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想買福斯的朋友請先入內看看 ~

整天沒在做事的屁孩 wrote:
回覆文章私人訊息引用連結載入圖片引言收藏回報
現在太古打算代理飛雅特集團的車款,我看飛雅特又要陣亡一次了吧......看在太古把福斯搞臭的狀況下,讓人更擔憂飛雅特也在台灣備搞臭.....

這剛好跟您的認知相反,VW在台已經有很長一段歷史,早期VW是賣BMW、Mini、Porsche那家代理的(Audi也曾給他代理過),台北保養廠也是現在的竹圍廠,這間代理從古代代理很久到九零年代才轉為台鳳代理,不料台鳳玩沒多久就陣亡,接下來代理才落在太古手上,而VW在台灣開始大紅也是在太古手上起來的
FFday wrote:
若台灣的 VW 不改善此一狀況, 我將永遠不再買 VW 的車子, 也盡全力勸說想買的朋友千萬三思...(恕刪)


我已經成功勸阻我週遭幾位朋友了.

版大心靜實在是很多VW車主印照.
我的B6 TDI 開了五年12萬, 在去年還沒大修之前, 真的沒有什麼可以抱怨VW的車. 那次換了 "機油幫浦總承" 那個要價 10萬(在網路上很少看到有人壞這個), 再裡面躺了一個月, 自此開始對 VW 已無信心.

反正五年 or 12萬公里就是有辦法搞出東西給你修...

pepsi_blue wrote:
這剛好跟您的認知相反...(恕刪)


太古會賣的比標達好
最大的關鍵點是" 大量引進不同款的車型"
VAG車系在台灣的車型之多,應該沒有一個廠牌比的上..

但太古也不是笨蛋,
1.專進不定時炸彈,好賺過保固之後的後續維修費(DSG變速箱)
2.CP值高的車款不引進 (例如: Sharan / 小排氣量柴油"手排"車)
jazzycat525 wrote:
太古會賣的比標達好
最大的關鍵點是" 大量引進不同款的車型"
VAG車系在台灣的車型之多,應該沒有一個廠牌比的上..

但太古也不是笨蛋,
1.專進不定時炸彈,好賺過保固之後的後續維修費(DSG變速箱)
2.CP值高的車款不引進 (例如: Sharan / 小排氣量柴油"手排"車)

太古賣的比標達好,要不要先搞清楚太古跟標達的關係......

標達是太古旗下的公司,標達就是太古......

太古集團很大包山包海,標鎰、標達、躍達、利奔、太古商用汽車、太古鼎翰、Taikoo Motors & Sports Limited、太古汽車都是太古集團的,這還只是太古集團台灣部份與汽車有關的公司

另講到手排就更好笑了,網友整天瘋手排結果Citroen C4自排賣的好還手排?這大概不用問(手排還便宜好擠萬!,且當初自排是配當時所謂的AL4玻璃變速箱名聲不是很好,大家還是挑自排)

130i怎麼AT/MT同時引進落到最後只進MT,同MCS R56也是相同情況最後只剩MT

9N3 Polo GTI MT + 1.8T渦輪網友應該看到馬上高潮,結果銷售?

RS225與Astra MT?大家會說三門車不實用,是不實用,那實用的五門Focus ST MT那銷售量是怎麼了?

另太古進的車沒人比的上?Audi就很完整的把A1、A3、A4、A5、A6、A7、A8(S與RS算在內)Q5、Q7、R8、TT進來(Q3應該也不會缺席),或是說進口車進台灣都還算完整不能拿國產品排比

pepsi_blue wrote:
這剛好跟您的認知相反...(恕刪)
但是眼看福斯本身的問題我看太古也沒積極去像原廠爭取與大陸同樣的保固,我覺得到時有些車迷都把錯怪在代理商身上
整天沒在做事的屁孩 wrote:
但是眼看福斯本身的問題我看太古也沒積極去像原廠爭取與大陸同樣的保固,我覺得到時有些車迷都把錯怪在代理商身上

先不扯10年保固問題,太古有很積極的在為客戶修車?為客戶爭取權益?很像也不是這樣一回事,不少東西在過保前說還可以撐過保就要你花錢換

要不就是身為總代理卻抓不出車子哪邊有問題,外廠卻可以解決
VAG 車系的車(含VW、Audi Porsche)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沒有想花時間去了解車子的結構、零件、車友曾經發生的問題....

只想好好的開一台車,保養或有問題時就直接開回保養廠

那這幾個牌子就別碰了

我的 2001 Audi要不是有信任的師傅幫我backup

(不是原廠或保養廠喔,因為某個技術很厲害的師傅不一定永遠待在同一個地方)

我應該也老早脫手了

以壓縮機為例,我的壓縮機超過10年目前仍在服役中

四年前開始有異音,當時去了原廠和幾間精修有口碑的外廠詢問

連冷媒壓力都沒量,光開引擎蓋用聽的,全部建議換壓縮機,中古翻修件報價從2萬多到3萬多不等

直到問到我現在這個師傅

量過冷媒壓力發現管線稍有洩漏,更換零件後補充冷媒,就這樣撐到現在,花費不到 2,000

師傅表示車子久了,壓縮機效能當然會退化,這很正常,但還不到需要更換的程度

就像人年紀大了,心臟當然也會老化,但不是一有老化就須要換新一樣的意思

類似例子不勝枚舉

我想我如果很聽話的都會原廠

這幾年的維修費應該超過30萬了

但花了30萬換了一堆零件可能不一定抓到真正的問題

就像人沒事不要開刀,更怕車子東拆西拆,反而異音、問題一堆



再來,個人感覺

我很慶幸我是 2001 買車而不是 2002

因為同款車A6到了02年改款之後,變速箱換檔頓挫,閥體或是一些匪夷所思的地方都會故障或損壞

反而老車的某些零件撐得還更久一點

以上是我給現任車主或是考慮VAG車系的準車主衷心的建議


FFday wrote:
首先, 以下的文章全...(恕刪)

看到苦主發了這篇還真感慨, 首先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們雙B的也有維修報價昂貴/亂報/環保材質/零件無故損壞且找不到原因等等的問題呢?
樓主, 我比你幸運多了,我開了1年3個月就閥體損壞,當初下的決定是,出保後賣了--忍淚(幸好賣的快)
從此就與VW成了絕緣體.

celestar wrote:
I for one,...(恕刪)


Probably, not too much people will response to your comment in English.

為什麼歐洲生產的車在歐洲好像問題不大,到台灣卻那麼多問題,我有以下觀察與車友分享...

1. 歐洲車廠沒有花很多精力考慮飛歐洲以外地區的購車習慣、行車習慣,氣候等問題。如果有機會接觸歐洲人(更精確的講,應該是西歐),你會發現其實他們對自己國家還滿有自信(講難聽一點就是放不下身段)。相對來講日本及美國做生意時,身段就還滿軟的。

2. 歐洲消費者通常不會買那麼多選購配備,所以可以壞掉的東西也比較少。也因為,那些不常被賣出去的東西(選購件),車廠也沒有花比較多心力去測試。(其實還是跟第一點有關)

3. 歐洲手排比例還是比自排多,所以故障比例也是相對少。(其實還是跟第一點有關)

4. 歐洲人花比較多精力在設計(外型、操控、特質、感覺),比較不重視生產及後續回修(生產效率、高品質、易維修)相關的部分。

在歐洲,如果車子不好看根本就會賣不好(日本和美國就相對比較弱),品質不佳還可以生存。TOYOTA 和 Alfa 就好像在坐落天平的兩端阿!


4. 歐洲人好像對於外包或到其他國家設廠的管控不如日本和美國。(非本國生產的品質普遍較差)

5. VW 的車子其實可以用用我上述的四點去解釋。


那我推薦你買Subaru的車

不過Subaru也是要挑原廠保養廠

有空多去八大或是相關的Subaru論壇看看

不然就買Suzuki Swift

也不錯(雖然台味稍重了點)
我愛01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