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購入純屬意外...
起因都從妹妹把家裡的兒時回憶SAVRIN撞了開始...

事故原因是每天來回科技園區車流量很大車速雖慢但車與車距總是跟得很近,遇到機車車禍,前方mazda3急煞SAVRIN制動性能不佳以及反應不夠快....
考量到老車維護成本實在過高,興起了購買新車的念頭,因有事故經驗加上我的IQ.Drive level2駕駛輔助系統十分好用,妹妹購車第一項要求便是需有駕駛輔助,以及希望車體能小一些....其餘沒什麼特別喜好與要求...
本來個人推薦一些務實的選項(篩選過後留下Auris以及Altis Hybrid)試駕過並且幾乎要訂車的前一刻妹妹突然變卦,因為對我的GTI印象實在太好,想要朝著福斯車系去選購,雖然說明了養護費用以及歐洲車後期維護成本遽增的缺點,妹妹還是義無反顧地想購入福斯
心想....好吧...預算百萬內小車也就POLO比較理想了...帶著實在沒什麼好試的心情來到展間約看了POLO...

在山上試過GOLF 1.4T R-LINE,對於福斯的家用車款實在提不起什麼興致...

結束了
因為疫情關係,進口車早就都是賣到沒車賣的情況,剛好又有用車需求。經過幾天討論精明的業務突然提起"欸~其實T-cross的life版本也只要90.8萬耶?!有沒有考慮這台呀?台灣好像還剩一台白色的?!加兩萬就可以選配IQ-DRIVE了呀~POLO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耶...
......其實本來就想避開白色車....

....跟妹妹討論了下,畢竟是小休旅,視野較高能給駕駛者較佳的反應空間以及較高的前橫樑也能減少一些碰撞時車頭被高的車吃掉只能拿A柱硬扛的狀況,再來T-cross畢竟是較新的車款,通常越新越好嘛~


交車當日才是第一次看到白色的T-cross沒想到意外的好看!!
過程連試駕都省略了,畢竟掀背的POLO操控都那樣了,一台crossover能怎樣(後續才知道這臉打得真響,但真香!!)

終於進到駕駛環節...
牽了車開回家過程感受到"恩這車確實是扎實但不免有短軸扭力樑常見的輕微顫動感,但整體路感還算不錯?但怎麼感覺胎壓有點高...?"
回家接上胎壓表...

......我是覺得應該要把胎壓放到正常值再交車比較理想....
照著原廠門邊建議,冷胎壓前33psi 後 30psi再真正的上路
外觀內裝網路許多評測照片更精美解說更詳細,我這邊直接跳過,只講之前沒看過的。
第一印象-路面處理極佳 上路後才發現欸欸~不對耶~~?!
這車怎麼那麼柔順那麼舒服?!!這不是我理解中的短軸扭力樑該有的樣子...
不論大小起伏處理起來路面的隔絕感也好,吸震能力也罷在百萬內絕對屬於佼佼者!!大部分鋪裝道路都能平順柔和的處理掉,路面的衝擊傳到車體內的質感也是異常的好,只有很少的工況能感受到扭力樑特有的左右顫動感,但依然很輕微,極難出現吸收不了的衝擊感,並且再俯仰動作的抑制上非常有水準,並不是死死的撐住,而是不管煞車踩得再粗糙,釋放的再隨便,這懸吊都能盡可能的處理成柔順平緩的俯仰,行程確實會很大,但柔順的阻尼會製造出輕緩的下沉感,並不易有車頭往前紮的不適。
我給這設定一句話"能讓腳部動作不夠細膩的車主開起來像個老司機"
路面處理上除了行程長這個因人而異的缺點外找不到什麼可挑剔的地方,個人給予好評
此版本配備205/55-17的CEC5,適當的扁平比與CEC5良好的胎體設計功不可沒
(以上評價也僅限於搭配17吋CEC5的版本)
第二印象-過彎著實驚艷
遇到第一個比較能提高速度的灣道,帶著煞車轉著方向盤柔順的帶進灣...還是那句:欸欸~不對耶~~??!! 這車到底怎麼回事?! 側傾明明不小,但卻是像有一隻手一樣托住車體緩緩的下沉,待側向力消失後再輕柔的把車子捧起來?!出灣沒多餘的回擺,船過水無痕般的繼續給車主舒適的直線體驗...這是福斯嗎??!! golf gti peformance進灣雖然ROLL小得多,但一樣是那種啪~一下倒到定位的感覺,出灣一樣是很直接地回擺,舵角收的不夠緩肯定會有一點向外側的擺動出現,但這台入門小休旅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能將那麼大的側傾處理得那麼柔順自然??!

帶著難以言喻的心情,把妹妹騙下車後就在交車兩個小時內把車開上山了....

突如其來的山道體驗-
當時還沒裝行車紀錄器,用手機架錄一下,視角有點怪異將就看..
說這車在小型山道的樂趣真的極高,方向盤圈數不少但電子輔助標定極好(個人覺得比gti更好)
轉打方向盤與實際轉向的比例感很直覺,非常就手,偏重的手感也無舊世代那種單純虛假的回饋感
拜前軸輕量化的三缸引擎所賜,利用著較長行程懸吊容易重心轉移的優勢,帶著剎車早點做出舵角,即可輕易的讓車頭幾乎是直接往灣內竄!!
伴隨著很大的roll卻有如原地旋轉般的轉向能力,一度讓我覺得比我的206更活潑(個人為三台206的法毒中毒駕駛),但又不如saxo般靈敏到讓人發毛,車尾偶而會出現很線性的滑動(這滑動感很難言喻,不若法車或後驅哪種往外甩擺的感受,反而更像前後軸走著不同的軌跡般的走線)
進彎過快確實還是轉向不足的特性,再收方向盤收舵角偶而會有車尾安穩跟進的動態,著實有趣
ESP只能關閉牽引力控制系統,但這套循跡系統標定著實精良,即使真的玩到車頭稍微往外推了或是車尾外擺,都能平順的配合方向盤動作把路線帶回來,沒了傳統ESP生拉硬拽的感受(太離譜的操作失誤還是會悲劇的,別惡搞

另外XDS的虛擬差速器作動依然有著福斯在電控標定上的成熟,大概來講就是平時感覺不到,但路線收的住(極限前都做得到)特別的是在灣中即使因不可抗力因素踩下煞車,個人感覺剎車的分配事非常優異的,很順暢的減速下來,多數車款在灣中踩下煞車會有車頭向外拉的趨勢,GTI也無法避免,但T-cross就是表現得更好一些?
一邊給你很大的側傾一邊又能將山路上所有的起伏處理得服服貼貼還能給你有如fun car般體驗...駕駛視野也是真正的fun car不可能給你的高度...真的是很獨特的樂趣
看到這大部分都會覺得我牛皮吹得太大...我自己要是沒開過這車我打死也不會相信..

但回歸到原點,這車快嗎??! 真的一點都不快,極限也不太高,但車子碰多了也感覺駕駛樂趣本就跟快慢不衝突了,這車開起來很有趣,你不會想跟他計較均速多少,區間秒數能不能再減少,但卻讓我發自內心的感到快樂。柔順的操作它,它能給你安全激情又平穩的駕駛樂趣(真的快不起來,當然頗安全xD)
一句話形容駕駛特性:低速灣是它的遊樂場,但高速灣也不讓人揪心,相反的剛剛說過直覺又好操作的方向機設定反而讓駕駛過高速灣操作方向盤時更有信心!不貪油門高速灣還是能輕鬆應付的,任何人都能在合法的速限內非常輕鬆的在山區駕駛。

個人習慣新車還是會上機台檢查一下定位,定位機為60分進位制
這車也只有前軸toe可調就是...但還是可以看到,原裝扭力樑後軸推進線角只有1分(前軸因為方向盤固定位置很難完全對準,會先以tatol toe來調整,),前後軸左右的camber也僅有7分與4分的差異,組裝工藝確實優良(即使全可調的懸吊給底盤店調也極少底盤店願意做到這種準度呢,甚至直接講小數點下第二位的顯示關閉,免得客人問東問西


意外小插曲...頂起來後只有驚呼...為什麼這台內裝滿滿塑料件感覺cost down到底的小車底盤用料會這麼好XDDDD
平整化的太完整了!!B柱以前可以說是完全包覆的...想想我GTI上那空空的裙底...
動力總成表現-
1.0T三缸115hp確實跟帳面數據一樣...真的別因為turbo抱什麼期待就是

0-100加速測試,測試儀器 Q6000 , 室外氣溫約24度,S檔(S以及D檔都測試過,確實S能快半秒以上),DQ200不支援剎車油門的彈射模式,只能放開剎車後油門到底,測試5次數據都相當接近穩定,9.5秒的加速成績以1150kg/115hp的動力來說確實不差,但起步保護嚴重加上不利於百公里加速的變速箱齒比(一百前強迫進了三檔)還有可能為了壽命明顯較柔和的換檔接合感,都讓這車的加速成績有所折損,卻依然能跑出9.5秒的成績,可謂優異
實際路上駕駛感受確實會大於115hp左右的感受。(這在購車近半年後也得到了驗證,跟朋友的全新2.0na RAV4用動態對跑,固定低檔位,盡量控制在扭矩峰值附近後60起跑以及80起跑,幾乎都只在110kph以後輸半個車身,反而都是在換檔過程被稍微拉遠的,也間接證明在傳輸效率還容許的情況下(..動力不夠大的意思XD),DCT的快速換檔也不一定比隨時能維持在峰值的CVT更好)
動力到底夠不夠呢?-如果要說動力最令人滿意的地方,可能就是為了無限速特化的尾勁了吧...感覺起來時速80-140之間都能維持幾乎一致的加速力,沒明顯因為速度提高而衰弱,不要求太激進的駕駛,日常使用的超車等等操作還算夠用

很多人買車最喜歡問,什麼山什麼坡爬不爬得動呢?!其實以2020的今天,市場上的新車很難遇到真的爬不上去的地方,即使是NA也是一樣,需要扭矩請求時好好的踩下油門,讓轉速爬到適合的位置應該都得上得去,確實渦輪較低轉輸出大功率的特性會讓人(感受)爬坡較輕鬆,但其實悶著油門低轉重負載才是對引擎負擔最大的時候,只是車主聽著較低轉速欺騙自己車子這樣較輕鬆罷了。
上武嶺對T-cross來講當然也是輕鬆的,只要避免跟著龜車們蠕型造成離合器磨損,好好的踩下油門讓轉速維持在2000以上都能應付。
變速箱設定-
依然是大家熟悉的萬惡DQ200,在這裡不討論他的妥善率等問題,買DCT車種就得承擔車的生命週期一定會遇到變速箱故障或是消耗的時候,至於大家所想的換檔神速,外掛的加速能力....我必須明確的告訴大家"並沒有!!"。
或許是為了壽命考量,或許這麼低成本的DCT就是這樣,換檔動作雖然快,依然得等待換檔後的接合與轉速回升,接合感受也調教的非常柔順"常被老福迷們說新世代DSG就像CVT一樣"。
包括我自己的GTI搭配7速的DQ381,零百更快,油耗更省,但也少了早期那種換檔的激進感,也沒了換檔的放砲聲,說越來越像CVT其實也沒什麼不對...
另外提個無關緊要的變速箱迷思....大家總認為DCT換檔快,那我踩下油門應該一瞬間就能退好檔開始加速?!
其實這句話"對同時也不對"DCT的原理就是一組離合器做預備一組保持接合,並且齒銷先行預位,要換檔時同時切開與接合兩組離合器即可實現幾乎無縫換檔。但這句話有個盲點....
變速箱要預備進哪一檔呢???沒錯,齒銷阜預位就是dct的最大硬傷,當tcu(變速箱電腦)猜錯你要的下一個檔位時,他必須先思考你到底要幹嘛,我應該進到幾檔,並且拔出來再重新入檔,如果需要入的檔剛好是原先已接合的那組離合器.....那事情又更複雜了....這時候傳統的at變速箱省去了退出檔位重新進檔的損失,反而能有更快的換檔速度,並且新世代的at越做越精密,換檔速度快得嚇人還能實現全檔位鎖定,傳輸效率高得很,相比之下dsg這類較廉價的dct變速箱可能剩下成本跟重量優勢了....(pdk那東西幾乎可以說是完全不同領域的東西,不能混為一談)
總歸一句,DCT變速箱的程式標定尤其重要
我認為在T-cross的車款定位與目標族群來說,這方面表現算是及格的,一般模式下變速箱會很積極的昇檔,盡可能把轉速維持在2000以下...坦白說這會感受蠻軟的。
但全油門時退檔的準確度還是不錯的,又或受惠於渦輪機的平原式扭力,檔位不須退得太準也能擁有不錯的加速能力

但若是假使節奏較快的駕駛,建議常駐S檔即可,S檔標定與GTI那種瘋子般的雙重人格不同,還算蠻適中輕快的,並不會想昇檔時死叼著檔位不進,該退時也還算乾脆,總之是具不拖垮甚至對引擎表現有加分的變速箱。這部分給予好評,GTI在寫入TCU程式前實在沒辦法說他調教的好...(換檔還不會放炮又更該死了。)

油耗-
同樣不如大家想的,小排量渦輪怎麼開都省油...(還是只有我這樣以為?!)

其實刻意刷還能刷出蠻不錯的油耗(還是輸油電一截)
正常行駛狀態下,高速距離夠長,不刻意省油也不亂胚,車流順暢條件下大約是16~17km/l
純市區順暢行駛半小時以上的化大約有10~11(但如果還沒完全熱車油耗還是挺差的)
郊區或省道走行大約是12~13,至於市區庸堵路況應該是沒下限的

實際還是因人而異,如果進車友群能發現一些更變態的油耗,但往往那種極佳的油耗個人是開不出來的,看看即可。
對油耗的觀點是代步需求出發還算節能,但別想著隨時都能開出極佳數據,喜歡盯著順時油耗開車的玩家們還是買油電較理想。(個人是更推薦你們搭大眾運輸~)
隔音靜謐性-
實在很不想評這個環節,實在很難量化又很難用文字來敘述....拿著分貝計也很難控制變因將結果數據化(做的到但是非營利目的特地這樣搞實在太累了

如果真要說,個人認為最讓人滿意的是平整化底盤以及CEC5搭配出來幾乎聽不太到的胎噪與底盤的共鳴,明顯的比原廠就搭配S001後續也沒裝過甚麼真正靜音胎的GTI來得好,也比大部分國產SUV更好(KUGA據說很好,但我還沒接觸過)
之所以這樣判斷只因為我在輪弧與車體內沒發現什麼針對隔音所做的優化,原廠對隔音材沒特別著墨的感覺,加上馬牌輪胎強項一值都是隔音,說不定換了胎就沒了那麼好的表現,再次申明,這篇文章僅針對17吋LIFE版原廠搭配205/55-17CEC5的版本。
在合理的時速以內,隨著速度的提升,只有前檔與後照鏡附近的風切較明顯,對外界的隔絕當然不可能跟豪華車比較。但不會有惱人的噪音造成駕駛者疲勞。

駕駛輔助系統-
個人使用過的系統不多,不針對系統優劣性能做比較,但以IQ.Drive來說剛開始接觸駕駛輔助系統一定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GTI使用兩年下來可靠性與穩定性令我相當放心,操作邏輯清晰好上手,教妹妹使用半小時內即可駕輕就熟,不可能讓我直接睡在駕駛座,但卻能大大的降低長途駕駛的疲勞感,不會因為擔心系統穩定度不足使用得心驚膽顫的,也確實有因為誤判剎車距離而被AED煞停過(自己比系統晚一些發現,若沒駕駛輔助可能會煞的更急甚至造成事故)
個人認為駕駛輔助系統是趨勢,希望路上搭載駕駛輔助系統車款涵蓋率能越來越高,但千萬不可過度依賴。

結語-
T-cross真的也不是什麼高大尚的車,但他最棒的地方就在於在那麼低的價位內擁有很全面的產品力與超乎個人期待太多的駕駛樂趣(或是說底盤有著非常成熟的平衡性但又保有高度樂趣),或許有些因愛屋及烏些微美化的地方,個人也自我期許別代入太多個人因素來分享,希望看倌們若不認同能當作消遣來看看即可

另外加碼某位只要開著一台性能不差的車就能輕鬆在麗寶做出兩分內的神人對這車的評價



原先打算買來給老婆開,順便大改,沒想到開了也認為一但改裝可能會破壞掉這車平衡性,乾脆不改裝原廠狀態來使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