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y Shiau wrote:
這問題的重點在法規...
所以如果車商說[所有車輛都用PEMS測量排汙,那我被罰才有公平性]
雖然那感覺很厚臉皮
但是在法律上應該沒有站不住腳
Hi Cloudy Shiau 您好,
您所提的問題,環保署有正式說明出來了,基本與我們先前討論相同。
以下提供您參考:環保署 - 福斯汽車排氣案專區
Q:為什麼9/30辦記者會說排氣檢驗沒問題,10/5卻下令要求全面召回,若日後動態測試檢驗也發現沒問題,怎麼處理?
A:
9月30日本署召開記者會公布新車抽驗GOLF 1.6 TDI 柴油小客車經法規測試結果符合現行(5期)排放標準,並表示為進一步釐清福斯汽車遭調查疑義,將啟動使用車載量測系統(portable emissions measurement system,簡稱PEMS)進行實車道路量測。但10月5日已收到福斯公司來函確認受影響車輛,因此要求福斯公司應全面召回,以改正相關排氣問題。又目前車載量測(PEMS)道路測試並非國際與我國之法規測試方式,檢測結果僅供參考及研究並不能據以裁罰,本署進行相關測試之目的,係為了解相關車款道路測試是否如美國所做研究般遠超過法規測試結果之情形。
Q:台灣沒有法規可強制規定業者召回?
A:
所謂召回可分廠商自主召回及政府機關依法強制召回兩種,依我國各車種(汽油車、柴油車及機車)車型排氣審驗合格證核發撤銷及廢止辦法規定新車抽驗判定不合格,另依使用中車輛召回改正辦法規定經使用中車輛研究調查測試判定不合格,本署依法可執行強制召回。
無趣的工程師 wrote:
Hi Cloudy...(恕刪)
感謝分享新資訊
看樣子環保署要求招回的原因
是因為台灣VW本身就承認有車輛和歐美相同[受影響]
算是證實有車的程式是作弊程式
也有受影響的車輛清單
而不是因為有任何檢測的數據超出標準值
所以不須等PEMS的數據出爐
這樣來說
環保署似乎並沒有打算或也無法追究
VW車輛實際排放是否超標的問題
因為PEMS非法定檢測方式
要用其測試數據開罰
可能需要有修法或增設法條規定的動作
那這次可能就是VW公司招回而後結案
VW公司處罰的問題都觀望看國外如何處理
唉!這樣就像頂新油品事件一樣
油品事件似乎立法多了罰則
但那在我看來意義不大
因為油品當初出問題時
我才知道判斷油品品質竟然只用酸價作為標準
那商人很容易調調酸鹼值就可過關了
油品出事後
檢驗方式和檢驗標準的問題
卻很少人提及
都在熱血[拒買]而已
Eairjustin wrote:的確法條一定會有不周延的地方。但是如果法條不周延的地方就要用法官所認定的常理判斷。那這樣的判決是否就是所謂的"自由心證"??
在台灣,的確有可能最後是導向"因為法律沒規定,所以不罰"..
因為台灣人(尤其是公務體系),是用法條去解釋法律,當法條沒管到的就當作沒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我們國家最上頭的那位),而不是像先進國家,是用常理去解釋法律,當違背常理的法律模糊空間,就會以常理做判斷(第三權是否能取信人民的最重要因素)...
這也是我國司法權一直無法讓人信服的原因...
自由心證的結果通常就是:一審重判、二審輕判、三審豬腳麵線。
最近期的案例就是日月光排放汙水案。一審法官覺得依照常例來看:這幾名被告應該做出停工的處理,而非放任有問題的汙水流出。
二審的法官覺得依照常理來看:這幾名被告已經做出處理,而非放任...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Irina_taitai wrote:
環保重要阿...(恕刪)
這是事實,但是NOx該值多少錢才是重點,美國當地的車輛總數已經超過40年前的4倍,但是總排放量剩下1/4不到的NOx被認為應該繼續壓低,總排放量超過40年前10倍的CO卻可以讓他們用低標準來放任過關,在東京議定書中,大夥口口聲聲喊著節能減碳(就是C)時,誰看得到合理性在哪?
排汙是個公共議題,對於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需求,在先進國家,汽車排汙是稍微值錢的問題,因為車輛數很多,但是到了沒多少車的落後國家,排汙根本連設立機關跟人員去審視的資格都沒有,這才是現實的排汙價值論。
今天我們沒有美國人的屁股,沒那麼多車,他們的標準有沒問題都不討論,只看到美國老子說有問題,大家就群起鼓舞想分杯不知道有啥價值的羹,以為真的能分到有價值的東西嗎?
美國牛肉真的是好吃,但是他就是逼你買有瘦肉精的美國牛肉,因為這個含量,很健康,沒關係。
德國車的NOx排汙真是大問題,我們得給他點顏色瞧瞧,但是咱家美國車的CO,CO2就算了,反正很健康。
上面有人說得很對,我們政府其實也是配合著演演戲,反正民眾被媒體蒙蔽了,跟著起鬨,這議題上柴油確實有難以解釋的困境,誰吃飽撐著去幫車廠講話,又沒分到錢?就要求他們召回吧...

我要是美國柴油車主,確實得跟著政府風向想辦法從VW那挖點錢出來,但是其他國家的柴油車主的權益都是因此受損的,被召回後,你的車子會[回歸成原本宣稱的性能],而不是VW當初多送你一點的性能。
你的油耗[回歸成原本宣稱的油耗],而不是VW當初多送你一點的油耗。
換來的是不知道合理性在哪的NOx的下降。
但是曾經滄海難為水,你已經體驗過的油耗跟性能消失了。
而台灣的減效裝置的但書中,讓VW的做法不可能被當作減效裝置,我們根本沒啥求償空間。
這才是這件事情的本質。
什麼,媒體沒告訴你?媒體只是幫你開門,屋子要自己進去看。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