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著越來越多的手機開始內建NFC的技術, 也剛好敝人的工作也跟NFC有關係; 因此小弟斗膽開了這個主題
希望能將小弟目前對NFC的瞭解與各路大大分享以及討論。
開場白講完了~~就進入主題吧

緣起.....
基本上來說NFC並不能算是新的技術,在蔽人看來比較算是舊有RFID技術的整合及改良, 因此在切入NFC之前
要先提一下現行較被廣泛使用的的RFID技術以及所採用的標準如下:
1.目前最被廣泛使用的 ISO 14443A/B系列(Ex:Mifare.....etc)
2.日本及香港所使用的FeliCa(JIS X 6319-4/ISO 18092)
以上兩種技術及標準都有兩個共通點, 那就是工作頻率都在13.56MHZ上以及感應距離都很短(1~4CM), 但是資料傳送的方式卻大不相同, 就算是系出同門的ISO 14443A/B也都不盡然相同; 所以為了能夠整合現有的RFID技術並實現所謂的行動支付的願景;因此在2004年由SONY, Nokia以及Philips(NXP)共同成立了
NFC Forum(NFC論壇)來推行及發展NFC技術及制定相關的技術及認證規範.
現況.....
以目前NFC Forum的所制定出來的技術及認證規範,NFC將現有的RFID技術整合及改良成以下三種:
1.NFC-A(基於改良及整合14443A及18092所產生)
2.NFC-B(基於改良14443B所產生)
3.NFC-F(基於改良及整合JIS X 6319-4及18092所產生)
且根據NFC Forum對於NFC裝置的要求, NFC裝置必須支援以上3種技術
而基於這些技術,NFC Forum也針對裝置應用面發展出了以下三種模式:
1.Reader/Writer
2.Peer to peer(主要用於檔案傳輸)
3.Card Emulation(主要用於行動支付)
且根據NFC Forum對於NFC裝置的要求, NFC裝置必須支援Reader/Writer及Peer to peer模式
而Card Emulation則視廠商意願
在卡片的部分NFC Forum也制定了4種不同形式的卡片如下
Type 1(14443A,相容Topaz)
Type 2(14443A,相容部分Mifare)
Type 3(JIS X 6319-4相容FeliCa)
Type 4(14443A/B,相容Mifare DesFire以及SmartMX-JCOP等等)
最後以目前NFC Forum的發展時程來看NFC要真正發光發熱也要到今年Q2以後才有可能
(因為還有部分的技術及認證規範仍在制定中)
所以就先寫到這裡,如果各路大大喜歡且敝人這篇時間上允許的話
小弟會不定時的更新有關NFC的新知並與各位討論
如有寫得不好的地方, 歡迎各路大大用力指教及批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