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Tiguan & CX-5 & KUGA進口與國產定保有得拚

拉長保養里程,對車主來說省時省錢,
長里程彈性保養基本上是站在車主角度,
不過定期保養是保養廠重要的收入來源,
有沒有可能讓其它汽車品牌跟進,就有待觀察,
至少VW開了第一槍。

VW的養車基本開銷跟國產車差不多,
有沒有可能讓國產車買家升級到進口車行列,我覺得誘因有限,
但是對於本來就鎖定在進口車的買家,有機會增加購買VW的機會,
汽車科技到現今也相當成熟,
每個人用車的環境和開車習慣不同,
如果還在固定1年或1萬回廠一次的思維,
時間到就是要回廠,好像也說不通...
minkai7327 wrote:
重點也不在六萬才付一(恕刪)


如果是要談10~20萬公里之後,大概也沒幾個好野人,一個人有多張屁股,豪買一堆車,又能台台開超過10萬累積保養清單來開講。
我2~3年換買車開發配件,同期間手上有兩台,就已經開不完,開完2年一台能累積超過4~7萬公里我都開到要歪腰嚕!

貼出目前手上有車源已作的保養工單,就是站在車主角度來記錄保養支出,車子開的里程越多,過了6~8年以後,會需要陸續汰換零件,環保材更換,內裝龜裂、脫漆,只要開過雙B,凌志、Subaru等的車主都應知道這些老症頭,超過十萬公里之後產生的耗損零件費,不論啥牌,有不躺槍的已經越來越難啦!
最近連RAV4一堆車主都在團車頂漏水這些有的沒的,過十萬公里,車也到一定使用程度,總是會來掏荷包小朋友。

天窗架,這是撞損或其他損耗吧!
我們就有生產天窗架供料給國瑞,SMC製造,更換天窗架,本身就要比較高的工資,材料費會貴,因為這種零件,很少會需要更換,價格便會比較高。
zhouann wrote:
拉長保養里程,對車主(恕刪)


我是覺得延長里程定保,對我們這種廠商、個人,都是利多。
以我從90年代開日產Cefiro A32,當年每5000就回原廠繳錢,

1000小保養2000
5000小保養3200
10000小保養3600
15000小保養3600
20000大保養5500
25000小保養3600
30000小保養3600
35000小保養3600
40000大保養6000
45000小保養3600
50000小保養3600
55000小保養3600
60000大保養8800
--------------------------
隨便算都54300 / NTD

從2000年後,陸續推1萬定保,就省了很多。
現在福斯推到3萬,保養廠一台車就得少賺多少了!!

基本上,我覺得這會讓VW有了能跟VOLVO拉開差距的基本盤。

過往福斯不容易銷售,在於接近VOLVO的車價,保養更是相當的支出成本。
相對會讓消費者在選擇時,乾脆有種直接跳過福斯多貼一點買VOLVO或轉入凌志車的選擇。

以台灣馬自達為例,日本接替原福特六和內建的馬自達品爵總代理,推出魂動新世代設計與創馳藍天科技,價格控制標榜日本進口國產車價,CX-5 / Mazda 3是賣得相當好的,Mazda 3好到讓和泰抓來當Altis主要的競品對手來分析策略。

但Mazda現在改變策略,以保有毛利為目標,價格約比前一世代+10萬操作,明顯直接反映在銷售上的巨幅衰退,朝向台灣本田的操作手法,或許總公司是開心的,但經銷商勢必會有銀兩上的銳減。

經銷商是要有車源,主要都是要靠保養廠,賺後勤。
靠賣新車,一台能保有6萬新台幣毛利都有難度,賣新車養門市都有問題,賣中古車,一台還能保有8~10萬起跳毛利還比較高。
新車銷售車輛數如減少,對經銷商肯定會有利益上的傷害。

原廠願意推長里程保養,會增加消費者願意多思考甚至轉向VW購置的可行性增高,這是肯定的。
zhouann wrote:
拉長保養里程,對車主(恕刪)


系統怪怪的,變成重複回文..............自刪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如果是要談10~20...(恕刪)


不是每個人都能同時擁有兩台車,很多都只有一台車而已,里程要開到100,000似乎沒什麼困難吧... 
依照您的邏輯,同樣的條件
同時擁兩台Skoda (1萬5保養一次,原廠送三次,六萬才開始付費保養)
這應該會是最便宜的吧!


天窗是有異音並不是撞損,重點也不是這個,而是零件維修費很貴!


然而我只希望能給預算有限的準車主一個正確的方向,不要搞不清楚買了之後才發現...


謝謝你的分享,以上是我最後的回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