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

源自於修車的熱情 親愛的,我決定跟你分手了!

7/4 Shoreline wrote:
其中幾樣美其名是環保材質.實質創造出更多塑料垃圾與更新浪費.

各種不應過熱的元件擺在特別熱的位置. 各種常按的按鍵配上世界上最容易掉漆的塗料.

各種自潤元件設計在最容易揮發的區塊....


我說的是. 這不是啥環保或使用方式不同而產生的問題.

而是~~ "這本來就是一種設計" 是一項不簡單的元件使用年限控管系統.

在原廠專案企劃下. 這些擾人卻死不了人的小訊號不斷於每日提醒您該換車了....(恕刪)


哈哈!!

Shoreline 兄,一定是對歐系車有非常、非常深入的著墨! 應該也繳了不少學費,同時也是理工科的底子!

字字命中要害!

以我幾十年的工程知識,十數年換過的零件、細部分解過的故障品,幾乎可以 100% 確認,這一切都是刻意設計出來的。

所有的 weak point 都特意留在應力、溫度、操作頻繁度最高的地方。 所有的橡膠製品在設計好的年限後,一定會損壞,然後連帶引起相關機件的磨損。讓車主不得不再次汰舊。

引擎電腦、變速箱電腦、電子零件也是,拆開來看後,特定的熱點、電容洩漏點,故意的走過重要的線路。目的只有一個,在設計中的可控狀況下自然的損壞。厲害的是,還能控制在保固期限外、且不造成嚴重傷害的狀況下,慢性自殺...

這也算是在工業革命後,產能遠大於人類自然消耗量下,不得不的解法,讓製造商有新車賣,讓供應商除了第一次的料件供應,還有源源不斷的更新需求,否則整個世界經濟與失業率將完全失控...

憤恨不平的車主們,推薦花點時間看完這部紀錄片 電燈泡之預知死亡紀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evqK6Ucr5I




<<這也算是在工業革命後,產能遠大於人類自然消耗量下,不得不的解法>>
reynard wrote:
哈哈!!Shoreline...(恕刪)


講到這件事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IPHONE. 透過不可更換電池的設計, 一支可以使用5年以上的手機, 1-2年內當電池蓄電力衰竭後, 消費者不得不換, 這個設計實在是極致!

離題太遠了!





GOLF5TDI wrote:
講到這件事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IPHONE. 透過不可更換電池的設計, 一支可以使用5年以上的手機, 1-2年內當電池蓄電力衰竭後, 消費者不得不換, 這個設計實在是極致!...(恕刪)


影片中 49:36 秒開始,就是講消費者串聯告 apple 的故事

值得從頭開始看完
Samsung 的S7已經換回可更換電池的設計, 看來果粉才是信仰最堅定的一群人.

又離題了, 而且很遠
(恕刪)

Reynard and shoreline兄您們好:

這應該是很合理的推論. 有很多網路上教學的youtune channel都是數年經驗的原廠技師/certified master technician點出這部份. 英聽OK的網友應該對這2位不陌生.

Honda/Acura:

ETCG/EricTheCarGuy/ETCG1 : 在他的影片中也指出本田的品質因為利潤而開始影響車輛的設計-->模組化.

Non Serviceable Components -ETCG1


VW/福斯/Audi/VAG系列:

HumbleMechanic : 在他的很多 5 TOP FAILURE OF XXX 系列影片中指出 VW很多問題都是因為設計的問題+不當維修->越來越糟. VW的車+應有的保養+會修的技師->也是好車. 比日本車還有Fun.

Podcast Episode 16 Volkswagen Reliability a Problem, or Is It Perception

Viewer Questions on DSG Transmissions, Podcast Episode 30

找到真的懂修自己愛車的技師是最大的重點. (台灣的原廠技師認證如何?/還是依然學徒制+穿原廠制服? 台灣應該有汽修學校吧? 汽修科不算....我指的是整間別的不做就只教修汽車.)

買車前先做功課, 看看零件供應的細部程度. 找到真的懂想買的車的技師(如果不DIY) 大概這是台灣車主的唯一選擇了.


Calvin

<<VW很多問題都是因為設計的問題+不當維修->越來越糟. VW的車+應有的保養+會修的技師->也是好車. 比日本車還有Fun.>>
CalvinC wrote:
(恕刪)Reynard...(恕刪)


"會修的技師" 這點非常重要. 就好像看病, 你會想找名醫 ,但小老婆(車車)維修時, 你卻可以放心丟給你根本不認識的輪值技師. 我已經碰過幾次給原廠年輕技師不當維修的經驗, 所以我現在都指名要找資深技師.

當車子有問題時 ,千萬要指定資深技師幫你抓問題, 資深或資淺, 功力差很多的!
開一台車要這麼多眉角才可能不會壞,真的太累了 ~ 而且這還只是針對變速箱而已。這........看來不適合我 ~

reynard wrote:
哈哈!!

Shoreline 兄,一定是對歐系車有非常、非常深入的著墨! 應該也繳了不少學費,同時也是理工科的底子!

字字命中要害!

以我幾十年的工程知識,十數年換過的零件、細部分解過的故障品,幾乎可以 100% 確認,這一切都是刻意設計出來的。

所有的 weak point 都特意留在應力、溫度、操作頻繁度最高的地方。 所有的橡膠製品在設計好的年限後,一定會損壞,然後連帶引起相關機件的磨損。讓車主不得不再次汰舊。

引擎電腦、變速箱電腦、電子零件也是,拆開來看後,特定的熱點、電容洩漏點,故意的走過重要的線路。目的只有一個,在設計中的可控狀況下自然的損壞。厲害的是,還能控制在保固期限外、且不造成嚴重傷害的狀況下,慢性自殺...

這也算是在工業革命後,產能遠大於人類自然消耗量下,不得不的解法,讓製造商有新車賣,讓供應商除了第一次的料件供應,還有源源不斷的更新需求,否則整個世界經濟與失業率將完全失控...

憤恨不平的車主們,推薦花點時間看完這部紀錄片 電燈泡之預知死亡紀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evqK6Ucr5I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環保材質根本就是車商為了賺錢乎巄安撫消費者的名詞而已
環保材質->容易壞->維修更換->車廠大量生產=>這就不環保了阿
哈哈...
其實想想國生產毛額 GNP
不都是這樣逼出來的嗎
若車都開不壞也不換
那車輛生產國的 GNP 將少很多

我想這是車廠態度的問題 當要您買車時彎腰鞠躬 出現問題時姿態擺的個天一樣高 這家車廠的品質與態度真是時有所聞 德國工藝好像很看不起我們台灣 偏偏有一些台灣人就是硬骨 不怕就是不怕 恭喜樓主脫離苦海
  • 6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