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經過 windows update, 為了要可以 rollback, 一堆備份檔大的恐怖...
沒有數十GB的HD在一般使用跟本活不下去.
不然現在數 GB 的 flashhd 已經是蠻普遍了,
用 flashhdd 做 UMPC 是很合理的,
就是 windows 太大了...
原本是期待 vista 號稱重新設計的 os, 能有所改變了,
結果有改了, 但是愈改愈糟 :(
EeePC? 的 windwos 版還是會用 xp 的樣子..
終於在下一版的 os 正面消息了,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5845
"新設計的MinWin僅佔25MB儲存空間,比4GB的Vista核心小很多,並能在40MB的RAM上面運作"
這個可以說跟 windwos mobile 差不多了...,
(加上 AP, 40MB ram 應該是不夠吧! 但是幾年後, WM 的 ram 應該也不只如此了...)
(windows ce 60, 應該吃的 RAM 會比目前的多後多...)
(WM on WinCE6 (photon) RAM 應該會 128MB 起跳吧!)
或許在 Intel 但算用 x86 取代 WindowsMobile 用途的 ARM 後,
MS 也打算用 desktop windows 取代 winodows mobile 了 ^^
(不知道會不會讓 desktop windows 可以在 ARM 上 run?)
(如果可以, 且吃 40M ram, 20MB Flash, WinCE/WM 真的沒必要了吧!)
(嗯.. 這邊的核心應該不包括 UI 吧!)
而目前 Phone 的 solution chip provider 也都著重在高度的整合上, CPU 已經只是一部份, 不再那麼重要了.
Intel 的 low power x86 solution, 或許可以搶攻一些 non-Phone 的 embedded device market, 但 現在 WinMo 的 Main Stream, 就算 MSFT 繼續 support x86, 恐怕也是沒有市場.
其實從 Intel 的 PXA 就大概可以看出些一二...
XScale core 的 design 在當實都算是不錯, Intel 的 Power Management 也算是不差, 但 PXA 只是 performance 很好的 processor, peripheral 方面就比較平平, 而近幾年 WinMo device 都是 Phone 的情況下, PXA 的優勢更是每況愈下了.
TI OMAP 除了搞定 Application Processor, 同時也有 GSM, 而 BT, WiFi, Codec, Power IC 等 companion chip 樣樣不缺, 雖然 CPU core 是弱了些, 但是高度整合的 solution 還是受到市場歡迎.
不過 TI 也淡出市場, Qualcomm 的 新一帶 3G single chip solution 可說是有類似的味道在.
Samsung 可以算是跟 PXA 定位類似, 不過 Samsung 卻能夠跟它的 memory (NAND/RAM) and Panel 整何成一個 package 來賣. 反正不論用 PXA or Samsung 都要外加 Modem 的情況下, 而 CPU power 也不再是最大考量, Samsung 顯然 C/P 更好.
所以要以 x86 大概還是會在 non-Phone 的 market, 或許會有 3G network enable, 但要用 desktop PC 來當 phone 大概短期內還有其困難, 畢竟 一般 phone 的規格還是都由大的 operator or enterprise custimer 在主導其方向.
後來 intel 把 PXA 給處份掉, 其實也不是 XScale core 的問題 (intel 還是保有這個 core 在 IXP and IOP line 上), 只是intel沒能提供在 phone 上的配套 solution (Hermon 的挫敗...), 只能一路敗北...
回到 x86 後, 其實 x86 包負了太多包伏, 相對於 ARM ISA 的精簡, x86 base system 其實很難在 MIPS/mW 上擊敗 ARM...
ec wrote:
2007/09/27 02:10 PM
許多ARM晶片在運行時的耗電都不足1瓦,這是Silverthorne的目標。在Silverthorne之後,英特爾希望其Moorestown晶片的耗電能夠再降低10倍
追踪相關新聞(有些數字可參考):
http://www.zdnet.com.tw/news/ce/0,2000085674,20126692,00.htm
三星的S3C6400, ARM1176核心設計,
全速運算 620MHz 時僅耗電279毫瓦
時間耗電量更低
Silverthorne 需要1瓦或2瓦電力
Silverthorne,閒置模式的最低耗電量500毫瓦
(Core 2 Duo 35 瓦)
大陸網站的猜測性網頁:
http://news.mydrivers.com/1/97/97072.htm
sliberthome 的規格出現了..
http://www.reghardware.co.uk/2008/02/04/intel_silverthorne_details/
最大特點,
支援 HyperThreading, (這次才知道的)
In-Order 16-stage dual-issue in-order instruction pipeline.
(目前的 core2, (應該從 PentiumPro 開始?) 都是 out-order 的..
out-order 比較能充分利用 pipeline, 速度比較快, 但比較耗電...
上星期就有在說會用 in-order, 也因為是 in-order, pipeline 沒充份利用,
用 HT 才會相對的有效果吧!)
耗電不會超過2W, 大部分時間不到 1W,
( 把 address bus, data bus 的電源分開, aggressive clock gating,
比現有 mobile Intel 更深的 sleep stats..)
才有後來的 pentium PRO .. 不過 為何說是繼 pentium 後一大新改善 ? 就我知道 pentium , P3 和 pentium4 是不同 team 做法不同 , 那 Silverthorne 是否 另個 team 做的 ??
in order 會有多大改善 ? 如果目前 compiler 沒改 source code 沒改寫成平行
, program 間一堆 data dependence 問題 , 還是無法做到 平行 .
目前INTEL 4 core cpu 跑起來只有 多 job 同時跑 ..目前 我就是同時跑多 job , 因為 發覺 使用 multi thread 去跑沒比較快 ..該軟體已經有做 multi thread版本 , 但是 不夠最佳化 ..
如果要強 ARM , intel 可以 做到 re_configure instruction code , 就是cpu decode 部分使用 fpga (不過 fpga 速度一般不夠快 ) 方式 去 hardware 解碼 , 每次 boot 時再 loading 到 cpu 內. 這樣可以使用 hardware 來跑 X86 還有 arm base (PPC WM5 類 os) . 以前 transmeta 使用軟體方式重編碼
現在 可以改使用 硬體 . 一個 cpu 可以同時切換不同 os (好像以前 台灣 也有 design house 做過這類 asic
使用 risc core 去模擬各家 cpu ..只是不知道實際效能如何 )
還有一種方式是 cpu 內含其他 cpu , playStation3 的cpu 就含 ps2 CPU , 不過會增加 die size .
2種方式 都可行 .
andy2000a wrote:
當年 pentium pro 不是 就out of order 來強調
out of order 是為了提升速度, 那時代是不管消耗電力的.
andy2000a wrote:
in order 會有多大改善 ?
Silverthorne 在強調的是低耗電(&低價格), 而不是在速度.
in order 對於耗電是有改善的, 而且設計簡單, 對於低價也是有幫助.
至於 in order + hyperthreading ...
http://ieeexplore.ieee.org/Xplore/login.jsp?url=/iel4/6021/16082/00744331.pdf?arnumber=744331
Out-of-order execution may not be cost-effective on processorsfeaturing 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
http://en.wikipedia.org/wiki/Simultaneous_multithreading
Modern commercial implementations
Intel calls the functionality 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 (HT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