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問題的核心永遠是在人而非物;大家也都曾年輕過,在那個身體爆炸難以適應的年齡,荷爾蒙破表,精力無限,精蟲衝腦,但面對的是聯考的巨大壓力,所以名義上該是璀璨的青春,但實際上是充滿苦悶壓抑以及對未來的不安全感,若是缺乏家長與老師的輔導與協助,要獨自走過這段路格外辛苦,同時也容易缺乏課業之外的社會化與自我管理能力;再過兩年他可能就要隻身到外地繼續求學之路,屆時家長想幫想管也都鞭長莫及了;
這裡大家雖無惡意,但也非可以掌握實際狀況的輔導老師與家長,最好能放下身段忘記自己是長輩,帶著他一起找心理諮商或輔導老師,一起坐下來訂出一套三方(尤其是孩子)都接受的時間分配方案,並定期評估與修正,最重要的是他必須能信守承諾自我管理,該是他放鬆用手機聊天時就尊重別打擾他,該專心用功時就完全不准看手機(這當然只是舉例),畢竟該如何安排是府上的私事,別人不該不明就裡的任意插手丶評論或干涉;
去尋求較有經驗的老師或專家協助,並不表示他就是個問題少年或適應不良的弱者,他不過個十幾歲的孩子哪可能什麼都懂,家長也沒修過教育學分或輔導過不計其數的學生,有心無力也很正常;多去傾聽一下專業的意見無妨,總比在這邊唬爛你去換支手機或靠App管控實際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