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glapps.chevron.com/sdspds/SDSDetailPage.aspx?docDataId=427751&docFormat=PDF
官網上,雖然關鍵成分標示商業機密,但聽聞因為商業競爭,它的比例應也是 PEA 30% 左右
https://cglapps.chevron.com/sdspds/PDSDetailPage.aspx?docDataId=511612&docFormat=PDF
Maximize fuel economy
• Restore lost power and performance
• Restore and protect operation of the fuel
gauge sensor
• Minimize harmful exhaust emissions
• Relieve cold start problems
• Minimize deposit-related knock and ping
• Restore lost acceleration
• Remove deposits from two-stroke engines
從這說明來看,積碳過多時,確實也是個造成爆震的來源,證實我原本擔心,改 ECU 一階的車老的時候,可能爆震會變嚴重的疑慮
鳳翎 wrote:
我自己的看法是通常...(恕刪)
謝謝...因為不會刻意去試低轉速長期行使,所以只能用猜的了,只是至少保持 2000 rpm 以上火星塞的積碳是比較少,這就足以上我避免低轉了....
我的車只要轉速沒有明顯高於 3000 rpm,空燃比都還算高, 印像中全油門下, 2800 rpm 空燃是 12.8:1, 但一般高速公路 時速 120 定速航巡(差不多是2800 rpm),油門開度不大,空燃會高於這個值,濃噴油造成的燃燒不全的應該也不多...
不過可以很確定的是,積碳黏很緊,不用期待高轉會脫落,我的經驗是,連泡過 3M 泡沫除碳劑,軟化的積碳,沒刮掉的話,行駛幾千km,期間也高轉很多次,那個積碳都不會脫落, 樣子跟剛泡完3M 泡沫除碳劑長得一樣
AlfaBrera32 wrote:
謝謝...因為不會...(恕刪)
我有個客戶的案例跟你分享
是朋友介紹過來的
車子某次停車後
引擎嚴重到發不動
經檢查是汽缸壓縮壓力過低
積碳發現很嚴重
尤其是進氣門背面及歧管頭幾乎都快塞滿積碳
經了解
客人沒加汽油精的習慣
都開市內走走停停
加上開車習慣屬於慢郎中
我坐他開的車
當時不好意思看引擎轉速
但我覺得都不超過2000rpm
這輩子沒看過這麼慢的
鳳翎 wrote:
我有個客戶的案例跟...(恕刪)
積碳過多,卡住汽門的,國外也有聽過這種異常,其實我的老車,第一代的 2.0T 引擎, 我 10多萬時清進氣閥背面,積碳多得誇張.



而現在的 EA888 有歧管噴射,可以改善這問題,我還多做幾項預防:
1. 加紅線汽油精.. 這原本就做了
2. 選用低揮發率的機油, 就是找 NOACK 低的
3. Low SAPS, Mid SAPS 的機油國外發現也可以減少進氣閥背面積碳
4. 加裝廢油回收罐
我老婆開Mazda 3 也是轉速都很低,我那時看排氣管都好乾淨,原本想這Mazda 3引擎燃燒完全度好高,但後來看火星塞積碳多,燃燒室也積碳,後來換我開這部車,開沒多久,排氣管就黑掉了
AlfaBrera32 wrote:
剛剛原本要找 PEA...(恕刪)
受到這支你管的影片的啟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Xe_KZkWs
半年多我也曾試過用吊點滴的方式,
讓紅線油精從進氣歧管的真空管接口處吸入,
這樣的濃度比加在汽油裡稀釋的混合液要濃得太多了,
可以清到的部位就是進氣汽門的背面與汽缸內的積碳.
點滴滴完之後白煙還會冒很久才燒完, 氣味非常薰人.
因為沒有內視鏡, 清潔的效果到底如何也不知.
如果樓主認為可行, 倒是期待看到樓主的內視鏡效果圖,
要施作最好選在野外空曠處, 駕駛座要位在排氣管上風處,
不然自己會先被白色濃煙嗆昏.
因為缸內直噴的賤駒之前花了三千元清過進汽門背面積碳
清過積碳之後就有加裝廢油氣回收桶以減緩進汽門再積碳,
心想如果每五千這樣點滴一次, 應該更加減緩進汽門積碳,
但是前提必須是這樣搞不會傷到車, 這點我就還無法確定,
不過清過之後倒是沒有跑出故障碼就是了.
但是這樣滴入紅線油精時, 流量要控制好不能太大.
紅線油精用點滴進入汽缸內的流量如果太大時,
因為PEA耐高溫燃燒, 會有一部分來不及完全燒掉,
就有部分會積在汽缸內, 就如同汽缸積水一樣,
積得不嚴重會有爆震聲, 積得太多時可能傷活塞,
甚至還傷到區軸與連桿, 因此流量控制要很小心.
因此經驗才了解為何3M與Wurth的點滴清潔液只賣保養廠,
而不賣給一般消費者, 就是怕消費者沒有控制流量的專業,
可能會因此搞壞車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