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就打算此部車僅回原廠保養一次,保有兩年的保固就好,原因是我喜歡 DIY 保養,而且也打算改車,如果要等四年後才能 DIY與改車,實在很久
首先這張是滿一年時回廠保養的工單,當時原廠可能是忘了算工資,所以才會換6瓶機油,總價才 4281 元.

首年回廠保養完,我就改了 Revo 一階的 ECU,心理是想車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需要出保了.
節溫器漏水是通病, 大約快滿兩年前,我自行檢查到節溫器有漏,所以趁2年保固到期前出保,但因為漏的實在太少,回廠 3次,換了不同原廠,最後才出保成功,但水箱精 395 元需要車主自付...


之後就沒遇到需要出保的項目了,啟動按鈕不靈光,我DIY 拆下清潔電子接頭後,到現在都沒再有問題過, DSG DQ250 3年左右時讓我意外的發生微滲變速箱油,我 DIY 在外面補膠,目前已過了一年,跑一萬多 km, 目前完全沒有再滲油出來

清明連假,我跟往年以一樣考慮外出人多塞車,我都是安排保養汽車與維修房子.
Golf R 剛好滿 4年一個月,4.4萬km ,也需要換機油了,保養前我喜歡安排洗車,順便把車庫地板,車的底盤洗乾淨,這樣施工比較不會髒.





這1~2 年更新了兩樣洗車工具,對於洗輪弧內側與底盤有不小的幫助,第一樣,45度萬向接頭:

這對於需要由下往上噴水時方便很多,也比較容易沖到一些死角
第二樣,瓶身側躺也能噴的高壓泡沫噴罐,在噴底盤瓶身側躺時,瓶子內部有個金屬球可以讓吸管繼續吸到洗車精

這兩樣工具,讓我洗底盤比以往乾淨與方便,這樣千斤頂在頂時,就會乾淨很多
照片
這幾年頂車時用厚橡皮,發現因為變形太嚴重,有頂到底盤偏軟部位的疑慮,而且頂原廠建議的位置,一段時間後容易裂掉就需要換:


後來在淘寶找到這種用輪胎橡膠做的托盤,這一年用下來耐用很多,而且厚度合適,不容易頂到底盤偏軟部位,也是個很有感的升級:


換機油我都會安排漏 2個多小時,而且我發現水平漏一段時間後,讓車頭盡量傾斜可以再多漏一點,左邊傾斜完換右邊,又能再多漏一點,同時把機油濾蕊座的機油也盡量吸光,

這樣換的話,我大概需要加 5920 cc 才能讓機油在 80~90時,到達油尺8~9分滿,如果是冷車停一夜後,機油只有到油尺的 5~6分滿附近,我總是希望把就油盡量排出,不過這樣換油麻煩很多,
也很耗時,洗車+換機油大約從上午 7:30 開始,換完油手好工具大約 17:30...也就是要搞一整天...所以連假做很合適.
隔天下午沒事,就安排檢查一下跑3萬的原廠 RS7 用的火星塞:
1,4 缸靠外似乎冷卻比較好, 2,3缸會熱一點,所以換看到 1,4 缸黑色積碳多一點,占了接近半圈,積碳的部位是靠近進氣端, 而 2,3 缸比較熱,積碳明顯比較少,
四顆火星塞白色陶瓷都有點紅棕色,這個 Revo 一階的 ECU 程式,似乎燃燒還不錯



順便看一下燃燒室積碳的程度,由於剛好是 1,4 缸接近下死點,用內視鏡比較容易看到整棵活塞頭,所以就先看這兩缸
汽缸1:


汽缸4:


看起來都是有一層薄薄的積碳,部分位置露出金屬色,以前搞了一對除積碳的方法,現在懶了,就這樣吧! 在要求下去太累人了:
火星塞與高壓點火線圈做一下記號,盡量按照原本的汽缸位置裝回去:


火星可以用銅刷清潔一下,這樣螺孔附近也比較不會掉積碳或那些棕色的粉:

白色陶瓷與高壓點火線圈管內塗一層薄薄的介電膏,除了防止漏電外,主要是下次拆考爾的時候,會好拔很多:

順便比較一下原廠 vs APR 考爾的重量,有人說重一點比較好,我是覺得不見得....不過 APR 特價時跟原廠差不多,也剛好重一點點,它的點火能量比原廠多 10%,不過我認為關鍵還是火星塞的熱值與間距


改 ECU 一階後,原廠火星塞大約跑 400km就明顯耗損了,但改用 RS7 用的火星塞冷一級後,現在跑 3萬km也幾乎沒耗損,沒耗損的狀況下,量間距當然還是在我調整的 0.63mm 左右.


最後總結, Golf R 就性能面而言是一部 CP 值很高的車,改一階 ECU, 0~100 就不到 4秒,而且養起來耗材類也沒有太短壽,養車成本跟我以前的 2005 Audi A3 2.0T 差不多,
照顧4年以來,基本的保養也都做過一輪了,看起來沒什麼大問題,應該可順利的用 10多年後換電動車了...在電動車的稅金沒有明顯改變以前,現階段來說還是引擎車 CP值高,
只是保養真的麻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