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iyo777 wrote:我近期也去試過model...(恕刪) 200 多萬, 0~100 3.4 秒, Top Gear 賽道成績比 BMW M3 快 0.1 秒, 麋鹿測試成績也是遠高於 Golf...組裝的品質問題現在是有點運氣,一位 Golf R 車友家裡最近買的 Model 3 Performance 運氣好就沒什麼問題.以後應該會越來越好...Tesla 目前在國外看到的實測例子, 40~50萬英里衰退都很低,印象中低於 20% ,好像 40萬英里也才 6%, 你說衰退很多的是那裡看到的?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741&t=5928800目前看到衰退多的,是營業用車,常常用到 5% 才充電,又充到接近 100%...但看里程,也遠超過我的用車需求...我的車 14 年才跑 14 萬...Model 3 Performance 聽說跑台中麗寶賽車廠,開啟賽道模式,會增強散熱,大約可以跑 6圈才開始煞車不行,但一般道路使用部會連續操,基本上都夠用了.而且 2020 年Tesla 就開始生產使用壽命 100萬英里的鋰電池了,舊有的是 50萬英里.Tesla 也將在大陸大量生產了,我估計會跟 VW 很像,應該不少零件大陸淘寶都買得到我下部車一定是買純電動車了試駕車太陽紋很多,是你打算買試駕車嗎? 我買新車基本上不會為了便宜那一點去買試駕車
AlfaBrera32 wrote:200 多萬, 0...(恕刪) AlfaBrera大大~電池衰退的部份:電池衰退在reddit上有人多有人少,衰退幅度要看自己平常充電的習慣,我比較保守依據社團回報在awd長續航,嚴格遵守平常只充到80%,不低於10%充電,評估自己的狀況是2萬公里有8%的衰退,所以衰退之後的續航力只剩 450km(滿電) x 70%(80-10%) x 90%(電腦耗電約10%)X 92%(衰退8%)= 260km,出門旅遊勢必一定要綁定有充電器的旅館了。車漆的部份:環保水性漆,新車橘皮是一定要的,車漆很軟不是只有試程車太陽紋,這算是TESLA的特色了。維修的部份:台特自從去年開始工資/料件有1.5~2倍的漲幅,X擋風玻璃從一塊去年不到三萬現在一塊變快六萬,除非料件開放,電腦開放,否則有大陸廠件會更便宜是有疑問的。軟體的部份:即使雲端OTA也有解不完的"舊"BUG產生小弟是2016/4/1號的預定車主,M3動力的部份絕對無庸置疑,真的很猶豫啊....
ohiyo777 wrote:AlfaBrera大...(恕刪) 謝謝, 2萬公里 8% 很多耶, 那些衰退很少的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裡面提到的幾個問題,我覺得只有電池壽命會是主要考量如果是我一定是選里程最長的版本, 盡量保持電力在 80~30%, 理論上是 60~40% 之間最耐用, 但續航里程太短,所以 80~30% 務實一點,有必要才充飽到 100%如果 2020 果真生產壽命 100萬英里的電池,也會改善很多...外觀組裝未來應該會改善, 車漆軟就自己搞顧多小心了,正確的洗車,其實不太會有紋產生,我不放心別人洗,所以都自己洗...電動車主要花大錢修應該都是撞到居多, 所以,保險大概很難不保, 有保了,換零件也是保險公司出如果現在有急迫買車需求,我想我會賭一下 M3P, 但我目前車還很好用,也才買兩年多,我個人是希望有以下幾電備量產再買:1. 配置兩速變速箱, 或是 3~4 馬達,改善 100~200 的加速成積2. 電池壽命與能量密度提升,最好能讓總車重降到 1500kg 左右,而續航力還可以保持 500 km 以上3. 配智超級電容,使瞬間加速更好, 也減少電池快速放電,發熱與對壽命的影響4. 車價不超過 250萬我希望 10 年內看到以上幾樣被實現
AlfaBrera32 wrote:謝謝, 2萬公里 8...(恕刪) 不客氣~電池衰退完全要看電池的使用習慣,撇開幾十萬公里沒衰退的神案例,電池使用區間10~60%,16萬公里的電池衰退約2.5%。目前只希望休息站可以有快充站,不然充個電又要特地下交流道充電,真的蠻浪費時間的,不然就是要賭有沒有目的地充電站,然後再賭沒有被油車暫住,真的有綁手綁腳的感覺。特絲拉快充站還有個問題是,壞掉的/使用中的數量跟地圖顯示的不準,反應很久沒有改善。明年美國綠能補助就要沒了,估計美特會有一波價格調整吧...
ohiyo777 wrote:不客氣~電池衰退完全...(恕刪) 台灣其實不大,我買電動車打算是 1F 車庫裝個充電樁,把配電搞到讓充電樁可以用最大電流,但平常不見得用最大電流充..然後回到家就接上充電, 基本上我不想去充超充充電,除非式旅遊超過一天以上的,再安排區超充補一下電.超充我看停車格也沒多寬,也很怕充電時,車身又多出被隔壁車打出來的酒窩...如果90% 以上的充電家裡可以充,我覺得買電動車比燃油車還方便...燃油車花我好多時間 DIY 保養與維護,而我又改引擎了,加油我大多要周六上午 6:00起床,趁車不多,開去加油,來回也至少要花 40 mins...如果平常車多,光加個油要浪費一個小時,我真的覺得麻煩...因為加油口我曾被加油工讀生敲到掉漆,所以我只找可以自助加油的加油站,再加上我改引擎後對器油品質比較挑,生意好的加油站比較不會報震,所以每次加油相對麻煩...旅遊也都要事先查好旅途上有那些加油站服合我的要求...搞到後來快跟旅遊邀安排有超充差不多了....反而如果是一天來回 450 km左右的旅程,電動車拼一點, 在家裡充飽,出去也不見得需要找超充.
個人也覺得VAG集團的車都不錯,就是害怕DSG而沒考慮入手....若配上自排變速箱,讓妥善率變高,配上原本的渦輪引擎性能也不會差到哪吧總比日系車那些動不動就1.5....2.0NA的軟動力好的多了消費者不再害怕,相信很多原本去買日系車的人會改看VW或SKOD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