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kswagen audi skoda之電動車
為何後輪採鼓式煞車
是有何特殊的考量
其它電動車都用碟煞
有的說因為後輪有動能回收本身就有減速力道,所以後輪用鼓煞就夠了,這感覺是鼓煞的不足是由動能回收補足
又有說鼓煞的煞車力道高於碟煞,所以用鼓煞??
雖然我印象中確實鼓煞的力道高於碟煞,但現在除了很入門低階的車款,大部份的車後輪都是碟煞阿??
這感覺就是成本考量問題
散熱的話碟煞也比較好,再加上有造型碟盤散熱效率遠高於鼓煞。
大車空間夠能配備煞車灑水,鼓煞散熱不是大問題,家用車沒什麼多餘空間,要裝灑水系統就不切實際,如果沒裝,那長時間山區、激烈操駕,煞車很快就掛了。
還記得以前很多鼓煞的車,以前的人為什麼都很注重下坡要檔煞不能連續煞車?因為一過熱,基本上就等頭七了。
但現在碟煞時代哪有人在管這個?都整路D檔,下坡全靠煞車,就是因為碟煞的散熱效率高,衰退沒鼓煞那麼快。
至於電力回收多少跟鼓煞碟煞沒什麼關係,改鼓煞回充能力會變好?這論點滿奇怪的!
車輛放掉油門開始滑行時,馬達沒有繼續正轉輸出,這時會逆轉形成發電,本身降速就會比沒有動能回收系統的車要大,因為馬達逆轉已經形成一個阻力,而這個阻力是在煞車之前,跟煞車沒什麼關係。
逆轉的阻力有限,雖然已經有煞車效果,但仍不足以讓車輛煞停,高過於能回收的動能才需要透過煞車來煞停。
所以,因為改成鼓煞發電量增加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如果說是因為有動能回收所以不需要那麼大的煞車效率,改成鼓煞降低成本,那是比較合理的。
最後,很多人對鼓煞效率低的印象都是機車來的概念,機車都是拉線鼓,拉線鼓效能低、消耗高,無疑是省成本的爛貨,汽車都是油鼓,油鼓沒那麼爛,拉線鼓不能跟油鼓相提並論。
至於新貨車改成碟煞,很大一部分是為了先進ADAS,那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話說,改成鼓煞的最大原因是因為歐7的煞車規範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