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81100149 wrote:假設:一台完全沒問題的二手車賣50萬一台開不到兩個月會熄火的車子是不是只能賣30萬,剩下20萬的扣打要留給車主去更換耗材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這樣,因為是開不到兩個月會熄火的車子所以才賣你50萬,如果是完全沒問題的二手車應該賣你70萬,然後你以為50萬的是完全沒問題,覺得好便宜,結果...........
以車換車,就是開一台車去換一台更差的回來。車商要賺錢,怎麼可能讓你換一台比原車價高的?公式:樓主原車價 = 車商利潤 + 樓主換得車價除非車商不要利潤還倒貼,不然只會換到更低車價的。要不你就得像「一根紅色迴紋針」的凱爾一樣,有絕佳的個人魅力加上頂尖的自我行銷技巧,換 14 次後換到一棟房子。
很佩服樓主的勇氣買二手的德國車,小時候印象德國車很粗用,長大後知道過保固要快脫手,想懂修車的可以買二手來試試,有人說這是在黑德國車...誰的德國車開了多少又多少沒事,我是親身經歷,過保固第二天的清明連假,變速箱出怪手停在高速公路上,那是不想再有一次的經驗,所以車修好脫手,相信你現在應該也有同樣的想法,只是不知道怎麼下車,希望車商能好好處理,該修的修該換的換,一人一半雖然吃虧,但至少解決問題了
只能說樓主真的天真了 先試想,原車主為何會去賣給二手商,大部分都是想省麻煩,而不想自售假設二手車商是良心商人,不矇騙客人,重點巡查完,只要交到客人手上在保固期不會有重大故障,他賺的就是這份風險二手車的車主,同樣也是賺這份風險,賭贏你就賺,賭輸你就修在這三層關係裡,即使大家都是誠實以待,原車主也不會知道車子何時哪個零件會壞,二手商也不會知道,預防性更換,若你願意支出,車商鐵定樂意,但你要二手商去做預防性更換,那可能需要請慈濟開個二手車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