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試著,要用理論來推導這個慢性的影響。也歡迎大家用理論來表達不同觀點。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9&t=5634945&p=18#173

基於之前7速DSG爆蓄壓器底座的事例, 中外普遍接受的看法是,底座薄弱(原因說法紛紜,暫不討論),受不了70 BARS的壓力。
而6速濕式DSG的油壓系統壓力,卻最高只到32 BARS。 其中的差別,就是用來控制離合器的壓力不同。
7速離合器作動缸,活塞面積較小,所以需要大壓力(max 70 bars);6速離合器作動環室,活塞面積較大,所以需要的壓力較小(max 32 bars)。(壓力=物體所受的垂直力/受力面積;P=F/A。)

問題來了,70巴壓力,可能是底座受不了,產生裂紋的壓力。 之後有反覆的壓力起伏,形成金屬疲勞,裂紋擴大、斷裂。
較高的引擎轉速,需要較高的離合器片結合壓力(要壓得更緊,才能對應)。 所以系統壓力,使用的多也降的比較快。 這會讓系統壓力,較頻繁地循環在系統油壓的上限、下限。 容易造成金屬疲勞(類似手折鐵絲),對於有疑慮的底座,無異於雪上加霜。
另外, M檔尊重駕駛人意願;S檔強調動態,都可能因此而加快換檔的速度。 較快的換檔速度,需要較高的壓力,也會較快的用掉系統壓力。這也讓系統壓力,更頻繁的高低變化。
如果,上述兩個疑慮是有影響的,那麼高轉速開車,無疑是爆閥體這個痛腳的另一塊鐵板。
建立油壓的泵浦,是電動馬達驅動的,是可受電腦程式控制、驅動的。 如果,程式規範了,引擎轉速與系統壓力的對應關係(節能考量),那麼高轉速就可能要維持較高的系統壓力。 此時,就可以從正常駕駛的較低轉速模式,得到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