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煞車碟盤顏色較深的部位,煞車皮上該區會比較光滑(我沒拍照),而 EBC 建議芯煞車皮的前320km盡量緩和的使用煞車,我在700多km的行駛後,煞車皮上的紅色助磨層基本已經磨掉,但會堆積在煞車皮的末端:

順便保養一下活塞,踩煞車讓活塞推出,但還不至於漏出煞車油的程度,基本上是根據原廠建議煞車皮極限厚度 3mm, 碟盤 27mm,這樣可以計算出前碟總厚度:49.28mm

把活塞調整工具調整到 50mm, 然後踩煞車讓活塞推出,



之後就可以清潔防塵套,退開防塵套,在活塞上上一層潤滑油,之後壓回活塞,
就可以潤滑到內部的油封:



煞車皮清潔掉周邊堆積的磨合材料後,碟盤的均勻性有改善:

煞車導銷有一支滑動阻力有點高,檢查發現防振套變腫大了,因為使用相同的專用潤滑油,但僅有一支橡膠腫大了,

分析原因可能是我用了不合適的油脂清洗劑造成的,右邊這款滲透性很強,也沒有寫不傷橡膠,可能是我用它清潔造成橡膠膨潤脹大.
而右邊這罐就有標示不易腐蝕橡膠,但以後最好橡膠部位都是盡量擦乾淨就好



紅圈的部位超出金屬軸比較多,正常的導銷,橡膠幾乎跟金屬軸一樣的高度:


我用砂紙希望把橡膠部位磨到跟金屬很接近的高度,但很難磨,於是問了材料行,這零件需要跟德國訂購才有,於是去淘寶找,於是訂購了導銷的修理包:


隔天發現有單賣防塵套,防振套,因為很便宜,所以又再訂後輪的防塵套,前輪的防振套:

修理包的導桿排氣溝設計比較長一點,根部磨耗區可能會落於導溝上:

防振套,修理包的最短,原廠的居中,單買的防振套最長,把最長的防振套修剪掉一點,就可以安裝到原廠的導銷上:



另一支導銷是全金屬的,可以看到紅圈的部位經有受力磨損而比較光亮,當卡鉗壓在導銷上時,導銷在管內是傾斜的,所以會磨到這兩個部位:


所以安裝前,我用油漆筆做一下記號,目的是選一個沒磨損的方位來安裝,而且避免磨損部位剛好落在排氣導溝上,這樣可以有較大的面積,減少磨損量.
目前我有3種導銷專用潤滑油,由左到右分別為日本協同 -40~130C,全合成油,不傷橡膠;淘寶虎牌 -50~250C, 矽基成分,不傷橡膠;美國太陽牌 -40~200C, 全合成油,不傷橡膠

這次我用淘寶虎牌塗抹有橡膠防振套的,當時是對矽基比較不會膨潤橡膠比較有信心,而美國太陽牌則塗抹在全金屬的導銷與煞車活塞
導銷上油,盡量不要塗在排氣導溝上,也不要在末端圖太多,以免導銷管末端都是油使導銷無法插到底,在根據前面容易磨耗的部位多上點油,插入導銷管時,也可以保持傾斜插入,以免油都被推擠到管口而未達深部:



螺絲鎖緊過程與鎖到 35Nm, 都要保持油漆記號往上:


以前沒保養過煞車,沒注意到導銷的保養有這些細節可以注意,這次這樣處理完基本上是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