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主要使用觀念只有一個:減少半離合的磨損以提升離合器壽命.我的車是 2005 年的 DSG 現在新款 DSG 可能電腦邏輯有變聰明,會自動幫車主更更正確的控制離合器,新款車需要車主再去了解那些動作必要做, 那些可省略...
但最好是很確定能省再省,不然判斷錯誤就是離合器磨損較快..
我做到這件事的主要做法有4個,我很少用純手排...
我先說做法,後面在補述原因與這樣做的由來.
1. 起步: 排入D檔,放開煞車,等車子緩緩前行(代表離合器半咬合),才可以踩油門加速
(註:如果一入D馬上重踩油門,會使引擎轉速偏高下離合器進行接合,這樣起步更有力,但是離合器磨損大)
2. 時速低於 20 km/hr, 只要預估後面沒有加速需求,我就排入 N 檔
3. 只要臨時停車,如停紅綠燈.一定排入N檔+煞車...
(這動作是我思考N檔的動作,並於 11 年前,看國外對 DSG N 檔使用時機所做出的使用方式,當時原廠手冊確實寫紅綠燈只要踩剎車就好,但我的D檔踩剎車,會有蠕動現象,我推測就是離合器半咬合,11年前國外使用者網站中,部分車主也是這麼認為,如果您覺得D檔踩剎車才正確,那你可以繼續這麼做,畢竟我無電腦真正的設定邏輯,這是我觀察車子動態所做的推測,而電腦的設定踩剎車上是分離還是咬合都有可能,我觀察我的老車是靜止起步時,踩剎車時為分離,但行駛減速到零時,為半咬合,是否踩久點就會分開? 確實可以這樣設計,2但我的車不像是這樣)
4. 盡量縮短入D檔,放開煞車讓車子緩緩前行的時間(也就是盡量縮短要入D檔,放開剎車的時間,要就打N檔,不然就是踩油門加速讓離合器完全咬合)
我開車的主要動作就這4個.
當然,要減少半離合動作,手動選檔也是一個方法,兩者我認為都OK.
後面,解釋我這麼做的由來,原因;沒興趣的人可以跳過.
-----------------------------------------------------------------
首先,我是一個很愛車的人,也很喜歡了解事物背後的原理,約念碩士的年齡開始開車,前兩部車都是純手排,開約7~8年,總里程約 18萬km左右..
由於開純手排車的經驗,我對於檔位選擇,離合器的控制有相當的使用經驗,這些使用經驗,促使我第3部車選 DSG.
並且於 2005 買到新車,詳讀車主使用手冊,配合自己對手排車的了解,以及國外車友的討論文.
新車可能不到一周,我就歸納出以上的使用方法.
1.自排變速箱原理簡化版:
類似兩個電風扇對放,而且放得滿近的,泡在變速箱油中,其中一個運轉就會吹油使另一邊運轉..這是自排變速箱簡單的比喻,
由於兩風扇沒有完全咬合,所以,即使用外力是被追的葉片不轉動,另一邊也不會停下來,也不會有磨損,只是變速油被劇烈攪動,
久了會發熱.
2. 純手排:
是兩個圓盤,一邊接引擎,一邊接變速箱,踩離合器時分開,放離合器時咬合.完全咬合或是完全分開時,則兩圓盤不會摩擦,
所以不會磨損,或摩擦生熱,只有半踩時,兩圓盤輕輕靠著時,有轉速差,會有摩擦,磨損,摩擦生熱生熱.
因此,開純手排車,要讓離合器壽命長,就是要減少半離合,減少半離合時的轉速差.
a. 起步: 引擎盡量處於怠轉,放離合器到半離合狀態,然後再加一點點油門,接著離合器全放,然後再重油門加速
b. 塞車走走停停:
純手排車只要時速不為0,就不合適排入1檔,放鬆一點,至少時速要<5,才排入一檔,不然較高的時速排1檔,沒多久,1檔的同步機構就會壞掉,
然後,入1檔就容易有異音.
所以當塞車時,1檔起步時速到20,接著換二檔,但前車減速到 10~15 km,但又一會,前車加速到30...
手排車此時也需要再加速, 那這時候有兩種選擇:
A. 把車煞停到0,重新起步....但很少人會這樣開,應該會怕後面按喇叭..
b. 用二檔用半離合動作,離合器不全放開(因為車速過慢,全放開引擎會熄火),加速到>20km,再全放離合器.
這動作一定會磨離合器片,為了不要磨太多,非必要引擎轉速就不要拉高.
c.停車要很慢速行駛時,一般此時離合器大多處於半離合狀態,比較好控制車速 < 5 的緩慢移動...此時一樣不斷的磨離合器.
d. 爬坡時上坡起步,此時需要把引擎轉速拉高已獲得足夠扭力,然後半離器起步...像我第二部車 alfa 156, 低轉扭力很差,遇到1或2檔爬坡過慢時,非得用半離合來提轉,
不然車子爬不上去,也就是說,二檔陡坡時還不能開太慢,開太慢引擎扭力不足反而爬不上去,此時只能停止後重新一檔爬坡起步,或是二檔用半離合加速..
這是馬力引擎,低轉速扭力不好的引擎才需要這樣開,這樣一樣對離合器很傷...
3. 自手排:
自手排基本上是離合器+電腦控制離合,換檔,因此主要控制方法,跟純手排差異不大.
a. 起步: 排入D檔,放開煞車,等車子緩緩前行,才可以踩油門加速.......這動作就是希望做到 2-a...以減少離合器磨損
b. 時速低於 20 km/hr, 只要預估後面沒有加速需求,我就排入 N 檔....這源自 2-b. 擔心變速箱選2檔但時速又太低,然後自動處於半離合..排入N 檔以強迫分離,減少離合器磨損
萬一要再加速,根據車主手冊,車輛行駛中,誤排入N檔時,只要引擎轉速降回怠轉,則可再排入 D檔
c. 只要臨時停車,如停紅綠燈.一定排入N檔+煞車...
這件事是我這 2005 年的 DSG 為了讓車主方便停車時,放開煞車時,車子可以向自排車那樣緩慢移動,所以刻意設計成D檔時離合器會半離合使車子慢慢前進...
我推估那時的 DSG 軟體沒有聰明到D檔煞車會使離合器分開,所以這樣停紅綠燈多久,半離合就多久,因此,停紅綠燈我一定打N檔
最近自手排出那麼多事,我想後來的自手排軟體上要設定成D檔踩煞車超過一定的秒數,就使離合器脫離的邏輯應該不難.
另外就是聽說像 BMW M3 的自手排,D檔不會處於半離合,需要踩油門,離合器才準備接合,這樣的設計,就不需要臨時短暫停車排入 N檔
我開 DSG 的方法主要源自使用純手排車的經驗...這樣做至少是可以延長離合器的壽命,應該對於降低 DSG 油的溫度也有幫助,而油溫高,裡面的電腦壽命就會短...
半導體 MOS 開關最怕的就是高溫下還通電使用它...
所以總說歸納一句話,只要減少半離合,對 DSG的壽命是有幫助的,而要做到半離合,適當的 D, N 切換,或是用純手排都做得到.
不過,我用我這世代 DSG 的經驗是, M 檔於放油門不踩煞車自然減速時,會發現慢慢退檔,每退一次,就會有頓挫,那代表離合器咬合時的轉速落差較大.
但很奇怪是 D檔不踩煞車自然減速時感受不太到頓挫...所以,我覺得, D 檔減速對離合器更好.
其實開 11 年來,我用M檔,只有 1. 興致來想玩車時 2. 爬山換檔頻繁時 3.塞車 5 km 拖很久時,強制 1檔, 絕大部分我都用 D 檔開..
-------------
最後,談一下我對 DSG 的喜好:
首先開了 8 年純手排,其中6年開 alfa 156, 正是年輕愛開快車的時候,因此練就了手排車的開車技術.
我最愛說的是高速退低檔位,需要使用雙離合器退檔,不然手排變速箱的同步機構容易損壞:
alfa 156 1.8 這部車,引擎 <2000 rpm 滿沒力的,所以一般慢慢開時,容易發生 時速 40 km/hr, 引擎轉速 2000 rpm,此時若要再加速,直接踩油門,它會慢慢加速,轉速高就會變快.
另一個選擇是時速 40 km/kr 從3檔退2檔,這樣引擎轉速馬上提到 3000 rpm 以上的高扭力區,可以直接拉轉到 7000rpm 斷油,二檔可以加速到 100,這樣加速就會快很多...
但問題來了,退檔的方式有二:
1. 三檔時速 40,轉速 2000, 踩離合器後直接排入二檔,接著加速,這種做法,1,2 檔滑套滑套會去壓二檔的同步器齒環,使之與二檔齒輪同步,需要靠摩擦的方式來使二檔相關機構從 2000 rpm 提升到 3000 rpm:
三檔:
(來自 GOLF5TDI 大提供影片的截圖)

二檔:
(來自 GOLF5TDI 大提供影片的截圖)

用一段時間後,同步器齒環(銅質)會磨損,接著二檔齒輪的同步也會被滑套的同步齒磨損,然後造成入二檔異音,拆變速箱,換掉磨損的零件可修復
2. 三檔時速 40,轉速 2000, 踩離合器,排入空檔,踩油門使引擎轉速略高於3000 rpm, 如3100~3200 rpm 當看到轉速落到 3000 rpm 時馬上踩下離合器,此時下圖(來自 GOLF5TDI 大提供影片的截圖)最下方的軸轉速可被提升到時速 40 時,銜接二檔所需的轉速

由上圖,左上方為變速箱輸入軸,經由離合器與引擎連接,因此需要放掉離合器,才能帶動到下方的轉軸,可能有人稱為中間軸,此時因為是空檔,所以可以任意控制轉速到符合任何一個檔位,其轉速約接近要選的檔位,則對同步器齒環的磨損也越小
接著排入二檔,放離合器,踩油門加速,
這動作我後來練到1秒內可完成.. 而這動作就不需要同步機構靠摩擦去使轉速一致以入二檔....此動作因為要踩兩次離合器,所以有人稱為雙離合器退檔
其實, alfa 156 新車買到,我在研讀使用手冊時,看到內文有一段話: 此車為先進的手排變速箱,因此,不需要使用雙離合器換檔...
但當時就我所知的原理,退檔不這麼做很傷,那時我還特別去詢問 台鳳(代理商)三重alfa廠區的廠長,他也跟我說不需樣雙離合器換檔,
當時我選擇相信,結果就是4萬km時,二檔同步齒輪,銅套壞掉,然後原廠保固換掉,因當時壞的人還不少,我也不確定是沒使用雙離合器退檔所致,
修好後,我再開2萬km又壞了,此時已過保,我想著反正練一下雙離合退檔也不吃虧,就於壞掉時練,此時你會發現,退檔時,轉速只要夠準,入二檔就沒異音,稍微不准,就不行...
練成後,我就花錢與幾天的時間去修,這次修完後,就用到 12萬 km 都沒再壞.
2 主要強調的在於需要於空檔放離合器時,才能帶動到同步機構,減少下圖中黃色的銅套的磨損
(我忘記它的名字了,這是我留下來13年的壞零件 for 紀念用),有人問是否一定要空檔才可以帶動到? 是...以前 alfa 台灣還不少時,俱樂部內也熱烈討論過這個問題,而我實際練成雙離合退檔,並且尚未修好同步機構時,不做空檔這動作,就會有異音,做了就不會有.所以,我相信它是需要做的,其實,要準確控制到轉速 +- 100 rpm 並不難,有一個訣竅,現在純少排車很少了,我就不說了)



但說實話,人腦背不了幾個 時速 vs 檔位 vs 引擎轉速的關係...需要背好,同時操控準確,才不會傷害變速箱..
我常用的就背 時速 40 三檔退二檔,時速 80 五檔退四檔....四退三我忘了,畢竟已經 11 多年沒再用了...
因為這樣的使用經驗,追求性能的我,還是不會想用手排變速箱,只想著以後有自手排,電腦對退檔會把該做的事都做完,快又準,然後又不用背.多好...
於是後來就買了 DSG 的車款..
DSG 雖然比純自排麻煩的點,但對追求性的人來說,它還是有不少比純手排方便,準確的優點,
所以而我確實也用了 11 年 13萬km沒甚麼問題,以我喜歡性能車來說,自手排仍是目前的最佳選擇..
打了這麼長的文章,難免有錯,如有發現,提出後我再修正..
希望這樣的使用經驗,可以讓對自手排變速箱有興趣的人不需要花高額的維修費.
而目前各車廠量產自手排最早也最久的是 VW 集團,通常新技術的先驅,不容易顧慮到所有的使用狀況,且有的設計選擇是好壞參半,有一好沒兩好.
選擇了就是好與壞只能同時接受,缺點的部分如果注意使用方法,就不會上壽命過短而要花錢維修.
而不能接受這樣的缺點,那就選純自排,隨便開都OK
選 DSG 就是使用上多一些注意,換得的是傳遞直接,效率好,性能好的優點.
就看車主喜歡那種設計.
我並不知道有多少車主是源自於製造的瑕疵而使 DSG 容易壞,但以我的使用經驗來說,我對 DSG 還是有信心
所以,我10月初已經下定 Golf R...它還是濕式六速自手排變速箱...
原本我目標是改款 400HP 的 AUDI RS3,濕式七速自手排變速箱,聽說能承受的扭力更大,所以我估計更耐用...
但最近 Golf R 降價 28萬,再送8萬配備,實在是高 C/P值...
相對的,乾式 DSG, 我想這樣用至少離合器片會長壽很多...
當然啦! 如果原廠的軟體寫得很好,可以判斷出車主現在是停車中,還是暫時不需要加速,而知道完全分離離合器,或做成踩油門離合器才咬合,可能就不用注意這麼多...但就少了 D檔不踩剎車時,車子可以慢慢前進,模擬自排車慢慢前進,方便停車的優點.
但我覺得電腦要可以100%判斷車主現在想做甚麼很難,或許正確率 70~80% 有機會,但剩下的 20% 錯誤龜毛的我還是覺得不夠好.
除非我很確定電腦會判對,不然,下一部 DSG 我還是會繼續這麼開.
幾篇我 DIY的分享文章:
AUDI 2005 A3 8P 2.0T 10年 13萬 km 保養心得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6&t=4742575&p=1
13萬 km 的 TFSI引擎清理進氣閥門積碳-DIY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6&t=4867374&p=1
AUDI A3 8P 2.0T 加油一直跳槍,DIY 排除 EVAP 管路阻塞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6&t=4897313&p=1#61378513
AUDI 環保內裝 DIY補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6&t=4856804&p=1#60921705
2005 A3 8P 2.0T DIY 更換 DSG 油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6&t=4502022&p=1
局部噴漆與補漆工具分享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6&t=4313322&p=1#5497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