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返家車輛停妥並熄火後下車即聽見車頭發出間歇性
釋放氣體的聲音,過程大約15~20秒,原廠告知
是閥體壓力過高進行洩壓,屬正常現象,但為何
之前未出現(停車的地方為地下室,很安靜的一
個環境)是否是一種徵兆?(本車換過閥體)
2010式golf plus 1.4 tsi可否請前輩
指點迷津!有勞大家了!
philip631019 wrote:
這應該是軟體更新的目...(恕刪)
原來是軟體更新後的現象,原廠回答也不說清楚,還說我以前未曾聽過
是因為沒仔細聽,真是.....無言!
感謝您的解惑,Thank you so much!
專員說明在閥體液壓油高溫高壓高溼度下會產生硼結晶
原來程式的控制是在停車時,因為蓄壓器沒洩壓造成液壓處於高壓
如果剛好外界溼度夠高,油溫也夠高就會產生硼結晶
所以軟體更新後,程式就控制讓蓄壓器熄火時要卸壓
讓液壓油不會在長時間停車時一直維持在高壓狀況
至於高壓是多少,溼度是多少,溫度是多少,倒是沒有量化說明
若比對其他同樣用電動馬達驅動泵浦產生液壓控制閥體變速箱的設計則會發現:
(1)基本上,為了維持液壓統正常運作,儲油槽都會有透氣孔(breather)
(2)就閥體幾何結構來說,因為VW DQ200(0AM)閥體設計也許為了省體積
所以蓄壓器的位置太靠近儲油槽,
就會讓蓄壓器推出的液壓油除了大部分供油給電磁閥工作以外
另一部分會回流到儲油槽
當外界溼度夠,水氣會由透氣孔進到儲油槽,
與高溫又高壓的液壓油,反應產生結晶
(3)在其他兩個同類型設計的閥體FIAT DDCT(C635)與
VW的shiftmatic(0B81)設計中
是不會直接看到蓄壓器的高壓液壓回流到儲油槽
液壓油就不會在高壓的狀況下接觸到大氣
完全避免了結晶的狀況產生,
(4)就這類型的閥體液壓控制原理來說,當車子在行進間
蓄壓器是不斷的被電動馬達帶動油泵浦把壓力充高(DQ200是60bar),
提供液壓壓力給離合器切換或換檔的電磁閥動作
當壓力下降到一定的壓力(DQ200是40bar)再重新把壓力充高,週而復始,
問題是在這個車子行進的過程裡,
液壓油還是會不斷有達到高壓的狀況
雖然時間都是短暫幾秒,

那對於VW DQ200(0AM)目前更新的程式來說
會不會是雖然避免了長時間駐車液壓油的高壓造成的結晶瞬間大量累積,
但車輛行駛間是否可能還是會有結晶慢慢少量的在累積
以致於當結晶夠的時候,閥體油路還是可能會被卡住
變成只是把"失去動力"的時間延後而已呢??
大家一定都會想為什麼不把油換一換就好了?
小弟猜測的是就算換了其他一般的ATF油品
就這樣的閥體結構來說,
或許會有其他不同類型的結晶產生,例如磷酸鹽等結晶
還有一點該注意的是
如果原廠怕出現高壓而一昧把蓄壓器壓力峰值調低
例如60bar改到50bar,或許可以避開出現結晶的壓力
但犧牲的可能就是電動馬達的壽命,還有換檔的速度了~

不過我還是相信原廠一定可以找出一個可以兩全其美的改善方法
不知道有沒有想過在透氣孔加裝個洩壓閥之類的東西?
總之,希望德國VW趕緊提出解法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