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樣,我就不用多但一張卡了啊⋯我付款時就不用把錢包拿出來找卡了啊,你知道現在在我的錢包有幾張卡嗎?(上禮拜又多了一張點點卡)你講的那些不是常識嗎 chih_haohung wrote:你還漏掉一個 ...(恕刪)
Jacky Chuang wrote:因為這樣,我就不用...(恕刪) 我只是回覆你的主題而已 你的主題應該是要寫"為何麥當勞不支援用實體信用卡來付款?才合適實體信用卡都不能用了 這些Pay又怎麼能用呢?如果你問麥當勞"為何麥當勞不願支援Apple Pay和Android Pay?麥當勞會回你: 我們麥當勞連實體信用卡都不能刷了 又怎麼能用這些Pay的行動支付呢?你的主題的問法就好像 "為何7-11不支援Apple Pay和Android Pay?如果你問7-11"為何7-11不願支援Apple Pay和Android Pay?7-11會回你: 我們7-11連實體信用卡都不能刷了 又怎麼能用這些Pay的行動支付呢?所有事情都有前因後果 你去問"果" 當然沒有意義...
我想使用手機付款與現用卡付款的方便程度還是有差的,想說這些業者會跟上也說不定,所以我的標題就直接醬打了(之前Apple Pay出來的時候有去問麥當勞可不可以用信用卡感應付款,結果被打槍了)Apple Pay推出前我都用悠遊卡或現金,等7-11和麥當勞都支援後這些都可以不用帶在身上了(希望能夠在我有生之年遇到) chih_haohung wrote:我只是回覆你的主...(恕刪)
icash是統一集團投資設立愛金電子票證公司,happy go是遠東集團投資設立遠鑫電子票證公司,都是相關企業,只是漏講這部份,麥當勞台灣母公司也可跟以上票證公司合作,或者自行循同樣模式發行,,所以未來有聯名信用卡,不無可能!chih_haohung wrote:我只是回覆你的主題而...(恕刪)
Jacky Chuang wrote:之前Apple Pay出來的時候有去問麥當勞可不可以用信用卡感應付款,結果被打槍了 既然你都知道 你的標題還這樣下,,,也被你打敗了主要是 店家/商家 有沒有支援刷實體信用卡 而非甚麼Pay不能支援,,,前者能, 後者一定也能
newian wrote:麥當勞台灣母公司也可跟以上票證公司合作,或者自行循同樣模式發行,,所以未來有聯名信用卡,不無可能! 聯名信用卡 是考量後續潛力如果 非電子票證的 儲值聯名信用卡 我覺得 能量還是差 這四大電子票證(悠遊卡,一卡通,iCash,happycash)的能量一大截, 我個人研判有機會但機會很小, 很多連鎖店都推自家的儲值卡, 目前我還看不出有量大到 銀行看得上的 要發行聯名信用卡的
Jacky Chuang wrote:不一定喔,如果他們...(恕刪) 這我當然知道 只是我沒有分那麼清楚 要寫又是落落長所以主要店家/商家 要提供 刷實體信用卡(不管是NFC感應 或是 傳統磁條)的服務 否則甚麼Pay可以, 實際上也沒辦法甚麼Pay使用率要能提升, 關鍵因素就是店家/商家要提供刷實體信用卡(不管是NFC感應 或是 傳統磁條)的服務問題台灣還有 電子票證 這個東西 而且推廣得太好了......而且 電子票證公司向店家/商家(顧客用電子票證支付)收的手續費又比銀行(顧客用信用卡支付)向店家/商家(用信用卡)收的手續費更低,,, 店家/商家反而希望顧客用電子票證支付, 因此店家/商家要提供實體信用卡(不管是NFC感應 或是 傳統磁條)的服務意願又沒那麼高了
chih_haohung wrote:聯名信用卡 是考量...(恕刪) icash不就是嗎,當初也只是小7的儲值卡而已.happycash好像是想用happygo的會員為基礎下去推廣轉換,只是感覺上沒那麼成功.麥當當的通路數只怕撐不起那個卡量.
boy155112 wrote:那為何中國、日本、...(恕刪) 》那為何中國、日本、香港、美國都能用信用卡呢?》當地銀行抽的手續費低?還是當地利潤高所以足以支撐?其實您都説對了,銀行對大型國際連鎖的手續費都非常優惠,M、K、P都是...另外當地利潤營收也高於臺灣甚多,且市場也已飽和,多一種付款方式目的,也是基於多拉一些TC進來》再換另一方面思考,為何只有台灣需要先出儲值卡?其他國家並沒有看到?其他地區的M不是沒考慮過,而是消費習慣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