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4044ab8035fa0c40f9a28c676de99f09.jpg)
剛拿到Dell x50v 時,第一個感覺是
"哇,怎麼這麼大"
拿慣了4150這類輕巧可放到口袋中的機種後,再回來使用這種雙插卡大螢幕的機子就會有這種感覺
不過握起來手感不錯,重量也不輕,用個幾天就逐漸習慣了。
先來看看他的外觀吧。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2ed7e56c86b527a01f8b6b7df8b22f0d.jpg)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9917ec2373faf9a963bffdf9b19342b1.jpg)
這兩張圖有附上比例尺與一張標準的SD卡作為參考。
目前這幾台VGA螢幕的機種在大小上差異都不大,不過這台搭配的是3.7"的螢幕,相對於HP與Toshiba,是略小了點。
放在底座上充飽電的狀況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d300b396195c133794423f28bddde1e3.jpg)
整台機身都是以塑料、烤漆所組成,在質感略輸於整台都採鋁鎂合金的hp 4700。
但由於機身正面採銀黑雙色搭配,我個人覺得還滿好看的。
另外黑色鏡面烤漆的部份"相當容易"留下指紋

害我每天晚上都要擦拭一翻。
機身左側的按鈕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9de57a135b4d7bcdaf11990c272284de.jpg)
由上而下依序為吊飾孔,hold,Wireless Power,錄音。
開關個觸感不是很好,開啟hold只會讓所有按鈕(包含觸控螢幕)失去作用。
在Acer的pda中也可以看到hold鈕的設計,不過acer除了鎖定按鈕之外,還會關閉螢幕,使用上更接近隨身聽。
機身右側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ac34e24cc051625d5153231833537a4e.jpg)
簡潔的設計 (也就是什麼按鈕都沒有啦

機身頂端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51e3e45731f69be655a0ec2391a3fec6.jpg)
由上而下依序為:IR,SD,CF,而左邊為觸控筆,右邊為耳機插孔。
耳機採用一般耳機的接頭,不需要任何轉接。
機身上端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040e759ecb61a71c0e99e86487fe3e55.jpg)
左邊為麥克風,錄音效果如何我還沒有空測試。網路上看到的評價是普普啦。
中間就是power,會依照不同的電力狀況顯示不同顏色。
右邊的小lcd 則是無線網路狀況,WiFi閃綠燈,BT閃藍燈。
機身底部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bb9636d7c9dbee9ba5d8ba0700e42816.jpg)
這台"聽說"是沒有USB Host,實在有點可惜。
方向鍵還滿靈敏的,用來玩隨機附贈的3D遊戲感覺還不錯。
四大天王的四個按鈕偏小,對於手比較大的男生可能會有點不適應。
機身背部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13d19d1ff4e1922fd5c7c4bf2d6b0e17.jpg)
在接頭上方的小按鈕,就是電池蓋的卡榫。
撥到另外一頭就可以拿下電池蓋。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d3363c0550fc4c71e1c6c5ccf9c557e1.jpg)
電池蓋可以整片取下來。打開之後,沒有任何凹槽可以施力。
很傳統的利用一條被電池壓住的帶子取下電池。
電池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5fb6ef55160fe75cf9f7bb4c47554511.jpg)
MIC的電池不重容量也不大,只有1100mAh,所以續航力堪憂,這也是這台最被詬病的地方。
雖然Dell有提供2200mAh的電池可以選購,不過不知道裝上之後是不是會使得體積變得更厚。
產地標示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eba2bef111c67da45c8d519dce09f6ed.jpg)
拿下電池就可以看到產地的標識,不值不扣MIT的喔。
(可惜台灣Dell不賣

機背Reset孔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2c53e03b9ce10a1c35289a3fb5b41ea8.jpg)
頗硬,不太好戳。
(不知道多戳幾次會不會變軟一點..

之前有提到這台的手感不錯,下面是一張機身背面的特寫,不知道能不能看出材質的不同。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e09cc9e3eba236c4cbe1100cddff5e1f.jpg)
圖片中左邊就是塑膠的電池蓋,右邊,也就是機身側面採用類似橡膠的材質。
增加磨擦力所以拿在手上並不容易滑掉,觸感也不錯還滿舒適的。
觸控筆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4f498ba56a85701752fa8caf98471d40.jpg)
頂端可以旋下來戳reset,不過我都懶得這麼做直接用筆尖去戳就可以了。
但是Dell果然夠省,竟然只有附上一支而已。
底座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64d70d78491ebfddb7edf137dc4be77b.jpg)
底座後面可以直接對電池充電,現在的pda底座大都使採用這樣的設計。
左邊空下來的接頭是接adapter,因為機子充飽了所以暫時被我拔掉。
另外這台可以透過USB充電,不過要充到滿可要滿久的。
充電接頭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53cc394a95b0f58b9a91f79f75799b03.jpg)
就是用來直接接adapter充電用的囉。
adapter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9ad1460f87b9ac92eb928092e11e8e6d.jpg)
體積不大,重量也滿輕的,出去玩應該很好攜帶。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136c499c4830770fcf408c1c33317b08.jpg)
當然也是MIC的囉。
原廠皮套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17b03483b7d4c24fd42e05c443c5954e.jpg)
原廠皮套,內外黑灰的搭配還不錯看啦。
只是這種皮套實用性就差了點囉。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912285f7ee0e3f94876aaae9e89d5f14.jpg)
皮套內側還很可愛的附上Dell的logo
來看一下VGA螢幕的表現吧。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ecc64d02ad7186759800a1bb10966b97.jpg)
螢幕實在不好拍,照得不好就請大家多多包含。
顯示上不用多說,VGA的畫面文字細膩,看起來真的很漂亮。
我手上沒有4700,不過就網路上的評比來看,這台螢幕的LCD效果是輸給4700的。
不過也是相當不錯,在設定背光為一半的情況下螢幕的顯示很柔和,
而在轉90度顯示時色彩的變化也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看慣了VGA之後真的就不會想再買QVGA的機種囉

不知道何時開始這種測試報告都要有疊疊樂,目前手邊只有4150,就也來疊一下囉。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4a12dff15a5bcff9c45d28daadb5161a.jpg)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a68bd17ab48006dd7ebf093dedd6a4db.jpg)
======== 傳說中的分隔線 ======== ======== ======== 傳說中的分隔線 ========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8db942c9838cc8b729548129265cc180.jpg)
OK,以上是機子外觀硬體的部份,接下來是要介紹所添購的Hard Case。
本來有想要另開主題,不過覺得很麻煩就算了。
圖多的話請大家多多包含囉。
這是加購的rhino skin硬殼。它做了不少硬殼,在Dell網站上就可以一併買到。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ab34299692d43e03c22f437c37e955f6.jpg)
殼子本身滿輕的,由於是量身訂做所以相當合適,
除了吊飾孔與reset之外所有按鈕與燈號都有對應的開孔。
(好像所有硬殼都沒有對reset的位置開孔,難道她們不知道M$的系統是常常需要reset的嗎

硬殼側面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84dd2e44aa2f6fd303cf225f2301a24d.jpg)
硬殼兩側都有防滑的橡膠設計,所以拿在手上其實滿穩的。
硬殼頂部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b7af76faadcaf10bea1227c0739872c4.jpg)
硬殼頂部的設計比較特別,背面一塊採用黑色塑料。
(我不知道用用意為何啦?)
硬殼內部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75f7e759cab57ad22abc411002c9ae23.jpg)
硬殼內部的柔軟材質,避免機子刮傷。
只要把pda放進就可以了,但放的時候並不會很緊,也沒有額外任何固定的機關。
還是會擔心使用時pda華出來。
硬殼上蓋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65ac87dd7947b96cbd845d7b92680631.jpg)
硬殼上蓋內提供了兩個sd 插槽可以放記憶卡。
再來兩張疊疊樂,分別穿上盔甲的4150與x50v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89aa1eacfba5b0cfd4d7cf1517c93985.jpg)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dfeea92d65e6169234789330dbcf7b64.jpg)
穿上硬殼之後兩者外觀大小相差並不大了。
======== 又是分隔線 ======== ======== ======== 又是分隔線 ========
呼,好多圖呀,就快要結束了。
現在再把焦點回到x50v身上,看一看他有什麼特點吧。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410af4cd728f3ab771647f459726d5fa.png)
內建WiFi與BT,兩者可以同時開啟使用"不會有問題"喔。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139783224b8f92eebdb12cc81c42ddec.png)
WiFi的設定畫面採用提供了較多的設定與選項,好用多囉。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b09704056c9a36706d629d62391b8260.png)
BT只要不是用MS所提供的程式都很好用

WiFi有幾個缺點。
首先是常常讓人誤會的"飛行模式"在這台機器上沒有了,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4a29c1b46c302a6437e0484f367a3cd0.png)
你得要跳到Dell WLlan utility的程式中才可以關閉。
另外Wirelree Power 的按鈕一按不是同時關閉BT與WLan,就是同時開啟,使用上有點不便。
(我大部分的情況下只需要關閉或開啟一樣。)
128MB的ROM中有91MB左右是可以供使用者存放資料的。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17693726a4cc801fddd36c51cc6c8104.png)
可以看到以使用的26mb那全部都是屬於隨機附贈的兩套3D遊戲喔。
624的CPU不一定都要跑極速,它允許使用這自訂執行的速度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b6827c64f44f5cac23cf780641cd6212.png)
一般都是建議放在auto即可。
Intel 2700G外加16mb的顯示卡,這台可以直接VGA output,不過cable 要另外買。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ab88a7cc9b5a466c168ccee9c3be6c33.png)
這是系統內建的mirror模式,可以直接將機子畫面鏡射到vag上。
ClearVue的一系列軟體中也支援這顆晶片,可以使用VGA output的功能。
![[分享] Dell x50v 全記錄 Part 2 - 外觀硬體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412/mobile01-577341db5e69baa6b1a60a7ec4dc78e7.png)
(不過離奇的是Dell隨機附的Resco Photo Viewer的VGA Output功能竟然不讓我選,難道程式會偵測一定要接上cable才讓我用嗎?)
這顆顯示晶片到底有多快呢?
我還沒有做太多軟體的測試,聽說GAPI是相當糟的。
不過3D效能的確不錯,最後附上兩段動換,是我玩隨機附贈的兩個3D遊戲。
(Enigmo真的很好玩喔)
Betaplayer有出專為2700G最佳化的版本,聽說會有不錯的效能。
整體來說,這是一台相當超值的pda。
在米國的售價打到75%的話單機售價約USD 375左右,換算為台幣約12xxx。
同等級HP 4700與 Asus A730價位都破NTD 15000
所以台灣dell沒有販售實在很可惜,這台的價格滿有市場殺傷力的。
而且WLan與BT同時開啟運作愉快,4700似乎就會有些小問題。
雖然是v 1.2的BT,也有支援BT耳機,不過不知道是不是能否順利撘配BT的立體聲耳機就是了。
而搖桿也較4700的touchpad來得方便玩遊戲。
很明顯的缺點嘛,就是電池的續航力偏弱,隨機附的軟體太少(只有Resco Photo View)
以及聽說的螢幕不如4700,GAPI效能一蹋糊塗。
如果沒有太多預算又想踏入VGA 的PPC,這台會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其實本來想要一併做些效能與中文化的測試,不過呀,因為
[食記]藏在西門老街內的小蛋糕店 - 夏酪堤蛋糕坊
所以就先擱置了。
就等..有空在說囉。
附加壓縮檔: Enigmo.
附加壓縮檔: stuntcar Extreme
(皆為avi壓縮為zip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