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DSG 離合器工作原理


AlfaBrera32 wrote:
你是不是連兩檔以上...(恕刪)


有一次是6-4,一次是4-3都有短暫無動力狀況
但發現若是含著油門降檔就不會有此狀況,這也是
我比較困惑的地方

luis2860 wrote:
有一次是6-4,一...(恕刪)

如果鬆油門又降檔
轉速已經掉下去
不知道是不是turbo lag造成的
明明原廠賣你的是一台自排車款,卻還要聽什麼某大師的用手排開法照顧它,結果一堆人變速箱也是照掛不誤(包括某媒體人自己的新車),這種兩光科技我看不要也罷!買車是讓生活更加方便的,不是人要去配合車的脾氣的!
其實有些車廠 已經有在做 這方面的軟體更新, 減少半離合..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85&t=5527238

人類的產品要發展到非常完整成熟, 發展到已經再也找不到什麼東西可以改了,

眾多用戶長年的 debug, 乃功不可沒..

宅男乙 wrote:
其實有些車廠 已經...(恕刪)

現代的DCT程式更改好像是招回
VW的DSG程式其實也曾修正過
但是就一定只是減少半離合器?
除非有人能知道換檔邏輯
不然都是猜測吧?

半離合器絕對不是什麼錯誤
重要是時機和頻率甚至接合速度的問題
那部分的專業我不太相信一般人可以很清楚知道
但是一直被說成是DSG故障的元兇
只因為這樣說好像有道理
今天半離合器多最直接就是離合器片磨損增加
要扯到損壞還要加個溫度升高
但設計上溫度有高溫保護
在進一步能造成損壞的理由的理由
真的只能有變速箱原始數據和檢查才能分析吧?

AlfaBrera32 wrote:
...而渦輪車也很有趣,其實大腳油門可能踩個1/2-2/3 的深度而已,但用VCDS 看節流閥開度都是接近100%了(恕刪)


電子節氣門的車種,電腦會有好幾個DBW相關的
表格,會根據不同的狀況,給不同的節氣門開度,
所以會有這種TPS vs DBW 不一致的情況。

如果把表格修改成與TPS同步,其實反應不會比較好,這也是電子節氣門取代拉索式的原因之一。
luis2860 wrote:



有一次是6-4...(恕刪)


4退3 會這樣,有可能是4檔時電腦預判等一下會升5檔,所以撥叉已經選5檔了,但後來又接受到退3檔指令,所以又改變撥叉位置,所以動作比較慢,這正常的

DSG 換檔,不論進退檔,保持油門開度下換最好,再講精確一點,保持油門開度下,時速不增不減時,換檔最理想,原因是此時車輛等速前進,引擎輸出扭力低,換檔離合器接合的磨耗最少,純自排車也適用這樣換檔,純自排這樣開,離合器磨耗也最少

其實,要換檔不讓需要加速時偏慢,手排下很好控制,一般在高速公路想超車,其實車主大多好幾秒前就決定要超車了,所以幾秒前我就含著油門,車子不加速也不減速下,手按換檔撥片完成換檔,接著看旁車距離夠遠,我就大腳踩油門了,我覺得這樣開很少覺得退檔有一段時間沒動力的問題

車主預判下個時刻的檔位需求,提早換完檔就好,這點要用AI 進步到電腦都可以提前知道車主下個意念太難了

AlfaBrera32 wrote:
4退3 會這樣,有...(恕刪)


我也是懷疑變速箱保護邏輯所致,這是我開的第一部自手排車
當初買車前就鎖定要買手排車但因內人不會開手排因此選定DSG的車,
但開了一年半的DSG(全程手排)我發現其實現在的DSG已經跟一般的
自手排變速箱差不多了,其無論是升降檔都有過多的程式保護,要達到隨心所欲升降檔
其實很困難,再加上不能接受的D檔與S檔的換檔邏輯下,DSG可能只剩下傳輸效率這項優勢了
聽說早期的DSG保護程式較少,後來是因為耐用度及大眾習慣漸漸改的偏舒適取向,換檔柔順
無頓挫等,這也就是我現在開起來的感覺老實說跟一般自手排變速箱無異
一個科技產物會這麼不成熟就不應該下放到市售車
但是人家就是有那個自信
因為客戶會自圓其說外加低價可入手德國車種種然後就買了
買回去保固內就盡量滿足客戶
過保以後在討回來

我還看過有fb社團在DSG下面外掛小風扇
笑死我
德國車還用這種土砲改法
以為是HONDA喜美K8喔
還有說什麼變速箱油更換前要先倒過來放
那換完油隔天要不要倒過來開?

先天體質差
用各種民俗療法就是治療心安的
那些沒壞的不用鐵齒
會壞的就是會壞
不會因為你是什麼乾式濕式還是狗爬式就不會壞
講白點就是撐比較久一點點而已
不用跟我戰誰的沒壞誰的沒壞
我怎知道你有沒有去報名FB土砲進香團
回原廠要善保的時候也沒上來說一聲
很多車友都是這樣
外表光鮮亮麗~私底下都跟修車廠老闆變成好朋友
多好?常常幾萬幾萬修的誰不跟你是好朋友

我的車TIP6速
沒DSG沒飛輪
光這兩樣就省下多少錢
爽的
luis2860 wrote:



我也是懷疑變速...(恕刪)


其實我不覺得那是保護,而是換檔必做的動做,開純手排車降檔也不見得能換比DSG 快。

純自排應該是少了撥差動作或許快一點,但退檔瞬間快一點,但因爲扭力轉換器傳遞耗損也不見得整體就快.

影響一部車快慢的原因太多,我都是看多條賽道成績做整體比較

而注意這些換檔程序,主要目的不在於防止製造或設計瑕疵造成的故障,而是避免不必要的離合器耗損造成的浪費,就算我以前開純手排車8年多,我也是很注意減少沒必要的半離合,但當需要半離合,就用...
稍微注意一下,不是跑賽道很難過熱的....至少我第一部DSG DQ250 開13年 13萬km,並沒有任何問題,也還沒有換過離合器片

想要低保養,就等純電動車把,一般代部的電動車,我想單速變速箱是主流,不用換檔,設計簡單,不容易壞,又不太需要保養,這才是革命性的進步

當塞車時速介於 0~10 km/hr 時, 手排車(DSG 與純手排) 因為輪速過慢,離合器全放會熄火,所以只能靠半離合維持有動力,而且引擎不熄火,這是手排車先天設計上的弱點,並非不成熟...

除非你要說純手排也是不成熟的科技,如果是這樣,那就你就視為不成熟吧! 畢竟每個人看法不同.

而純自排,因為多了扭力轉換器,當然可以 0~10 km/hr 這種時速,讓檔位選擇的離合器完全咬合,藉由扭力轉換器不會跟引擎完全咬緊而不熄火...

每種設計都有其優缺點,車主能接受就好, 對於一個不常塞車,或是對性能極致要求的人, 0~10 km/hr 時注意一下操作方式,麻煩一點,但換得動力傳導直接的好處...

如果你嫌麻煩,那就選純自排,犧牲一點動力傳導直接的優點..

DSG 也出來這麼久了,有能力換離合器片的廠家也有了,專業度不輸原廠,也乾是要比較常換,但費用比濕式低很多,長期下來我是覺得也還好....


真的追求極度耐用,就等單速的純電動車,而現在,其實以濕式 DSG, 注意一下要開 20~30 萬公里不難,如果開到 30~40萬km要花2萬多換離合器片,我真的覺得可接受...以我用車習慣,這樣要開 30年~40年...車都要報廢了,我也不會花錢去換離合器片了...

車都要報廢了,即使花很高的成本設計到非常好,像是 posrche 的 PDK 變速箱那樣,有傳動直接的優點,但車價多出很多,有多少車主願意花錢買用不到的長壽需求呢?

而 Porsche 設計之初的目標就是要經得起操,高價,但就是可操...買跑車本來就是用很高的費用換性能,這樣選是OK2的.

但一般性能迷,如果只是偶而操一下,並不會連續操變速箱,有很多的時間降溫,設計到過度的降溫或抗高溫能力,我覺得其實是浪費錢而已...當然如果錢夠多,能買很耐操的,性能又好的設計,但沒什用到..也OK,錢多就是可以任性....這樣也是很讓人羨慕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