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如果福斯國產化.................

手机基本全是中国制有没有人说不买,到了汽车这里也就刚开始会有人不愿意,后来大家看看价钱看看质量就完全不在意什么产地的事情了。
abs549977 wrote:
我比較想知道若1A2...(恕刪)
哪些國產化的先例....在價格調降或是配備升級方面讓人有感的?!

我家就有當年福斯唯一在台國產化車型,沒錯就是T4!!
品質真的很糟,飛輪沒鎖緊,冷氣壓縮機壞,最近儀表開始會吱吱叫不知道什麼原因(新產品不要買第一代不是沒原因的)
修了不多不少的錢,就是奇摩即很不爽而已(但修好了還是乖乖開....等引擎掛了錢應該也存夠換車了)
同期德訂進口T4都沒這些問題

我覺得裕榮沒接國產化VW車系是好事、說真的以進口車售價貼近國產車來講不如直接上進口車
保養照手冊來,機油變速箱油使用符合原廠規範的認證基本上要壞很難
還有就是要找對店家

台灣的工廠明眼的都知道,能偷料的絕對不會多給(萬年無解惡習)

雖然講歸講,還是很想換T6...但真的好貴呀!
PS:開過一次正8人座真的會回不去了


本來就環保一大堆了國產還得了會生鏽....乾脆收收起來算了 他還是繼續當個平凡德國車好了
看看TOYOTA , 還有幾款在台組裝 ?
下代Camry 應該不會 , 只剩ALTIS ,YARIS , VIOS
VW 在台有TOYOTA的量嗎 ?
以Tinuan來看 108.9萬客車,與CRV 5代 99萬客貨車,二者只差8萬元
Tiguan 坐船一個月,繳納進口稅,還領客車牌
CRV 5 不用坐船,不用進口稅,客貨車牌

根本就不用國產,就可以賣一樣的價格,也沒有量。為何要國產?
減少30萬也只是回到原價
明明就是國民車跟Toyota同級
來台灣硬生生高一級

Albert_Peng wrote:
以Tinuan來看...(恕刪)

正解,
套句股市的原則,
有量才有價,
銷售量要到達一定規模,
國產化才有利潤,
因為國產化要維持一整條生產線不停運轉,
必須支出人事費用、設備保修、折舊費用等等,
這些都是進口車不需要支出的,
所以就算福斯勉強導入進口,
如果台灣消費者不買單,
廠商無法攤提成本,
那車子的售價也低不到那邊去,
還不如維持整車進口。

奧德賽 wrote:
那就是裕隆的問題想...(恕刪)


在商言商吧!!!
對裕隆來說,首要是要填滿三義的產線,但VAG要求是一座仿造德國原場的全新工廠,這不但沒有解決裕隆的問題,反而增加困擾,再加上國產所需的一些高額的模具費用也談不攏,所以只能謝謝再聯絡了......

從產業/經濟發展觀點來看,這是個很值得討論的主題:

當年 ECFA 中兩岸互相開放整車零關稅進口是最大關鍵。這牽涉到各大國際汽車品牌在兩岸的佈局,理想的發展是各品牌在台灣的工廠漸改以生產單一車型為主,主力當然是外銷至中國(小部分內銷台灣市場),在一年3000萬輛的中國市場中,分到10萬輛以上的產能是非常可行的;至於該品牌的其他車型當然交換條件就是由中國生產的車型進口至台灣。中國已經有能力生產製造豪車了(E Class/ 5 系列/ A6 等),一般車型當然不會是問題。

接下來,各品牌無論台灣/中國製造(跟現款車比)都降價10 - 15% (因為零關稅並具備規模經濟),台灣的內需市場可能會略為增加,但重點是,台灣的總汽車產量應該會大幅增加;而台灣可否因此而成為一個真正的汽車製造大國(各品牌加總年產量達百萬以上)?進而帶動周邊龐大的供應鏈?因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對台灣的經濟成長具備實質貢獻。

感謝大腸花,讚嘆大腸花,這些已經全部化為泡影。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