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現在所討論的問題,有不少都是屬於要求的程度,等級不同,而不是 0 與1,不是 OK vs NG 這樣明顯的差異,這樣的狀況下,每個人的要求不同,有的人認為車作動正常,可以開 3~5 年,然後就會把車換掉,有的人想車輛盡可能保持在顛峰狀態,想開個 10 多年,兩者對於保養的要求,可接受的花費必然不同...應該先弄清楚自己的要求在那,要求一般就好的,當然是在準守原廠規範下,一切都盡量選最低標準來保養車就可以了..而愛車的車主通常這樣是不滿意的,所以才會有買更好機油,縮短換油里程...等的一堆動作...有車友開 Golf R, 原廠定 1.5萬換油,他即使磨合期過後,都是 3000km 換油.是否要 1000km 換油跟車主要求的程度也有關.新機車我 150, 500, 1000km都換油..所以新汽車我原本打算 500, 1500, 5000km 都換,但後來算一下, 買Motul Specific 504 507 5w-30 6瓶, 2400元, 原廠機油蕊$380, 5000km換兩次又有點捨不得,所以最後我還是規劃 1500km, 5000km 都換一次油而已,之後就是每 5000km 換油,這樣比較好記...
AlfaBrera32 wrote:我想車主的經驗分享是...(恕刪) 是真的,我沒有立場要求分享的車友負責。有深度的車友自然有能力去判斷分享內容的是非真假的差異,但對於初入手的新朋友來說,老手分享的菜單可能會通通吞下去,當然,長得好長得快是幸運的,如果拉肚子了也只能再吞下去罷了,當然也不會有人可憐你。誰叫自己書讀的不多,見識不夠廣。一個人覺得有問題可能是立場關係,但是,一票人都有意見,不用再檢視一下自己的內容嗎?我也有一部二手手排車 ,買來三檔同步環就是壞掉,但是我也很想開山路,所以只能學會雙離合跟趾,在俱樂部內只有聽到認賠殺出,如果我真的照做了,就也享受不到手排殺彎的樂趣了。帶批評不代表不感恩,只能說意見不同而已,如果分享都不想讓別人討論,那就在FB處理就好了,而不是在論壇。我若要分享的內容必定是自己認定無誤的內容,也代表我這個人,說錯了,我也是會道歉的。
dasuwinner wrote:是真的,我沒有立場...(恕刪) 討論當然OK,只是這段話:-------------------大家看完車主手冊都還是按照自己想遵守的方式去執行,再說如何如何⋯⋯這不是跟SOP 5.0 一樣,反正車子怎樣還是車主自己承受。-------------------我看完的第一個反應就不是單純討論...如果是我會錯意,那我承認我弄錯了...回到你的討論,不論新舊手,應該都要設法去弄清楚那種作法才是對的.或是才滿足自己的需求.不然應該也沒別的辦法了,這種公開的討論免費平台,願意分享我已經很感激了,自然不會期待與要求分享的人完全沒錯.就像學術界看論文一樣,在一個新知識技術尚處於開發期,論文難免有錯,大家也應該認同那是正常的.讀者還是需要自己判斷真假的...-----------前述的討論中,原廠建議 1.5萬km換油,要求更高的車友縮短換油里程,確實是按照自己想遵守的方式去執行,但那是縮短里程,而不是延後里程,應該是不至於把引擎搞更差.而前面也引述這樣做的背後原因就是: 從國外與去年的新車來看,新引擎相對磨合過的引擎,應該還是會磨出比較大的金屬削,或是機油中金屬削的濃度會比較高.從此觀點來看,確實縮短換油里程比較好,但如此做可以提升多少引擎壽命未知.而且,最近我換下來 Golf R 1500km 的油確實看不到這樣的金屬削了(可惜我沒想到把機油蕊扒開來檢查)..所以才說要不要換車主要自己決定,但如果是我,我會提早換,因為只有換下來我才知道金屬削多不多...而看不到也可能是金屬削已經小到眼睛看不到了,我看國外的舊機油分析,即使是舊引擎還是有金屬成分,只是我想金屬濃度一定有差異而且既然原廠手冊還是寫 1500km內為磨合期,引擎的機件會比較緊,代表過了這個里程,引擎就會比較鬆,這樣一定是磨掉部分的物質,才有可能變鬆,磨出的東西應該是分散在機油中.光想到有這些金屬削,然後還把轉速拉到紅線區,我就渾身不舒服了...-------------再說一個新引擎磨合過程的現象,機車,汽車我都有這樣的感覺.以最近的這部 2017 Golf R, 前 500km ,當我讓車自然減速到停止,可以感受到明顯的引擎煞車..過 500km 後,就會感覺這引擎煞車明顯變少很多...超過 1000~1500km 後,自然減速的引擎煞車就幾乎跟我跑 13.5萬 km 的很像了...所以我依然堅信,目前的新引擎仍是需要磨合,只是磨合期磨出的東西比以往少很多,緊度也因為製造精度的進步比以前進步而小很多.就只是新引擎多換一兩次機油,至少 Golf R line Group 內,幾乎每個人都是 1000~1500km 就把油換掉,我想大家都是為了好,還要更好吧!
大家看完車主手冊都還是按照自己想遵守的方式去執行,再說如何如何⋯⋯這不是跟SOP 5.0 一樣,反正車子怎樣還是車主自己承受。************************************************************看完手冊還是有解讀上的差異,如果是針對SOP 5.0 討論,那會在另一棟樓,這邊僅僅引用"自己承受"這個重點。新手對新車不熟,往往只有車主手冊可以參考,現實是,不是每一位車主都看完過一遍,就算看完手冊還是有解讀上的差異。你有價格考量、我有儀器量測、又或只想走原廠派,這是不同人的考慮因素~只要分享真誠的經驗就是值得鼓勵跟喝采,小弟VAG 車系算門外漢,只看得懂熱鬧,自然會說一些不好聽的話,來日方長,先敬個禮!!!
dasuwinner wrote:大家看完車主手冊都...(恕刪) 車主手冊其實我真的覺得每位車主應該都要耐心的把看完比較正確.尤其當你所買的車跟以往設計有所不同時,更應該把它看完.我是覺得不該把大部分的人都沒看完當作是正確的...2005 年我因為 Alfa 156 撞了兩次,當時年輕氣盛,第二次車禍,馬上就決定換車,從原本 250萬想買 Alfa Brera,但未來人生路還長,最後改成買 Golf V GTI, 下訂後車要等半年,折價又少,來改買 AUDI A3 8P 2.0T 因為它折了 15.2萬,它引擎 2.0 TFSI 與變速箱 6速 DSG都跟 GTI 一樣, 當時這是最新的設計,可以說是第一代 DSG...所以我非常認真地看完整本車主手冊,而且是兩本,中文,英文都要看一遍...我印象中當時就知道 停比較久最好打N 檔避免半離合,接著我又 goole 國外對於DSG 變速箱的 N 檔用途,目的為何..當時最後的結論就是 N 檔也是一個要避免半離合間過長的手段之一..所以,車主手冊應該還是要注意看完比較好..而我記得當時不知道在那邊看過,有提到 DSG 想要模擬自排車放掉腳煞車時車會緩慢移動,所以那時離合器視微咬合的狀態,因為純手排也開很久了,所以就很容易聯想得到,塞車時要小心半離合時間過長...再者從車速 5~10 km 這種狀況,看 DSG 於 D檔會自動選 2 檔,就聯想得自己以前開手排車,這種速度掛2檔,絕對不會把離合器全放掉,所以一定是半離合...為了離合器不要短壽,當時就自己想個辦法改善...所以,塞車車速一旦低於20, 我判斷後面不須加速,我就趕快排入N擋了...這些就真的是車主手冊裡面沒有寫了.....可能也就是我心車沒多就這樣使用它,所以 DSG 11 年跑 13.5萬也從來沒問題..這些使用的注意事項假設是真的,說真的我如果是車廠,也會很猶豫是該寫到車主手冊裡好? 還是不要寫好-----------另外一個例子是,第一代的 TFSI引擎的 汽油幫浦頂筒磨損的問題,需要定期更換,這點車主手冊也沒寫...https://shopdap.com/vw-audi-2-0t-fsi-cam-follower-and-camshaft-wear-problems/這個引擎後來美國那邊還列出它會有的通病:http://shopdap.com/common-problems-to-look-out-for-on-the-vw-and-audi-2-0t-fsi-engine/這些車主手冊都不會寫,而買最新的設計就是會有這種風險,只能靠自己多注意去降低損失...我是一直都很注意新消息,所以,都沒有造成重大損壞而有高維修費....上面列的通病,我自己也遇到 4 個...汽油幫浦頂筒磨損的問題我猜想原本原廠可能也沒料想到會這樣,所以沒有訂出更換里程....當然,後來新款就有改良設計了....所以,車主手冊應該是很難列清楚所有的保養與該注意的細節,但把它看完是最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