtube上的三星粉留言,看過前後文內容的就能明白,這是有點進去看該人的閱覽與留言歷史來判定,且...以三星投入市場的廣告費而言,會有許多人因此成為「職業性」的三星粉那也不奇怪。您應該先看看其他網友的留言,就能明白口碑行銷也是既行的一種行銷手法。前陣子台灣不是有對部落客搞口碑行銷開罰的新聞事件嗎?台灣是針對「廣告不實」才開罰,但美國是連口碑行銷都不行,一定要附加宣告自己與廠商有對價等利害關係才不至於受罰,韓國的廣告手法其實是遊走在各先進國的法律邊緣。

收錢的口碑行銷已經不太道德(尚可原諒),但那些是詆毀他人的負面行銷,就難免令人血壓升高。

你所謂的S3照片細節不見了等(去雜訊過頭)問題,在此並未被凸顯(不明白你的說法根據)。大家看到的只是S3更銳利,色彩更明亮鮮豔的區別(甚至細節表現更佳)。Lag就不用說了,那是youtube影片編解碼的問題,CPU不夠強的網友,不管看哪段影片都會LAG,卻只在HTC罵lag,也太荒唐。

MOBILE01的網友不久前提供的對比照(在台北拍攝),才有凸顯出S3的缺點。特別是國外各網站(包括你所提供者)在內,大多數都沒有過分的偏袒的問題。通常都是優缺點各俱,而非誇張地偏袒向某方。特別是照片,有時候明明看了覺得某品牌較好,但口述評比卻認為該品牌較差,這又是青菜蘿蔔喜好不同的問題了,沒有什麼大不了。而且各品牌型號同時充飽電,公開設定細節,同時評比,這對大型網站而言並非難事,何苦留下這種犯人話柄的此地無銀三百兩呢--->"本網站雖然在不同時間拍攝,但沒有靠外在因素作弊喔"~~

至於有網友提到與氣候無關,頂多與後製有關。那就要請教這些專業的網友,能不能不吝提供一些該網站"沒有"後製作弊的證明。說實在的,我也懷疑他們有後製作弊,請問專業的網友...你認為呢?可以提出具體的證明或反證嗎?至於那種相信該網站的品格云云就不用回應了。請專家提供專業的觀點來增廣大家的知識,正方與反方都歡迎。

banbanzon wrote:
來看看什麼叫做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http://blog.htc.com/best-camera-phone/(恕刪)


感謝提供這個遊戲,非常感謝,我剛剛玩了,猜錯六次...
各位網友可以點進去猜猜看:點我

spstool wrote:
感謝提供這個遊戲,非常感謝,我剛剛玩了,猜錯六次...

猜錯4次
沒有語言,不代表沒有意見.

宅↘松鼠 wrote:
猜錯4次...(恕刪)


猜錯6次。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