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放在草悟道廣場外的e-Golf
- ID.3 正面
- ID.3 背面
停放在草悟道廣場外的ID.3
對純電車因有續航不足的既定印象,且目前台灣路上能見度相較油車依然較低,周邊親友也沒有人持有純電車,因此仍無駕駛電動車的經驗,因此業務邀請我體驗展示的e-Golf,目的有二,一是體驗電動車寧靜的行使過程,二是解除一般民眾心中對於續航不足的既定印象,雖然我當下表明目前沒有購車打算(尤其是電動車),但業務仍熱情邀約,對於沒有駕駛電動車經驗的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與業務相約在112.1.15早上9:30進行試駕。一般民眾也可透過鎧騰車業Facebook粉絲專業或門市預約進行試駕。

鎧騰車業位於國道一號南屯交流道附近,當天到了鎧騰車業,看到店內有3台即將交車的e-Golf與ID.3,接下來將針對外觀、內裝與行車質感三部分做個人心得分享,因為這些車輛都是外匯車輛,來自不同國家,因此在配備上也會有明顯的不同,功能上也會有些許差異,(如電熱椅、英里時數表…等)因此有一車一況的情形,實際情況仍須以時實車為主,但開起來的行路質感在各個國家應該都是差不多的。
外觀與內裝
e-Golf自2014年開始生產,2019年經歷小改款,對照的外觀與Golf汽油版的7代與7.5代大致相同,因此在外觀件的部分如果有更換或是修復需求,基本上是可以在台灣輕鬆處理的,比較不同的是e-Golf的輪框使用205/55/R16的輪框與汽油版的樣式稍有不同,其餘均大同小異。
- 白色e-Golf-面相車頭水箱罩右方有e-Golf銘牌
- 白色e-Golf-面相車頭水箱罩右方有e-Golf銘牌
- 藍色e-Golf-副駕駛座外有e-Golf銘牌
- e-Golf專屬鋁框,尺寸為205-55/R16
- 車尾Logo是尾門開關
車內裝部分,據業務說明是與汽油版本Golf一樣,因為是同一個車體電動化,因此操作邏基本上與汽油車相同,可以快速上手。
方向盤部分是三幅式方向盤,左邊有定速功能,右邊是多媒體控制按鈕,中控部分則是一個多媒體螢幕、恆溫空調、一般排檔桿和電子手剎車,前坐空間如我同事所示,他大概175cm。
- e-Golf前坐空間演示
- e-Golf後坐空間演示
- e-Golf排檔座
- e-Golf閱讀燈上方
- e-Golf儀表板-馬達功率表與時速表
- 後座冷氣出風口
- e-Golf引擎室內部-包含一具40kW的馬達
- e-Golf充電孔-為常見CCS2規格
試駕心得

- e-Golf行駛於上坡路段-業務講解車輛特性
- 業務講解e-Golf充電
- e-Golf行駛於長下坡路段-儀錶板顯示車輛處於回充狀態
經過三個小時與e-Golf的想處,我認為對於經常需要市區通勤的使用者來說,電動車的里程焦慮是可以不用擔心的,偶爾有長途需求對e-Golf也可以輕鬆應付,若住處可方便安裝充電樁者,可再進一步降低里程焦慮。如果想要更深入了解的讀者可以聯絡鎧騰車業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