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探討大師高轉速理念,對於7速DSG閥體的影響!

抱怨來自下方大樓。 回文雖然像是情緒高漲,但是隱約也覺得,抱怨的不是全然沒道理,長期下來,是有可能因此提早爆閥體。

所以我試著,要用理論來推導這個慢性的影響。也歡迎大家用理論來表達不同觀點。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9&t=5634945&p=18#173

認真探討大師高轉速理念,對於7速DSG閥體的影響!

基於之前7速DSG爆蓄壓器底座的事例, 中外普遍接受的看法是,底座薄弱(原因說法紛紜,暫不討論),受不了70 BARS的壓力。
而6速濕式DSG的油壓系統壓力,卻最高只到32 BARS。 其中的差別,就是用來控制離合器的壓力不同。


7速離合器作動缸,活塞面積較小,所以需要大壓力(max 70 bars);6速離合器作動環室,活塞面積較大,所以需要的壓力較小(max 32 bars)。(壓力=物體所受的垂直力/受力面積;P=F/A。)
認真探討大師高轉速理念,對於7速DSG閥體的影響!

問題來了,70巴壓力,可能是底座受不了,產生裂紋的壓力。 之後有反覆的壓力起伏,形成金屬疲勞,裂紋擴大、斷裂。

較高的引擎轉速,需要較高的離合器片結合壓力(要壓得更緊,才能對應)。 所以系統壓力,使用的多也降的比較快。 這會讓系統壓力,較頻繁地循環在系統油壓的上限、下限。 容易造成金屬疲勞(類似手折鐵絲),對於有疑慮的底座,無異於雪上加霜。

另外, M檔尊重駕駛人意願;S檔強調動態,都可能因此而加快換檔的速度。 較快的換檔速度,需要較高的壓力,也會較快的用掉系統壓力。這也讓系統壓力,更頻繁的高低變化。

如果,上述兩個疑慮是有影響的,那麼高轉速開車,無疑是爆閥體這個痛腳的另一塊鐵板。

建立油壓的泵浦,是電動馬達驅動的,是可受電腦程式控制、驅動的。 如果,程式規範了,引擎轉速與系統壓力的對應關係(節能考量),那麼高轉速就可能要維持較高的系統壓力。 此時,就可以從正常駕駛的較低轉速模式,得到好處。
2019-01-20 6:16 發佈
rosehui wrote:
抱怨來自下方大樓。...(恕刪)




這種文應該長期置頂才對

為什麼!?

因為福斯版有神棍!

確實也有人誤信而受害!


這結論也是最多人不會壞的使用方式-順順開



56GY wrote:
推這種文應該長期至...(恕刪)


謝謝!

但是,算了吧!

這種文章,不親民、不貼心。

很冷的文章。
rosehui wrote:
較高的引擎轉速,需要較高的離合器片結合壓力(要壓得更緊,才能對應)。


rose兄這段有些問題,咱簡單的從現實狀況來看,一般改裝車輛想知道自己離合器會不會打滑,是怎麼測試?
用高檔位在低轉速時(通常從1500rpm附近)全油門,會打滑的大概在3000rpm以前就會出現,當然這要看引擎輸出,不過我們大概也都記得正常引擎都是高轉速時扭力較低,這些改裝車輛也很少高轉速打滑的(在那之前他們都改好離合器了)

看公式更好理解,f=ma嘛,加速度大,則合力F就大,離合器無法處理這個合力,則打滑,使用者就無法得到更好的加速度

但是,凡事還是得看但是,ECU設計中在高轉速放開油門或者踩油門時都會進行較積極的引擎剎車及供油,此時可以理解到車速變化量必然給離合器帶來較多壓力(假設他正接合),不過,如果ecu設計中不管高轉低轉的剎車或加速效果都很輕微,那這點應該忽略不計
penny216 wrote:rose兄這段有些問題,咱簡單的從現實狀況來看,一般改裝車輛想知道自己離合器會不會打滑,是怎麼測試?
用高檔位在低轉速時(通常從1500rpm附近)全油門,會打滑的大概在3000rpm以前就會出現,當然這要看引擎輸出,不過我們大概也都記得正常引擎都是高轉速時扭力較低,這些改裝車輛也很少高轉速打滑的(在那之前他們都改好離合器了)

看公式更好理解,f=ma嘛,加速度大,則合力F就大,離合器無法處理這個合力,則打滑,使用者就無法得到更好的加速度

但是,凡事還是得看但是,ECU設計中在高轉速放開油門或者踩油門時都會進行較積極的引擎剎車及供油,此時可以理解到車速變化量必然給離合器帶來較多壓力(假設他正接合),不過,如果ecu設計中不管高轉低轉的剎車或加速效果都很輕微,那這點應該忽略不計
(恕刪)


分三個階段來討論:
1. 高檔位低轉速全油門: 此時離合器要傳遞較大扭力。 此時,離合器如果被偵測到有過多的打滑,勢必會增加油壓來阻止。 這種開法,是所謂的引擎重拖(logging engine)。 對動力、傳動系統磨耗大,一般不會經常如此開法。 自排變速箱也會自動降檔,來避開這個態勢。

2. 適當檔位適當轉速合理油門: 這通常是對傳動系統負荷較輕的開法。 一般D檔應該也都落在這個範圍。

3. 較低檔位較高轉速較輕油門: 這時引擎到離合器的一側,轉速是較高的(增速增加動能),因此,光是在增速狀態下(先不考慮引擎降扭力),離合器想要不打滑,需要較大的油壓。

離合器似乎可以類比煞車。 假設, 一輛有速度的車,踩下煞車到輪子咬死並且保持咬死,都要求同樣時間的話, 時速高需要較大的卡鉗出力,時速較低時;則不需要那麼多的出力。 當然以上是我的直覺判斷。我的數學沒學好,並沒有使用物理、數學算式來驗證。 或許 3. 的引擎扭力輸出變小的情況下,與轉速在公式內,加減乘除微積分...,而變得事有蹊蹺? 那我就不曉得了。

然而,長久而言,1.對一般使用者,不是有利的開法。 3.的開法有疑慮。

微打滑的理論中, 也有偵測開始打滑的點,然後控制需要增加的壓力,到達打滑程度在控制範圍內。 如此作法,不需要使用過多的壓力於離合器片上。 這是為了節能。 這也是開發者,斤斤計較的要點之一。

至於,程式中,會不會將引擎轉速,拿來對應系統油壓,我是基於上述微打滑的作法來推論。 即使推論合理,但不見得就是實際的配置狀況。


至少,有一點,在DSG是可以肯定的: 離合器片的結合壓力,與油門深度成正比。 狂催油的人,一定需要消耗較大的系統油壓。 只要閥體造的完美,這種壓力變換,根本就是在設計的操作範圍內,根本不必擔心。

底下網站是賣分析軟體(競技離合器結合力)的網站。
http://performancetrends.com/drag_race_centrifugal_slider_clutch.htm

由截圖看,離合器的結合力道,是隨引擎轉速提升而增加的。
這個轉速跟扭力分析,我猜要不是摩托車,就是賽車
然後這種變動壓力的離合器,跟一般離合器的結構有差別,所以才有辦法在轉速增加時提供更大的壓力

煞車要處理的是車速變化,離合器面對的卻是轉速變化,雖然簡單講都叫做加速度變化,但還是有差異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