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了長時間的預熱,還有國外自媒體搶先開箱介紹燈效後,由 OnePlus 前創辦人裴宇創辦的品牌 Nothing,稍早前終於正式發表品牌繼耳機後第二款產品,也是首個手機 Nothing Phone (1),最大的亮點就是在可因應各種情境而互動的 Glyph Interface 光效,以及品牌主打的透明外殼了。手機部分定位則是中階,配置特別版的高通 S778G+,且相機規格也算是一時之選了。
重點的上市資訊部分,Nothing Phone (1) 會於 7/22 在 PChome24h 購物、ESLITE誠品書店及GQ Shop (Taiwan) 開賣,7/18 前可透過誠品或是 GQ Shop (Taiwan) 做搶先預購,售價 13,900 元起,而 7/15 在台北誠品信義店也有體驗活動。

Nothing Phone (1)內建 6.55 吋的柔性 OLED 面板,支援 10bit 色彩與 HDR10+ 之餘,也有 120Hz 的更新率以及指紋解鎖功能,不過亮度對比等資訊官方沒有公布。至於為何要用柔性 OLED 面板,官方表示是因為下巴厚度的關係,由於連接機板的方式會讓下巴變厚,因此以柔性彎折的方式,在底部做一個彎曲,即可完成不厚道的下巴


最大的亮點則是在機背的透明被蓋了,螢幕與機背都是採用康寧第五代大猩猩玻璃,可以明顯看到經過修飾的內部結構以及無線充電結構外,最大的亮點就是在獨特燈光互動效果的 Glyph Interface 了,至於外型結構則是以超過 50% 的生物基與可回收塑膠零件打造,以及 100% 再生鋁金屬中框所打造。

先前推出的真無線藍牙耳機 Nothing ear(1) 也是採全透明的外型設計,真的很好看.....

手機最大亮點 Glyph Interface,是以 900 顆 LED 所組成,可透過設定行為如來電者、手機通知、充電電量,甚至錄影時都有相應的燈號,而整體的光照度其實蠻柔的,或許也能當作柔光燈使用?



相機規格部分,Nothing Phone (1) 搭載的雙鏡頭感覺沒什麼,不過硬體規格可都是一時之選。配置 50MP Sony IMX766 f/1.8 廣角 + 50MP 三星 JN1 114 度 f/2.2 4cm 微距超廣角鏡頭,前鏡頭則是 16MP Sony IMX471 規格。

拍攝介面看起來相當簡潔,並搭配 Nothing 風的字型設計,不知道用於中文會長什麼樣子.....

核心規格部分,Nothing Phone (1) 搭載客製化的高通 S778G+ 處理器,說是客製其實就是為 S778G 加入無線充電的功能而已,並有 8+128 / 8+256 / 12+256 三個版本,記憶體與容量為 LPDDR5 RAM / UFS3.1。

手機則是採用 Nothing OS,主打簡潔設計與流暢操作,就官方的照片看起來跟原生 Android 蠻像的,但會針對字體、APP icon 以及 Widget 做自家的客製化外,官方也提供第三方廠商的控制功能,首先公布的是可透過手機控制 Tesla 的車輛外,也能透過 NFT Gallery 查看自己收藏的 NFT 或是詢價。官方也表示會至少提供 3 年的系統更新,以及 4 年內每兩個月一次安全性更新,倒是不用擔心。
- Android介面
- Android介面
Nothing Phone (1) 內建 4,500mAh 電量,並支援 33W PD3.0 快充、15W 無線充電或是 5W 反向充電,但看起來僅有一個立體聲喇叭(更正是結合聽筒的雙立體聲喇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