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觀念]只要品管要求不變, 哪裡生產都一樣好?

TD4 wrote:

magellan wrote:
什麽都扯到民族性,你是納粹吧?


不要給我戴帽子,現在無論說什麼都要考慮政治正確嗎?你到澳洲住一段時間,再到日本住一段時間,看看他們作事情跟提供服務的態度,自然會就知道哪裡的產品比較可靠。我並沒有以此引申哪一個是優秀民族,工業發達的程度也不代表什麼絕對的價值,你....想太多了

講到納粹,據說以前義大利在法西斯執政年代,是火車唯一能夠準確到站的時期。現在比較德國、西班牙、義大利三國的火車服務水準,車廂乾淨程度,剛好跟他們國民的守法程度、公德心成正比。在很多事情上,真的是不要小看民族性的影響。


個人也是認為民族性真的有差別,且會反應在生活型態、文化上
曾經在電車上看到外勞吃完東西,順手就把垃圾丟在電車椅下的空隙
而且是一大袋...你相信嗎?電車上這麼多人!
也曾經在客運上,看到四、五個外勞吃開心果
殼就這麼大剌剌地丟在車上
還邊吃邊丟喔!
而且非常非常大聲地交談
以我們的觀念來看,真的是很不可思議!!
我只能說,合裡懷疑,這些動作在他們的社會裡"可能"是很正常的

ps. 此文無任何歧視、納粹意思,純粹實際經驗分享
其實也沒有什麼,當 MIC 還沒有當道的時候,
大家還不是一樣看雖 MIT,全世界都認為 MIT
就是爛東西。

現在 MIC 搶下全世界的低價代工產品,所以,
就變成現在這個現象。

我買東西很少看產地的。
如果說PocketPC區也能拉上政治,那我真的是服了你們幾位了...
君子們請自重,版規說的很明白,請不要心存僥倖遊走邊緣...
生平最恨只有一張嘴,而毫無半分建樹的人!
jackit wrote:
(恕刪) 第一次去澳洲的時候 發現 便利商店的東西 大部分都是 MIC 有點不是滋味 .... 不過 澳洲布偶 MIC跟 MIA 真的還是有差.... 作工 但是價錢也是有差@@
(恕刪)


在澳洲不管是在啥店買啥東西, 都很難找到不是 MIC 的東西吧?(農牧國家, 工廠少, 產品很多需進口, MIC的便宜, 進來的成本不高, 再者, 感覺澳洲人對"精緻"兩字的要求, 可能只有表現在西餐上吧?) 目前大概只有汽車商除外, 還沒看到MIC的(搞不好已經有進 MIC 的BMW的也說不定了?)
很多都只有 MIC 跟MIA 的, 喔~上次比較特殊 買到一件 我國友邦 "宏都拉斯"(應該還有邦交吧?) 做的 T-shirt ! 不過, MIA 真的比MIC好, 但是價錢也真的差多了!!
這邊是PPC硬體區,不應該從品質提到生產線...人...國家...民族...然後政治...所以請不要說什麼「兩岸真是不同XX」,或者過度貶低MIC的產品。

買東西產地不重要嗎?講一個最近我遇到的經驗,我開的是輛歐日混血車,擋風玻璃有日本、奧地利、澳洲三個產地,日本的擋風玻璃沒聽過出問題,奧地利的偶爾會自己裂開--很不幸,就是發生在我車上,保險公司指定的技師告訴我,只有澳洲玻璃可以換上,為了減輕我的不滿跟懷疑,再三強調它符合原廠規格跟澳洲國家標準...結果呢?澳洲產品尺寸誤差太大...裝上了交車後發現合不攏...要下星期去再換一塊...沒錯,保固加保險似乎沒有金錢損失,但是時間精神跟多次拆裝的影響呢?如果今天是裝在看不到位置,不容易檢查到的其他零件呢?

本來汽車也是題外話,但是除了幾家車廠幾款所謂世界車以外,實在很難找出廣泛生產,又能夠合適公平比較各國生產線品質的產品,舉澳洲為例,不提南非(種族)、中國(?)的東西,就是要避免政治爭議。

如果要說電子產品的換/退貨經驗,哪國產品掛掉機會最高?把這些拿出來討論,在此似乎是很敏感的話題。我個人的感覺是許多廠商從70年代開始在日本、歐洲生產的產品一路轉移到MIT到今天中國、東南亞,耐用的程度也一路下降。如果賣一半價錢,雖然能夠撐過保固期,但只有高級貨三分之一壽命,倒底是否划算?可能要看個人要求吧。很多小朋友大概不曾體驗過當年德日製造的優質產品,以為便宜、壞了就換或丟是理所當然的購物原則,大概也不會理解產地背景的意義在哪裡...
我想只要講到 "人" 這個因素就不得不扯上 "民族性", "社會風氣", "政治" 和 "政策"
等等 "敏感話題". 畢竟, 這就是不同 "人" 的特質的根本.

其實客觀的討論一個國家, 地區, 或民族的特徵造成其產品的差異是很有趣的.
但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式的刻版觀念或謾罵就省省吧.

重點是, 各地的人都是想更進步的, 即使客觀條件使不同的人積極的程度或有不同.

現在作的不好的, 只要生產者與消費都有正確觀念, 不要用不實的宣傳掩蓋問題與缺點,
技術可以轉移, 觀念未嘗不可教育, 不是嗎?

我的初衷也是想讓大家對品質與品管有較為客觀正確的觀念. 誰說在中國就沒辦法建立
優良的生產線?

但是如果老要用 "品管水準一樣" 的煙霧彈來掩飾生產線的問題, 就令人搖頭了. 廠商的
心態, 影響程度恐怕不遜於 "民族性" 之類的吧?

就我買東西的一般性經驗看, 對品質的影響多半是
"口碑" > "品牌" > "價格" > "產地"

"口碑" 是不會影響品質, 但是卻會跟品質成強烈正相關
到 01 或 myav 等論壇找 "口碑", 常常是最有效的


真不知這種貼子有啥建設性?

如果MIJ、MIT、MIC的東東都賣100元,那相信很多人都會選MIJ的吧?

何況有的東西根本沒得挑,您不買MIC的難道要DIY?
勸敗不需理由,敗家沒有藉口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