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有點懷疑GOLF車子的剛性真的有安全嗎?

weihiro wrote:
請參閱28樓大大的說明囉

我以前看過ucar有關audi用鋁合金來輕量化的報導,所以還有點概念

其實golf和tiida在國外都是平價車
國外撞擊測試的結果,tiida不會比golf差
(當然有人會說台灣製的tiida...)
照那師父的神邏輯,我F10的引擎蓋是阿魯米做的,超極不安全的...

現在看安全性是看整體車體結構跟撞擊測試,而且為了保護行人,車前方很多做成保護行人的潰縮區,所以不要在用過時的觀念來看現代的車了!
我是不清楚啦,不過Golf5後保跟Wish計程車前保跟葉子板擦撞,Wish前保跟葉子板全貓,Golf5只有輕微掉漆... 這樣算嗎?
大家一起來旅遊
車體結構設計和材料使用對剛性的影響
還有焊點的多寡分布影響

車體剛性和結構不是拿重量來比的啊...

golf和tiida比剛性

這也是挺傻眼的啦~

google圖片隨便一找

tiida隨便被撞一下都很慘烈


說真的買golf如果是遇到這種老闆
最好是換一間了
那個東西你做成硬的,在這時代可能連上市的機會都沒有。

現在的汽車安規是連行人都要保護進來的。

以前的保桿輕輕撞到行人或二輪騎士,大概都是骨折斷腳。
走路小腿骨踢到機車後座踏板都會痛到蹲在地上幹檄了,想像一下一噸多的金屬從你小腿輕輕親下去的力道。

啵,就斷了。
幫個忙,不要自己嚇自己好嗎?
不懂就回廠時問原廠技師解惑,不要隨便問個師傅,誰知道他擅長修哪個廠牌的?

你說偷後內鐵那還差不多,除了美國碰撞測試有測追撞,其他地區沒有,
一堆車廠順勢就把後內鐵給省了,雖然以結構來說,大撞時有沒有後內鐵影響不大
但前內鐵是前方整體結構的一部份,有人敢偷倒是很厲害

你仔細看一下,前內鐵應該是被保麗龍給包起來了,整體體積有比以往小
這也是因應行人保護需求,減小碰撞行人時前方剛性太強所致

新設計是這樣,前幾年的設計就很詭異了,
原本是用大內鐵加大保麗龍強化前方碰撞時的剛性
可是一遇到新增的行人保護要求,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內鐵不能省,於是就把保麗龍給拿掉
讓保桿與內鐵中間這段空隙變成行人保護的潰縮區,
我自己的車就是這樣,車隊裡年份高點的車有保麗龍+內鐵,年份新一點的就只有內鐵

您可以看看一些新車款,車頭都因此設計成軟趴趴的
以往流行的水箱罩一體式引擎蓋、美規保桿也因為剛性太高給取消了~
熊八 wrote:
車體結構設計和材料使用對剛性的影響
還有焊點的多寡分布影響

車體剛性和結構不是拿重量來比的啊...

golf和tiida比剛性

這也是挺傻眼的啦~

google圖片隨便一找
tiida隨便被撞一下都很慘烈

1.車重當然不是絕對,但是可以參考!(例如一般來說,volvo比他牌同級車重個一兩百公斤)

2.前面說過,tiida在國外撞擊測試的成績,並不比golf差。
例如:
http://news.big5.enorth.com.cn/system/2012/07/27/009721457.shtml
新一代TIIDA榮獲C-NCAP五星認證
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在天津發布本年度C-NCAP車型安全碰撞評價結果。東風日產新一代TIIDA以總分47分、加分項滿分的優異成績,一舉贏得C-NCAP碰撞測試五星級安全認證,並力壓新福克斯、高爾夫6,成為在此項專業測試評級中得分最高的五星級主流中級兩廂車型

http://news.u-car.com.tw/15754.html
IIHS撞擊測試出爐,CX-5、ASX與Tiida獲安全首選
拿鋁罐車比golf 笑死人,要不要看看最近新聞,整台車都是潰縮區喔。樓上的在說謊嗎?台灣賣的是癌董牌生產的鋁罐車不是國外做撞擊測試的日產進口車。別拿xx比雞腿混淆視聽。
一台連abs 都可以沒有,罔顧國人性命的車商,居然有人可以護航?
這樣講吧
F1全車碳纖維 脆到你用拳頭用踢的甚至用屁股坐都會破裂
而且F1撞擊時整台車除了車室都會支離破碎 碎片噴滿地
但你覺得車隊會拿車手的命開玩笑嗎?
01鄉民看不懂反話也沒念過理化 嘖嘖嘖

SuperSticker01 wrote:
最近牽了新車golf7...(恕刪)


自己的愛車被嫌難免會不爽...不過下護板跟車身剛性有甚麼關連?
車主自己也要對車子了解一點..不然下次換引擎飾蓋或其它被嫌是不是又要來po一篇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