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什麼台製、韓製、陸製的都好,這些公司不是都已經是國際化的廠商了嗎?? 世界各地分工製作產品情況下,產品的問題也不能只單純歸咎於國別的問題,不過當然,依歷史經驗上當然還是會有差異(民族性和工藝能力)。
所以小弟是覺得平等看待所有的廠商,不要抱持過度的期望,也不用過度的貶抑,站在使用者立場,只要產品符合需求、價格合理,哪一廠牌都好。站在一個國際化觀點的角度,那我們是不是要以國際化的高度及態度,去看待這些廠商,而不去做無謂的攻訐和批評。畢竟好的商品值得推廣和鼓勵、不好的商品是值得思考並檢討的,無法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市場自然會淘汰,看看以往曾經出現過的電子商品,不都如此嗎??
把自己的視野放廣,自然也會讓廠商,把產品的設計和理念,放到世界各地去。
如果侷限自己眼光,又哪天有幸進到該公司工作,那生產出來的商品,又要如何邁向世界,和這些世界大廠競爭??
視野的廣度和胸襟,不是短時間可以訓練的。現在的台灣年輕人,有多少人有這樣的資質,可以促使台灣這塊土地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如果老是把心思放在最低、最後的消費端商品,那從這個高度,又要如何促成自己成長,進而改善台灣這個大環境??
從一個國家人民的氣度、習性,就可以知道這個企業基本文化素質,如果我們自己的思維、眼光老是在原地踏步,那又要如何去企求台灣有真正國際化的企業??



表框起來
視野決定如何塑造人生、企業、國家甚至世界
windpeter wrote:
把自己的視野放廣,自然也會讓廠商,把產品的設計和理念,放到世界各地去。
如果侷限自己眼光,又哪天有幸進到該公司工作,那生產出來的商品,又要如何邁向世界,和這些世界大廠競爭??
視野的廣度和胸襟,不是短時間可以訓練的。現在的台灣年輕人,有多少人有這樣的資質,可以促使台灣這塊土地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如果老是把心思放在最低、最後的消費端商品,那從這個高度,又要如何促成自己成長,進而改善台灣這個大環境??
從一個國家人民的氣度、習性,就可以知道這個企業基本文化素質,如果我們自己的思維、眼光老是在原地踏步,那又要如何去企求台灣有真正國際化的企業??
網路上許多朋友就熱情回覆說買原產地的就對了,又便宜又好用,
德國製的雙人牌菜刀、MF鍋具、百靈油........等
但來台灣卻不要買台灣製的HTC One S,因為沒比較便宜規格也比較差,要就在歐美買!!!!(一樣價錢~規格比原廠地好喔)
這樣比較起來
這種情形不是很糟嗎
在台灣能買的~~恩
還是大同電鍋比較好
另外,在德國發現,德國人對德國製造有著非常牆和的自信心及榮譽感,Made in German就是品質的代名詞,希望我在台灣也能有這一天,加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