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 Intel 雖然 只會做 CPU 但 peripheral 也不至於差到這麼慘吧
所以拿來一台做一半的 Magneto based device 來測一下
Device 的基本規格是
Processor: Intel Bulverde 270, 520MHz
RAM: Samsung Mobile SDRAM 64MB
Flash: Intel Strata L18 64MB + MDOC G3 64MB
Display controller 也是用 BuiltIn Frame Buffer (用 SRAM 做),
LCD 是 240x320
其它就沒啥特別的玩意了 反正就大概是標準設計
Software 的部份
Magneto AKU 1.1 build 14397 的樣子...
OS image 都放在 NOR, kernel load 到 RAM 不做 XIP, IMGFS 全部做 XIP
MDOC 全部拿來當 root FS, 此外還有特別板是用 RamDisk 當 root (其實那是 developing 方便用 不是真的產品用 但也拿來測測...)
測的時後有分三種
1) CPU 520MHz + Root FS: RamDisk
2) CPU 520MHz + Root FS: MDOC
3) CPU Auto(104Mhz - 520MHz) + RootFS: MDOC
測試的結果如下 (請問一下 圖都是要 capture 下來再慢慢裁嗎?? 這樣真的很累)
Overall Performance 看起來還不錯
用 RAM Disk 果然嚇嚇叫
不過有點意外的是 enable speed step (auto) 還稍為快一點??!!

有 RAM Disk 加持還是很猛...

因為這跟 filesystme 沒啥關系 so 跑起來就差不多了

這跟 filesystem, CPU, graphics 都有一定影響吧
用 RAMDisk 因為 RAM 太小了 pocket word 已經跑不動了

CPU index 有一個是做 ZIP compress
因為是壓到 filesystem 所以 root fs 的 performance 也左右了測試

接下來再 narrow down to each testing
Filesystem part.
大家不是用 NAND flash 就是用 MDOC
寫入差不多慢 這大概是 bottleneck 了
只有用 RAMDisk 跟飛的一樣

Read Performacne 跟 CPU power and Flash controlller 有關
像Samsung 24x0 都有 NAND Flash controller 加持
在 Reading 時除了快 更可以 off load CPU loading

Copy file 時 有 NAND controller 果然開始吃香了
別人只能呆呆的等 IO complete, 2440 就可以來做別的事

接下來都是小檔案的 testing
small block size 對 CPU 的考驗話比較重
controller 的優勢會比較不明顯
連帶著 RAMDisk performance 也不再那麼誇張了
Write...

Read...

and Copy...

Directory listing 跟 Reading speed and CPU power 也有滿大關連的

DB access 雖然也跟 Reading speed 有關 但還是比較偏重 CPU oriented

Graphics part.
screen size, CPU power and frame buffer conroller 都會影響
480x640 的 會比 240x320 的多4倍面積
Bandwidth , data computing 也都會大4倍
DDB 這純粹是考驗 Display controller frame buffer speed and
有沒有 hardware BitBlt acceleration.
OAMP and 2440 的 FrameBuffer controller 應該是有optimize 過
也有可能是 display driver 做的好

DIB 因為 需要 CPU 做 format convert
CPU 的 power 也是很重要的

Game API 這哿能也是跟 CPU power 有些關系吧
不太清楚...

Platform Index.
這幾項 root FS reading performance and CPU 都要兼顧
Pocket Word
RAMDisk 因為 RAM 太小了 所以沒法測了

Pocket IE with HTML

Pocket IE with JPEG image

File Explorer with large files

CPU Part.
ZLIB compression 這應該是很 CPU oriented
但應該是會做 file writing 的動做
Writing performance 不佳也會成為 bottleneck

這應該就跟 root FS reading performance and CPU power 有關

CPU power and Graphic performance (GAPI??)

下面都是應該只跟 CPU power 有關
所以 CPU core and clock 一樣應該相差不遠
MFLOPS - floating 反正大家都沒有 FPU 一樣爛吧

MOPS - Integer - XScale 應該是不錯只是 dopod 900 是怎麼了??

MWIPS - 純測 MIPS, RISC 的 CPU 幾乎都是 一個 instruction 一個 cycle
這純脆只跟 core clock 有關而已

memory copy 這大概也是 CPU 快就得高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