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人能力&喜好不同,但總把車子當成老婆一樣伺俸,
之前一直是Focus的忠實擁護者,
從2代/3.5代見證國產化&渦輪化的歷史,也體驗到底盤&動力的進步,




在這電車興起與內燃機交替的世代,
本想以4.5代ST Wagon來為內燃機汽車做一個完整且最後的體驗,
無奈台灣福特無法給訂車的未來車主一個明確的供車時程,
在傻傻的等了2個月後,因緣際會去看了GTI,我還真的忘了這鋼砲之源!
因為之前一直focus在Focus…
8代Golf2021年中上市,GTI也陸續交車,
8/27試乘過GTI後老婆&兒子一致讚賞優異的動力&底盤,
經過1晚的思考後隔天就去下訂GTI經典駕馭版,
確認白色車還有配額且2個月後會到台灣就付訂金下訂,
完成簽約去參觀車商停車場的新車,竟發現有部剛到港的R,不是都缺車嗎?
原來彰化區第一批配額5部,前4部車主早在前年底新車發表就下訂了,
就剩1部配額無人問津~
說也奇怪,資訊怎麼沒流通呢,疫情期間大家不是都在搶車??
不過車商並無將選配搭入此車,我想應該怕車價被墊高吧~
所以她就少了HK音響/紐柏林模式(含大尾翼)/抬頭顯示器!

這是我們第1次親眼目睹R,因為前一晚我一直糾結GTI經典駕馭版沒有皮椅/鋁圈不夠帥...
恰巧這部R又是白色~老婆指定色,
所以當下老婆就問我要不要改這輛,有皮椅/鋁圈帥又有現車不用等...
然後立馬很夢幻似的改合約並安排交車時間,
(老婆刻意安排領牌日為兒子生日,我則選牌...)
就醬有點誤打誤撞,都在預期外,入手這部R~


當時我有3天都像在做夢,興奮的晚上都睡不著!!
為何滿周年後才來分享呢,因為滿周年後我才確認真的愛上R!!



之前對VW並不熟,只知GTI是鋼砲始祖,還有那令人又愛又恨的DSG,
(也因此我又多買2年的延長保固)
一接觸到R,就是頗具霸氣的前保桿樣式&低扁平比配胎,
前輪配的單向2活塞藍色卡鉗&357mm打孔通風碟都非常巨大,
後輪則配藍色單活塞卡鉗&310mm通風碟,平常使用並無特別感受~



輪拱預留空間不大,輪子與車身切的角度適中,不用改就頗有視覺張力!
前後燈都是LED,前面雖無矩陣頭燈配置,但大燈會隨方向盤轉向增加單側照射範圍,
打倒檔時前燈也會增加雙側照射範圍,
(應該同開霧燈模式,R沒有獨立霧燈,霧燈是整合在大燈裡,開霧燈模式會讓雙前燈的照射範圍更廣)
前保桿左右兩側的進氣口可不是裝飾,左側為機油冷排,右側為變速箱冷排,
這配置同超跑,對散熱應該更有幫助吧!
進入車室有造型很斯巴達的賽車椅,
用的打孔Nappa牛皮質料非常好,採藍色染料鞣製再上黑色表面塗料,
所以孔內皮革呈藍色和頭燈內崁飾條&方向盤R標顏色互相輝應!



另外,前座通風皮椅還可冷暖獨立控制(冷暖同單區控溫,風量則獨立控制),
不過車縫後穿套椅子的細節要再加油,這是較可惜處,這問題讓我不酥胡一整年,
看過同款別的車也有這現象我才釋懷!

方向盤造型很漂亮,大小適中手感也很好,我猜皮質應該也是Nappa,
換檔撥片非常大且具跑格,方向盤中間造型其實有延續Golf方向盤的精髓,
觸控&按壓兩用鍵各界褒貶不一,除了科技感還有淺淺的回饋聲音&手觸,
雖容易誤觸,但外觀造型簡潔許多,習慣上手其實也還好~要用蓮花指開車...
不過我發覺2023年式的不一樣,氣勢稍遜且有失經典!


車側盲點警示燈的位置在照後鏡外殼內側,我很喜歡這設計,異於一般整合在鏡片裡,
我認為這樣讓反射鏡內景物更單純,且警示燈更大也更明顯!!

儀表板為10.25吋,雖然不大但還可接受,畫面表現算漂亮,可自行設定顯示內容,
我最喜歡這個設定~R標是專屬的,不過較可惜的是怎麼沒有機油壓力的顯示!

中控也由觸控液晶螢幕所替代,實體鍵只剩開關/左右各自獨立的溫控,
10吋雖不大但尚可接受,畫面算漂亮,但倒車影像就較差強人意(尤其晚上),

室內燈啟動&關閉都是觸控漸進式LED,感覺較高級,
如果耽心刮傷燈罩,不用接觸一樣可操作(約0.5cm就可感應)且有3段調光,科技感十足!


車頂天窗為一大片黑色玻璃,面積之大有若太陽頂車款,這是我最喜歡的設計,
除了漂亮,玻璃比烤漆容易照顧100倍,都不用怕刮痕!!
但車室內的天窗尺寸就一般,且只有一層黑色網布隔光(熱),太陽大時我老婆都要戴帽子遮陽...
也因為天窗玻璃非常巨大,只能上掀&往外後掀,無法像一般天窗能縮進車頂內(較簡潔)!
然後天窗的開關一樣觸控,滿滿的科技感!
相較於我熟悉的Focus,Golf車室用料較好些,組裝也較紮實,但中控台還是會有雜音!
前座的儲物空間較少,無線車充有外蓋的設計我非常喜歡,
但鏡頭較高或手機殼太厚就無法使用了~



無線車充這空間,我只能用來放備用紙鈔...啊,灰塵有點多...
黑色頂棚滿滿的戰鬥感,標配的喇叭音質算還可接受,
偶爾的爆音&音場亂跑在設定引擎聲為純粹後可降低發生率,但音場常常亂跑還是常常發生!
(那些罐頭引擎聲選擇...怎麼不直接把排氣管調好呢,R的車主應該不喜歡悶悶的聲音吧,
當然也可能是環保關係啦)
主動式可調懸吊,我非常喜歡,共15段微調 自設的行車模式也粉讚,
可自行設定儀表板樣式/內容 ,動力輸出,懸吊...
用賽車+手排模式,1/2檔約3100-3300轉收油門還會有爆燃聲,有點小熱血,
320ps/40.8kgm說實在的,開不太出來,
不過200-254可是一氣呵成,動力還源源不斷的感覺...
難怪選配原廠紐柏林模式就直接把電子限速放寬到270!



沒有引擎飾蓋,都過1年了還沒補來...

和AUDI共用零件

原廠的diffuser&不鏽鋼鍍鉻4出排氣管,我覺的原廠件算好看的了!
(平時排氣為內側2管,外側2管有閥門,運動/賽車模式下就會打開)
DQ381耐用度不知,不過已無蠕行感,換檔頓挫也非常輕微(已與ATF相仿),
雙離合器換檔速度很快,動力銜接綿密,不過冷車時要避免大腳油門,
因為1升2檔時變速箱會有恐怖的敲擊聲,有跟技師&車友確認過,雖然傷害不大,
但我認為還是儘量避免!!
號稱先進的四輪驅動系統,感覺還OK,但若激烈操駕還是要小心,
因為我曾於上國道閘道彎處小甩尾,時速才90左右竟會甩尾...

22000km引擎下方油底殼~乾淨無漏油

22000km後中央差速器~乾淨無漏油
底盤整體搭配轉向算精準,高速穩定性也不錯,但235/35/19的跑胎約1萬公里就有轟轟的胎噪,
我想這應該是大尺吋低扁平比跑胎的原罪吧! (目前使用原廠配胎Goodyear F1SS)
話說車子開6個月我就想換車了,因為或許跟她不熟+迎風面跳石的傷痕...
感情還是需要時間來培養~滿周年後,其實她也不差,沒啥毛病,還蠻能跑的...
雖然儀表板偶有異音,行李箱總是不夠用,
車室喇叭還會爆音+音場亂跑,車陣穿梭系統偶爾跳故障...
反正不影響安全且那些號稱先進的電子輔助系統我都用不到,就當是買車隨附的贈品吧~
而每次上車都像開直升機一樣要先關引擎自動啟閉/選行車模式/選空調循環模式...
(都無記憶前次設定的功能)
充滿儀式感的動作就當做引燃熱血駕馭的前置作業~
到現在我還未曾送洗(也不貼膜),都親自幫她洗澡打蠟,為的就是怕她受到傷害留下刮痕!
每天上下班的路程已變成我最快樂的時光!
縱使迎風面已有數不清的跳石傷痕,但這些都是她陪我征戰所留下的光榮印記,
我還是會繼續與她共進第2年!!
(不知還能共進幾年,但我希望都是快樂且充滿戰鬥感...)
*不才駑鈍,花了2周準備,文筆&照片表達有限,僅以此分享1年的使用心情,
尚請各路先進不吝予以指教,tha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