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Mobile01上面潛水很久了,看到很多前輩挑車挑房過程中
感覺自己也深入其境,彷彿自己也買了車也買了房。
以前不懂前輩站友說取之於站,回饋於站。
今天的我,好像略懂了。
本篇開箱文,其實也算是一段故事
篇幅應該也不會太短(笑
重點會設定在與站友分享
菜單什麼的,反而不是重點。
若您剛好忙裡偷閒逛逛的話。
一起來聽聽故事吧(笑
緣起
本人從事二輪銷售,同時也有參與重機的路權活動
雖然從18歲開始開家裡的車,但在今年27歲前
不認為汽車是生活必需品的。
畢竟摩托車鑽車縫不用塞車真的很香
但2019年年底家父中風
家裡原本的小車Colt Plus突然顯得不夠用了
未來父親出院後出門,可譨需要帶著輪椅等其他輔具
此時,行李空間就顯得很小了
更是別提可能未來結婚生子等等情況。
於是為了超前部署,走吧看車吧
購車事前分析
由於是人生第一台車,做了很多功課
以下是整理下來的需求(後來實際購車折衷了很多XD)
- 超大置物空間
- 四輪傳動
- 電動尾門
- 全LED頭尾方向燈
- ACC智慧輔助駕駛
- 全彩TFT液晶儀表板
- 舒適的乘坐品質以及後座
- 事故安全
安全性是絕對重要的,至少我要電話來說被撞的時候不用擔心人的部分
以及置物空間乘坐品質等為了家父構想的部分。
而我,就只要看起來帥就好了。

看車過程整理看車過程一開始並沒有選擇要國產、日本進口、歐洲進口
單純符合需求 看得順眼 與業務談的來搞不好就能成交了
個人買東西不喜歡比價也不喜歡東跑西跑搞得太慌亂
所以各品牌就去一次展間即可(畢竟只休週日 月休四天 休假很重要)
看車順序:Honda CRV ->Volvo XC40 ->Volvo V60 ->VW Golf V ->Focus
有些奇怪吧這個順序(笑
CRV因為真的銷量很好,身為業務自然知道數字會說話
銷量如此好的車,一定有它特別的地方
所以還是跑了一趟展間。
此時的我唯一能對比的車就是原本家裡的 Colt Plus
於是怎麼比都覺得這台車很棒,沒有隔音的問題也沒有太多不好的地方
唯一還是無法習慣休旅車的側傾。
由此更加確認不喜歡休旅車。
有一天跟同事聊最近在看車一事
同事跟主管跟我說:「先不管買不買,去開開看歐洲車吧」
唉唷這個可以喔,於是開始找歐洲品牌的車輛去開開看
Volvo XC40 出現在我的眼裡
開了國產休旅,那再給歐洲休旅一個機會吧
痛苦是比較出來了,有了這個比較真的覺得CRV的定位更清楚了
原來這就是進口車的差異,Volvo的PA2真的厲害
行進中的質感也真的很強,內裝設計的風格也是我很喜歡的
低調奢華的感覺。
但,就還真的沒辦法愛上休旅車
此時的我突然發現原來有旅行車型,開始了研究作業。
才發現國產沒有Wagon車型可供選擇。
於是又回去找Volvo的官網,結果驚為天人
V60真的太漂亮了!!!
我的工作是用感性訴求,讓客人購入重型機車
但其實我自己也很容易被洗(笑
得知Volvo V60的售價之後,開始蠻長一段時間的自我思考
對我而言這台車絕對值得這個價格,價值是符合的。
但200多萬的車得付出更多預算以及目前的生活品質
甚至連投資組合贖回 房屋增貸等等的方式都評估之後
還是卻步了
Volvo 因為我的能力不足無法負擔後,就比較少特別注意車了
想說之後一次捏上去XD
直到看到有朋友開箱Golf Variant 才知道原來Golf也有旅行車
買車是需要衝動的,被燒到就趕快打電話預約試乘
開完之後得到的回饋是:恩還不錯
算是一個不討厭但也不到特別喜歡的感覺
最後一次就是單純去試試看熱賣的Focus
但同樣無法提起熱情喜歡上他

如何決定的試乘之後其實心情很差,畢竟喜歡的買不起,買得起的不太喜歡
又不希望因為買車而影響生活品質。
最後想說好吧,那去問問看原本福斯業務。
結果意想不到原來Golf Variant是可以在我預算範圍內買到的車
雖然沒辦法按照需求表全部點滿,但被犧牲的要點倒是可以接受的
買車麻,跟人生一樣有捨有得。
下定之前跟業務在約一次試乘,讓家母以及女友分別試試看坐坐看
都得到不錯的回饋,自己也慢慢的好像喜歡上了這台車
顏值雖然沒有V60一鳴驚人,但也是耐看型的
行車質感對比原本的舊車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Dyno的音響音質也還不錯
自己過了心中的關卡之後就與業務聯絡
請業務幫我注意庫存量,因為8月份最後出清
很多喜歡的顏色都沒有了(只剩下灰 白)
本來喜歡黑色,但最早完售的好像就是黑色XD
因為極度不喜歡白色,所以最後網路上先轉訂金給業務
把桃園地區剩下的唯一一台灰色訂走
聽業務說當下展間內也有人在商談灰色
結果談妥之後要訂就沒車了(笑
確認車輛拿下之後與業務再約一次地下室停車
確保停車空間+1台重機+白牌檔車是夠的前提下
就立即與業務詳細討論訂單以及金額當場下單了

交車前下單當天就把身分證印章給業務了,業務承諾一週內交車
自費升級的隔熱紙以及行車記錄器也統一麻煩業務
乙式車體險比照辦理。

交車後術業有專攻,鍍膜倒是請附近的店家負責;之前重機也是在那裡做的
效果蠻滿意,新車也直接委由該店家處理。
魔鬼在細節裡,我一直以為拆裝輪框是用氣動板手處理
沒想到居然是扭力板手,跟我們自己店內的重機一樣
重要安全配件依照原廠手冊的扭力值上扭力
這點倒是令人意外,也讓我覺得這個錢花得值得




看到新車被這樣照顧,全車含內裝都有做
就覺得很開心,由於本人工作時間長
對於洗車打蠟一事真的懶
所以對於鍍膜只需要沖水泡沫擦乾是真的熱愛
一切簡單就好

第一次遠途鍍膜也交車完成之後就開始日常使用代步了,第一週也開去台南上銷售課程(順便吃)
上高速公路後使用iacc輔助駕駛系統定速約在130-140行使
油耗也有13-14,真不錯。
整體路感質感也偏舒適穩定,160km感覺跟Colt Plus 110km差不多XD
行駛速度訂140時,測速相機叫的時候可以透過方向盤的定速速度設定
直接弄到110,這樣不需要踩剎車以及補油車輛會自己減速
通過相機在補到140就回復巡航模式
銷售業務表示 每15000km or 1年 再回廠保養一次就可以了
單位成本來看這保養費用其實可以跟重機差不多
只有保險跟輪胎費用比較貴一點
但長時間攤平來算,還算可接受範圍

令人感動的時刻由於新車貼隔熱紙,行車記錄器僅有完成走線,業務說等一週後再把鏡頭貼上去
因為我不太願意也不太有膽子拆自己的車,我還是請業務幫我安排
最後是業務跟技師開車到我公司幫我處理的XD
因為本身上班時間真的長,導致無法回廠真是不好意思
但有如此貼心的服務,實在感動
簽約時也有告知本身工作因素,保養可能需要業務協助牽車回廠
業務豪不猶豫答應。
同樣身為銷售人員,買東西的時候反而不太會殺價
感覺對了,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很感謝中壢所 廖小姐 完成我人生第一台車的開箱

未來展望父親預計會在年底左右離開醫院返家,以前童年時爸爸忙於工作沒啥童年相處回憶
在爸爸臥病時我有跟他說等你回家,我會盡量撥空帶你出去走走
你趕快好起來,老爸的男子漢約定做到了
我也該遵守諾言
Wagon車型除了適合好爸爸之外,也適合當個好兒子
希望這台車未來能載著我愛的人們,累積更多美好回憶
摩托車的確是移動騎士靈魂的載具,轎車卻也是承載家人回憶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