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輪對調加機油跟工資共3350元
維修單上還有註明7500公里機油保養
之前總覺的踩油門笨笨的
現在換完機油後輕快多了
先說一下 不是鼓吹大家提早保養
我會5千公里保養單純是個人用車習慣跟觀念跟錢多或錢少無關
車友聚會時常有的熱門話題:新車到底需不需要一段適應期?大部份的人認為,現今的科技日新月異,新車一落地後幾年內應該不用考慮到維修問題。
跑一千公里後要換第一次機油早已是過去式,在極端狀況下,這些潤滑油甚至跑五萬公里(或兩年)不用換,福斯汽車更是將其定期維修的間隔延長。而車廠對此一問題的回答也是千篇一律:我們的引擎表面品質一流,汽車出廠時品管所允許的誤差微乎其微,適應期已不再是必要。然而事實上,各車廠在過去幾年將活塞越做越精細,原因之一是減少廢棄排出量。例如BMW出廠的引擎,在活塞與氣缸之間就只有0.03mm的間隙。這種情況下「操」一顆新引擎,就等於是拿些活塞開玩笑,日後車子耗油量大增便是此因所結之果。
然而要如何維護一顆新引擎呢?第一要則:不將油門採到底!如此一來,活塞與氣缸組合以致引擎裡其他要件都能在和緩的狀態下逐漸提高負荷量,因為就算在這理想的潤滑條件下,還是免不了機件金屬間的摩擦,而它們的表面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一般光滑,顯微鏡下便讓它們原形畢露,其表面便如丘陵地般高低起伏。新車的適應期便是為了要磨平這些引擎組件上的小山丘,讓潤滑油能確實附著在上面,達到潤滑效果。
在這一時期最佳行車方式應是「溫柔」,盡量將引擎轉速保持中庸,進油量越少越好。絕對避免在低轉速下用力採油門,一來這違反省油手則,二來這會使活塞與氣缸間摩擦的機會增加,摩擦產生的熱量對新氣缸壁有損無益。所以,駕駛新車時注意一下油門上的力道。在剎車方面也是一樣道理,要剎車皮與剎車碟合作得天衣無縫也需要一段適應期,這一點在每次更換剎車皮時都得注意。此外在輪胎方面,它們的抓地力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揮到極至,因為出廠時它們的表面都有一層光滑劑,得先磨掉它,輪胎才能發揮像廣告裡所說的功能。
這一段適應期之後,不但車子的各項功能都能處於最佳狀態,且駕駛人也摸清了車子的性能。這不但延長了愛車的壽命,對駕駛及乘客的安全也有保障,正所謂「小心駛得萬年船」,您說是吧!
資料來源:車主雜誌(www.autonet.com.tw)
個人認為新車磨合期是必要的 1000公里不換 那五千公里最好換一下
同門系出的AUDI交車手冊是1萬公里做第一次保養
也是有不少業代建議車主1000公里回廠換油 各車廠也是
不管是1萬或1萬五保養 個人認為新車1000公里後第一次能愈快保養愈好
往後你想一萬或一萬五保養那就隨個人喜好
一百多萬的車子都買了 多花個3千元我想大家應該花的起
上頭所說的(小心駛得萬年船)買一台那麼貴的車居然在計較3千多元的保養費
這台車是我人生中第四台車 我的每一台車換車前都破13萬 車況還是很好且車價都不錯
我想能買百萬的車友 3350元對你們來說應該不會有太大負擔才對
本篇供Touran車友同好參考 鍵盤車手請勿回覆也勿筆戰
目前平均油耗約13 看看往後會比較省油還是耗油
boypeng wrote:
請問大大
七月初剛...(恕刪)
TOURAN wrote:
我是5千公里回原廠換...(恕刪)
這種提早換機油的說法我認為有一個迷思
如果是為了新車要磨合而提早到一千公里還是五千公里換機油
你敢確定一千公里或五千公里已經磨合完了嗎?
我的 1.9TDI 到現在快一萬八了,也換過一次機油,除了加速沒有新車時快之外
說真的我不覺得比較順,就算有,那也是 DSG 的學習,而不是引擎
我個人覺得,保護引擎的重點在於按時照原廠規範換原廠機油芯跟符合原廠規範的機油
一堆人跑到外廠提前換機油,或是拿自己在網路上買的機油換
機油芯跟機油的來路搞不好賣家或外廠根本也不知道,他們也是打電話叫來的
就算機油來路沒問題,你確定會比原本引擎裡面,在狼堡出生時加的原廠機油好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