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DSG 7速閥體安全性召回! 大師慘遭打臉的時刻!

rosehui wrote:
之前還不知道爆閥體...(恕刪)

感謝分享
本以為台灣會裝死
最後還是有和中國一樣招回
[有招回]這件事是值得鼓勵
但是VAG面對這類的零件有問題的事
一直都很會拖

至於台灣面對車輛故障最直接的想法就是[設計有問題]
一方面車主很難真的知道原因
直接推給最開始的設計最快
另一方面設計有問題才有機會要求車商負起全責

只是就DQ200這次招回:檢查更換蓄壓器底座來說
如果真是一開始蓄壓器底座部分設計過薄
導致只要有部分供應商出貨要求不夠嚴格
就有機會毀損
那我不懂VAG怎麼敢還讓這個年份間
但是不在招回中的DQ200繼續在路上跑?
因為同年份設計應該相同:都是薄壁
那未來這些同樣設計的DQ200沒有爆蓄壓器的可能嗎?
尤其使用年份久後材料有機會降低強度進而裂開吧?

除非VAG很[聰明]的用技術通報的方式
趁舊DQ200的車子回廠時
用程式把蓄壓器的預設壓力降低(之前有網友分享)
這樣才能更降低發生的機率吧?

招回的公告有部分寫得很特別
為何需要拆開檢查後(3小時)才能判定需不需要更換料件?
招回不是只要知道車身碼就可判斷料件?
樓上確實也有車主分享雖在招回行列
但是就可以直接以車籍資料判定不用招回
難道所謂檢查有做什麼設定更動?

rosehui wrote:
之前還不知道爆閥體...(恕刪)


果然網軍無敵。
另外
能拖這麼久才開始招回
一個可能是想累積夠多爆閥體的案例
才歸納出真的某批材料可能有問題的結果
當然也可能早就歸納出可能狀況
但是如樓上所言
是因為最近有特殊壓力才決定招回
招回並更換少數且更改設定應該算是最省成本的做法吧?

我想如果蓄壓器原始設計上的薄壁是原因的話
應該也算原因之一
而材料供應商的生產製造差異是最後引爆的導火線
除非是生產端的QC太差不依照原設計的品質也出貨
造成原來理論上薄壁強度夠變成不夠
不然很難想像一個設計會強度容許度這麼窄
一點製造差異就造成損壞!
或許設計製造到處省錢的現在這算是常態吧?!
Cloudy Shiau wrote:
感謝分享本以為台灣...(恕刪)


我不知道原廠召回,所用的料件,做了什麼改變。


在網路上,倒是看得到, 底座的壁厚,從3.2 mm 增加到 5.08 mm 的閥體。

我就只知道厚度增加了。 到底能不能用? 甚麼條件才可以用,我不知道! 都別來問我,這個東西的細節。 只為回應C大。

https://www.ebay.com/itm/153517241435

還有

https://maktrans.net/image/cache/data/Photo/dima2/IMG_0650-1-800x6005455222-800x600.png

百家爭鳴:
https://www.google.com/search?newwindow=1&client=firefox-b-d&biw=1280&bih=607&tbm=isch&sa=1&ei=kAMWXc3HMKnFmAXTorvoDA&q=0am+thicken+valve+body&oq=0am+thicken+valve+body&gs_l=img.3...242984.249108..250231...0.0..0.179.2080.0j13......0....1..gws-wiz-img.......0i24.NbipKSklTm4

egoempathysales wrote:
果然網軍無敵。...(恕刪)


怎麼不去查查我的底細呢?
rosehui wrote:
我不知道原廠召回,...(恕刪)

感謝分享
新料增加了厚度
應該還蠻清楚說明舊料的薄壁一定有問題
以前像TDI的飛輪可以偷偷慢慢換料
反正就飛輪只是較早出異音
這種變速箱本體的料件問題
可能會使變速箱罷工
不[全面招回]還在那對料號
我覺得不太厚道
但是損壞數據在原廠,專業在原廠
都是只有原廠說了算

rosehui wrote:
怎麼不去查查我的底細...(恕刪)


他應該先去看看golf5TDi 一次開三個分身被抓包。還跟網管撒嬌求饒的矬樣。比較有趣!

他這SOP鬧的大家對VW敬而遠之。超扯!

劉小磊 wrote:

至於2018年開始生產的是不是有改善了呢???
新聞稿沒講,不代表有,也不代表沒有改善
只能代表這次招回,沒有2018年後的車款...
..(恕刪)


雖然有些人稱讚原廠負責的召回態度,但我看到的是這問題似乎撐了快十年。

2018 大概要等2028的召回掛號信囉。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