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淺談 行動支付(電子票證, 信用卡/金融卡[Visa/Master], 銀行存款帳號, App帳號)

gflllas322 wrote:
最近除了蘋果pay...(恕刪)


目前台灣在檯面上最夯的三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有: 歐付寶, Pi行動錢包(PChome), 街口支付
但我個人覺得有最大贏面的是歐付寶, 為什麼呢? 因為
歐付寶在台灣三大便利商店(全家,萊爾富,OK)都有支援, 但有人會說Pi行動錢包(PChome)在台灣四大便利商店(7-11,全家,萊爾富,OK)全部都有支援, 不是更厲害, 但Pi行動錢包(PChome)是一家"純"第三方支付公司, 可是歐付寶除了在台灣三大便利商店(全家,萊爾富,OK)都有支援 在其他商家/店家/各行各業(包含某些菜市場&夜市)的觸角是台灣目前所有第三方支付公司最廣而且數量也是最多的一家, 目前他雖沒有7-11便利商店被支援到, 但未來一定會的, 且最重要的是歐付寶是這三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只能有 支付(直接從儲值內的餘額支付給商家/店家,不透過第三方; 從信用卡/金融卡[Visa]代支代付,有透過第三方) 營業項目)之外, 也是唯一一家擁有電子支付公司的身分, 電子支付公司就可以多了 儲值和轉帳 的營業項目(可以有支付, 儲值, 轉帳 營業項目), 另外的街口支付目前有三家便利商店(7-11,全家,萊爾富)都有支援, 其他都偏重在商家/店家/攤販, 而街口支付也是一家"純"第三方支付公司 因此我特別看好歐付寶, 當然未來台灣在第2種近端QR Code(須上網)方式陣營, 有可能的局面是一方獨霸, 二強共治[就像中國的支付寶vs微信支付], 三國鼎立



街口支付 只是純粹的 第三方支付公司 並沒有 電子支付公司的身分
它只能支付 但不能 儲值, 不能 轉帳
一下子多了這麼多的行動支付,對不同喜好支付型態的人是有趣也方便,使用者選擇支付工具當然以安全方便為首要,但是台灣目前的第三方支付因便利性無法跟三巨頭相比,只能看那家的優惠好就有人會使用,但優惠結束後也有可能因不便利而被放棄使用,而歐付寶在支付外又多了個人免費轉帳這點本來有看頭,但我是上個月下載app後才發現目前個人轉帳也不能用了,就直接給.....移除了,我還是習慣使用悠遊visa卡為支付工具,目前以行動支付來看是apple pay打天下,卻沒想到給samsung pay當上盟主一統江湖.

特別會員 wrote:
一下子多了這麼多的...(恕刪)



我主題內容就有寫了

那其他流動性或是沒有固定店面/位置的商家/店家或是不方便安裝NFC的裝置的各行各業(例如流動攤販 計程車司機等等) 第1種近端NFC方式陣營 不是做不到這些商家/店家或是各行各業的行動支付了嗎? 我會跟你說是的, 但這也是第1種近端NFC方式陣營最大的罩門, 不過 任何事情都不能想要魚與熊掌都要兼得啊,

而第2種近端QR Code(須上網)方式陣營 在台灣都是屬於 第三方支付公司(4124家), 由於每一家資本額都很小(頂多6億元以下)因此到目前為止山頭林立, 每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有自己的系統/軟體, 目前為止在台灣沒有一家可以大到可以一統天下, 而中國是由 阿里巴巴集團的支付寶 和 騰訊集團的微信支付 兩家大咖一統天下, 也就是在台灣由於山頭林立, 每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有自己的客戶(絕大部分都是不想安裝或是不方便安裝NFC的裝置商家/店家/各行各業), 由於使用第2種近端QR Code(須上網)方式陣營的這些商家/店家/各行各業都有所屬(某一家 第三方支付公司 或是 某好幾十家 第三方支付公司), 因此這些商家/店家/各行各業就要安裝與整合 某一家 第三方支付公司 或是 某好幾十家 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系統/軟體 到他們自己的既有的系統, 而民眾更是頭痛, 手機上可能要安裝好幾10個行動支付APP(第2種近端QR Code(須上網)方式)以因應使用不同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商家/店家/各行各業, 實在非常的麻煩與不便, 我覺得可能台灣未來要等到第2種近端QR Code(須上網)方式陣營有一家或二家或三家的強者一統天下 在台灣 第2種近端QR Code(須上網)方式陣營的行動支付成長率才能夠真正的大幅成長起飛

結論: 也許有人也會質疑我, 這些本來就已經可以用 實體卡片(電子票證[悠遊卡、一卡通、iCash、happycash] 或是 信用卡/金融卡(VISA))來支付的商家/店家/各行各業, 第1種近端NFC方式陣營只是換成用行動{手機}支付, 毫無吸引人的地方, 反而是第2種近端QR Code(須上網)方式陣營 把原本不能用 實體卡片(信用卡/金融卡(VISA))來支付的商家/店家/各行各業 通通變成可以用行動{手機}支付 這反而魅力更大吧, 的確我也同意這一個觀點, 其實對台灣來說 真正健全且對民眾最好的行動支付環境就是 第1種近端NFC方式陣營+第2種近端QR Code(須上網)方式陣營 讓行動支付無遠弗屆 廣度更廣和深度更深
OK便利商店 是台灣四大便利商店(7-11,全家,萊爾富,OK) 唯二可以使用信用卡/金融卡[Visa]支付的且能接受台北富邦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聯邦商業銀行,元大商業銀行,玉山商業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陽信商業銀行,永豐商業銀行,安泰商業銀行,三信商業銀行,臺灣新光商業銀行,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華泰商業銀行,凱基商業銀行,日盛國際商業銀行,台灣永旺信用卡公司,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第一商業銀行,華南銀行,大眾銀行,樂天信用卡的信用卡/金融卡[Visa], 但不能接受台新銀行的信用卡/金融卡[Visa] 便利商店, 這也可以明顯看出 OK便利商店 是 第1種近端NFC方式陣營

今天下午就到 我家附近的 OK便利商店 我買了一瓶飲料22元 用NFC方式-HCE技術的Taiwan Pay(我在這一個[t wallet+]App已經有輸入很多張信用卡[虛擬], 由於OK便利商店 不能接收 台新銀行的信用卡, 於是我選擇 中國信託信用卡[虛擬] 來付款, 使用行動{手機}支付 來"刷"(感應)信用卡, OK便利商店 門市店員小姐, 以為我是要使用Apple Pay, 連忙說他們還沒有開放用使用Apple Pay, 我說我是要使用Taiwan Pay, 顯然OK便利商店 門市店員小姐 不知道我在講甚麼, 之後我把手機放在櫃檯收銀台的NFC感應裝置上, 此時就馬上支付(扣款)成功了, 看來我使用 第1種近端NFC方式陣營的HCE技術 的行動支付 來 刷(感應)信用卡 這種付款方式 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我在交易時故意把手機的行動上網給關閉掉

使用完行動支付之後, 我立即教育這一個 OK便利商店 門市店員小姐, 只要你們的OK便利商店的門市可以刷實體信用卡, 就可以使用Android Pay/Apple Pay/Samsung Pay 或是 我剛剛用的Taiwan Pay來NFC感應做行動支付,
此時OK便利商店 這位門市店員小姐 顯然聽不見去我的說法, 她說:但我們總公司OK便利商店並沒有說我們還可以支援Apple Pay啊, 如果你那麼堅持,你可以拿你的iPhone來試阿?
此時我的我不知道該怎麼說, 我心裡OS, 我就是沒有iPhone啊
然後我就離開這一家OK便利商店了


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在OK便利商店 刷 信用卡 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在 OK便利商店使用 行動支付 也是生平第一次使用近端NFC方式的行動支付



---------------------------------------------------------------------------------------------------

今天傍晚 去我家附近的7-11便利商店 使用行動{手機}支付 來 獻出我生平第一次使用 "街口支付"[近端掃QR Code(須上網)的方式] PS: 另外一提, 7-11便利商店目前只有支援 "Pi行動錢包"和"街口支付",尚未支援"歐付寶"

我買一包零食之後就到櫃檯收銀台結帳付款, 我主動告知門市店員先生,我要用"街口支付" 近端掃條碼(須上網)的方式 來支付, 我拿出我的手機, 打開"街口支付"App, 顯示出 付款條碼 給門市店員先生掃, 一掃就馬上支付成功 非常順利! 也是超級方便的!
請問

台灣第三方支付消費者綁定信用卡扣款

消費手續費是消費者出還是第三方公司吸收?或商家吸收?

若要小商家吸收信用卡手續費,商家使用第三方支付意願會降低吧?
speciallite wrote:
台灣第三方支付消費者綁定信用卡扣款

消費手續費是消費者出還是第三方公司吸收?或商家吸收?

若要小商家吸收信用卡手續費,商家使用第三方支付意願會降低吧?


在台灣 不管是

第1種近端NFC方式 的行動支付
第2種近端掃QR Code方式 的行動支付
第3種近端MST方式 的行動支付

付款人(不管綁 信用卡/金融卡[Visa],銀行存款帳號) 通通不需要負擔任何手續費, 只有收款人才需要負擔手續費

第三方支付公司總要有賺錢的商業模式 (三選一)
1.向付款人收手續費
2.向收款人收手續費
3.或是兩方都不收 但所有錢都得存在每個人自己的App帳號裡(給 這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生利息)但如果要領出去 就要收手續費

其實怎麼做都會影響 任何一方人(付款人,收款人)使用行動支付的意願
我倒覺得如果要付款人 負擔信用卡手續費 付款人乾脆直接用現金或實體信用卡/金融卡[Visa]或實體電子票證就好了 幹嘛還用綁信用卡的行動支付呢? 這反而對於 付款人使用行動支付的意願大大降低吧, 只要付款人行動支付的意願降低 神仙也難救 即使 收款人這一方不需要被收信用卡手續費那又如何呢? 行動支付可以推行起來絕對是 付款人這一方在主導的 而非收款人這一方在主導的

目前在台灣即使付款人用實體信用卡/金融卡[Visa]做支付,被收手續費的比例已經很低很低了
而第2種近端掃QR Code方式 的行動支付(例如歐付寶,Pi行動錢包,街口支付) 如果是綁信用卡/金融卡[Visa], 付款人在交易時也不會被收任何手續費, 可以明白地說, 台灣對於綁信用卡/金融卡[Visa]來做行動支付的環境是非常非常的友善的,
我想台灣民眾如果因為使用綁信用卡/金融卡[Visa]行動支付, 付款時還需要負擔手續費, 那台灣民眾寧願不要這種行動支付, 台灣民眾可以繼續用實體信用卡/金融卡[Visa],電子票證,現金 不是嗎?

目前在中國 第1種近端NFC方式 的行動支付 或 第2種近端掃QR Code方式(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 的行動支付
如果是綁信用卡/金融卡[Visa], 付款人在交易都是要被收1-2%手續費, 因為如此大部分的人都是綁定 銀行存款帳號/App帳號
可以明白地說, 中國對於綁信用卡/金融卡[Visa]來做行動支付的環境是非常非常的不友善的
我想中國民眾如果因為使用綁信用卡/金融卡[Visa]的行動支付, 付款時還需要負擔手續費, 那中國民眾還是願意接受這種只能綁定銀行存款帳號付款時才不被扣手續費的行動支付, 理由
1.以人口比例來說, 中國民眾的實體信用卡/金融卡[Visa]持有率是非常非常的低的, 因為中國人民信用普遍不好,一般人要申請實體信用卡/金融卡[Visa]有一定難度會被核准通過,也就是他們使用實體信用卡/金融卡[Visa]這種行為的普及率是很低的,所以即使綁信用卡/金融卡[Visa]的行動支付,付款人要被收1-2%手續費對他們來說影響很小
2.並沒有全國統一性質的電子票證, 不像台灣的電子票證(例如悠遊卡,一卡通)全台都可以用且普及率也很高
由於中國民眾本來就沒有甚麼人在用實體信用卡/金融卡[Visa],加上沒有全國統一性質的電子票證, 只剩下現金, 那比較起來還可以綁定銀行存款帳號且付款時不被扣手續費的行動支付當然方便多了



在台灣信用卡普及率非常高,又常有刷卡優惠,我查了一下,商家使用歐付寶收款,若消費者是綁信用卡(不綁白不綁,又有優惠),商家將被收2%手續費,那這樣小商家幹嘛用啊?還是原先收現金就好,還少掉以後被查稅風險(國稅局可以掌握營業額),這樣第三方支付推廣會有阻力。

speciallite wrote:
在台灣信用卡普及率非常高,又常有刷卡優惠,我查了一下,商家使用歐付寶收款,若消費者是綁信用卡(不綁白不綁,又有優惠),商家將被收2%手續費,那這樣小商家幹嘛用啊?還是原先收現金就好,還少掉以後被查稅風險(國稅局可以掌握營業額),這樣第三方支付推廣會有阻力。


你說的沒錯, 但我說過 付款人才是行動支付能否推行的關鍵, 而非收款人, 且在台灣還是有一群不能申辦信用卡/金融卡[Visa]的人,
例如沒有工作收入證明的, 信用不好的人, 沒有一定金額存款證明的人, 未滿18歲的人, 這些就必須要使用

台灣的行動支付我覺得更多元 民眾的選擇可以更多, 對於行動支付的發展會更好, 所謂更好不是指短時間行動支付的普及率會衝得很高, 而是更健全更多元, 且對付款人是不收任何手續費的原則我想都會持續下去的
其實中國辦信用卡也沒那麼難,尤其是前幾年各銀行在搶業績的時候,連在餐廳端盤子洗碗的都有信用卡,銀行是以限定額度來降低風險,很多信用卡額度只有一千人民幣,肚爛的是台灣人除非是公司負責人,一般都不給你辦信用卡,結果我是全公司唯一沒有大陸信用卡的人,連總機妹妹都有好幾張

NeoSettler wrote:
其實中國辦信用卡也...(恕刪)


不過他們的銀行比台灣還會吸血 使用信用卡付費的手續費都很高 大部分商家都不願吸收這一筆信用卡手續費
所以大部分商家都會把信用卡手續費轉嫁給付款人

台灣則是只有少部分商家都會把手續費轉嫁給付款人


如果使用綁定信用卡 做 行動支付時還要被抽手續費 誰要綁定信用卡呢? 這就是目前中國 近端掃QR Code方式的行動支付
(例如 支付寶, 微信支付)大部分的使用者都不綁定信用卡的原因

在台灣 如果 使用綁定信用卡 做 行動支付時還要被抽手續費 一定沒人要用 這就是 這就是目前台灣 近端掃QR Code方式的行動支付
(例如 歐付寶,Pi行動錢包,街口支付) 使用綁定信用卡 做 行動支付時是不需要被抽手續費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