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1715 wrote:以圖片的動態密碼(中國銀行)與 U 盾(中國工商銀行)來說,這兩家銀行對於瀏覽器的要求都還是以 IE(皆須安裝該行元件)為主 以我使用上海匯豐跟台灣匯豐的動態密碼的狀況, Windows下我用Chrome, OSX下用Safari, 都十分正常!
同樣在北京,大樓內到處都是拉卡拉的廣告電梯內最誇張時,四幅廣告欄有三幅是拉卡拉.....這算疲勞洗腦嗎?但我還沒買智慧手機前些日子小米手機的廣告在我這也是很泛濫是有點心動,想問樓主小米好用嗎?跑了好幾家大型電器行每次去看都沒看到小米怪怪了....回想台灣生活,真得很方便老家樓下就是一家便利商店在北京,我的住處要找最近的7-11便利商店要步行20分鐘吧....真得很稀少台灣的便利商店奇蹟,在北京好像吃不開或者是說,這裡的生活習慣,不需要依賴便利商店吧?尤其是到處都還有書報攤之類的兼賣飲料與小吃服務有多少?看這照片吧!台灣的街頭書報攤則是被便利商店完全取代而消聲匿跡了那天去一家7-11還真扯結帳時跟我說欠我5毛,下次再跟他要(沒單沒據他會認?)我回說:啥?找錢有在欠的喔?來北京那麼久了都沒聽說過耶~欠款單據呢?店員:沒聽說過?你常來就知道了....誰還會去第二次啊,滿地片布的小商家態度再爛也沒這樣很難想像這會是7-11的服務品質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結帳時跟我說欠我5毛,下次再跟他要(沒單沒據他會認?)我回說:啥?找錢有在欠的喔?來北京那麼久了都沒聽說過耶~欠款單據呢?店員:沒聽說過?你常來就知道了 我在上海~世紀聯華(超市連鎖店)!有一次買東西零錢不足,他直接就算了不跟我收了!生在台灣的我真覺得不可思議~
p12460 wrote:我在上海~世紀聯華(...(恕刪) 大陸就是這樣隨性,我也很常遇到那種幾毛幾分自動省略的,很像以前台灣買東西會去零頭啊前幾樓的版友說出這篇的重點了重點不在那個小刷卡器,在於結合推出的服務內容未來不未來這個不用太考慮,因為活在當下啊,我現在能享受到這樣便利的服務才是重點未來更便利的服務普及了,那就改用更便利的方式啊!
跟扭大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在上海及广州的工行各有一个帐户,两个帐户是共用网路银行跟U盾的,也就是说,我登入网路银行后,可以看到两个帐号,我可以选择要用哪个帐户操作功能,比如是查询馀额还是要转帐,绑定的都是同一个U盾喔。并不是扭大说的,"一個U-Key只對應一個帳號,就算是同銀行不同帳號還是要準備不同的U-Key"另外回应一下夢與理想的實現者,不只是北京,上海及广州也是到处都是拉卡拉的广告,真的尤其是电梯内的广告...不过现在在中国,最大、最普及的便利商店,是全家,并不是7-11,你要找7-11还不如找全家可能容易些!不过全家对我来说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卖烟...我在便利商店或是超市,只要能刷银联卡的地方,我尽量都刷银联卡,反正手续费不用我负担,而且就不用带太多现金在身上,另一方面,也没有找零钱的问题!在补充一下,如果那根3.5mm的插头,在不用的时候能设计成可摺叠收纳的,把它收藏起来,一方面造型能更精简讨喜,另一方面也比较不会担心碰撞造成损坏,不是更好吗?!怎么脑袋就不会多想一下
Celio-Yeh wrote:跟扭大分享一下我的经...(恕刪) 喔喔,我說的不是很詳細,抱歉我應該這麼說,同銀行,不同人的帳號,要用不同的U-Key像我老婆跟我,都是招商銀行,就不能用同一支U-Key,得要分開來
Android扭蛋機 wrote:M大真的是內行人,不...(恕刪) 喔,我的「山寨」沒有貶意啊XD只是覺得大陸不只軟體有各種各樣的對應:例如Twitter-Weibo、Facebook-Renren、YouTube-YouKu等等;現在連硬體都開始自己出類似的東西了,能力實在驚人,感覺起來根本就是個完整的小世界,覺得很有趣罷了。
在台灣磁條卡應該是過去式了吧?我會這麼說是因為我的卡片 (提款卡.信用卡)幾乎都是晶片卡.磁條好像是裝飾用的外面一些交易沒有晶片還真不給交易.國泰信用卡(磁條)就沒辦法在加油站DIY自助加油.因為只吃晶片卡而現在在手機其他銀行我不知道.但是華南銀行已經推出APP 完全使用手機本身作線上交易http://www.hncb.com.tw/personal/c060201.shtml <<<這是說明我的手機也早就是股票交易機.匯入憑證後就可以直接買賣手機安全交易 我想應該不止是華南銀行有在進行.只是我沒在接觸其他銀行罷了拉卡拉手機刷卡器也見證了中國大陸目前如火如荼的電子交易的發展.也恰如其分的強推磁條刷卡器.磁條只是過渡.以後還會有更多的電子交易型態出現.
pt0857 wrote:在台灣磁條卡應該是過...(恕刪) 呃,手機app跟這個完全是不同的兩回事您如果有詳細的閱讀過整篇內容,應該就可了解到這點至於銀行業者推出的手機app一樣,這篇文章開頭也已經提過了,台灣的我也有用大陸這邊的銀行也同樣有推出,而且更完善單純手機app主要還是在個人使用,畢竟手機是比較私人的物品這個加上第三方付費服務,可以做到簡易的商業機制已經再三強調了,這東西本來就不是什麼超先進科技加上後續第三方服務結合出來才是這篇要介紹的
上個月在電梯裡看到這個 拉卡拉的廣告, 百思不解這東西要用來做甚麼.看完了樓主精闢的解說後, 還是不懂要做甚麼.給自己付錢用嘛! 想不到哪裡店家不提供你刷 銀聯..信用卡.最實用的應該是給別人刷吧, 擺地攤還可以提供刷銀聯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