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F5TDI wrote:
解決Turbo Lag最積極的 莫過於VAG了, 最近VAG就將Porsche的當家科技VTG可變幾何渦輪技術轉移到最新開發的EA211 1.5 Evo上. 之前更推出以48V電力推動的電動渦輪增壓技術 電動渦輪取代傳統的雙渦輪.
這個現代汽車不是很早就在用了?
可變、多變、電子可變
可變的部分福特十年前就在國內賣了?
VAG 有很積極嗎?
GOLF5TDI wrote:
1.使用了幾年的DSG手排模式, 越發覺得[手排模式]或S檔不只是有[駕馭樂趣]及更高的行車安全性 ,引擎及變速箱可以經常有機會以高轉速運轉,對VAG車系的 TSI, TDI引擎及DSG或 AUDI的S-TRONIC 變速箱的保養上來說, 都是更適合的一種操作模式.
更重要的是[手排模式]或S檔可以在減速後藉著自行降檔,自由的控制發動機的轉速保持在[扭力高原區] ,再加速時,可以徹底擺脫[Turbo Lag]那種加速遲緩的感覺. 讓每一次的再加速都可享受到發動機的最大加速力及相伴的滿足感.
2.[Turbo Lag]對小排量(2.0L以下)渦輪增壓發動機及使用D檔自排模式的車主來說, 是個擺脫不去的缺憾, 原因如下:
(1) 扭力高原區: 可以參考40樓的說明, 一般扭力高原區都在1500 RPM-3000-5000 + RPM,看發動機的設定.
(2) D檔的轉速區間: D檔的設定 1-5檔 ,轉速區間一般是在800 RPM-2000+ RPM之間 ,當行車減速時, 轉速(RPM)常會掉到扭力高原區之下, 當要再加速時就會享受到 [Turbo Lag], 加速力會遲緩個一段時間後才湧出, 在想要超車 ,左轉過彎等毫秒必爭的路況及山道/彎道的高速過彎時, 就會覺得很無力,甚至造成危險.
3. D檔與小排量(2.0L以下)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搭配 ,很明顯的車主並沒有真正發揮到TSI發動機的最大潛力.對小熱血的車主而言,實在無法感受到駕車的樂趣. 排氣量越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 這種感受會越發明顯. D檔的設計純粹是[代步]導向, 省油,省力. 但若是車主想要進一步享受駕馭樂趣及更好的行車安全性,手排模式或S檔是不二法門.
4.使用手排模式, 最重要的幾個原則就是:
(1)與前車保持較大車距, 可減少換檔頻率.
(2)減速後, 用眼角餘光瞄一下轉速表, 決定是否要降檔保持轉速在扭力高原區. 升檔時機聽發動機的聲音決定.
..(恕刪)
GOLF5TDI wrote:
[Turbo Lag...(恕刪)
skylinesv wrote:
七速乾 DQ200 程式寫得很笨~
不夠市區 也不夠靈活 更不夠熱血
導致使用心得一堆~ 其實也累了~
平常反而不會去用S模式
因為D檔 與 M檔 就夠用了~
S檔位的換檔點 在市區會出車禍
在高速也沒有多好用 斷油換檔時機太後面
必須承認只有一個時機好用(前面都沒有車 的高速公路上)
[如果真的要有駕駛樂趣, 其實 ,手排才是王道]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