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hui wrote:以他 推廣SOP的...(恕刪) 底座裂開推給公差,我其實很懷疑, 有去換的車主比對一下新舊零件看有無設計設的差異? 如果厚度形狀有變更,我覺得不像是公差大的問題,當然也可能是為了配合公差大而變更設計..新料材質改善也有可能,但可能性應該偏低.DSG 壞掉的,還是需要針對失效的零件分析,才有可能知道正確原因,底座裂開或許只是其中原因之一.
生產線的公差容許值也是照設計時訂的標準執行可以出貨的公差造成問題, 就是設計上的失誤,範圍數量可統計不能出貨的公差用來出貨,就是生產線的失誤,範圍數量不可統計這新聞生產線的公差不知該屬於哪種? 樓主說的好 這是打躲避球還是假球?
Saber422 wrote:看來你完全沒產線經驗實際組裝會有組裝變異要是設計出來都能組裝到一模一樣這世界就不會有品質問題了...(恕刪) 咦~?聲明中不是說"生產線上的公差"嗎?怎麼會跟組裝扯上關係呢?原意不是說因為蓄壓固定座生產時的公差,就是設計沒有留一些margin, 導致一有零件上的公差, 就容易出問題嗎?(而且零件的公差, 在規格表上原本就應該有載明容許公差值, 推給公差? 笑~)
置板凳! 等看戲!個人覺得如果是公差問題, 其實不太可能拖10年才發現原廠的說詞聽聽就好, 一定是避重就輕不知道有沒有業內人士可以出來分析一下到底原廠這次招回, 替換了什麼東西?型號或材質等 有沒有做改變?如果真的能解決死亡閃光的問題那VW和Skoda的業績應該會一飛衝天!
以我的案例,2014年A3,兩年前換過一次閥體總成(DQ200),當時是善意保固,我猜應該是英國製的續壓閥底座零件有問題(版本S)。底座爆裂,續壓閥彈出來,整個外罩爆開。新的閥體底座零件為德國製。可能2015年後有改(版本T)電機部分都是羅馬尼亞製,組裝在捷克。
開車不用開得這麼累給你再好的車沒有好的駕駛基本觀念,一般變速箱&cvt&手排開到壞掉的也大有存在先不管新聞稿內容荒,至少這VAG集團肯負責10年前的車種不會因為旗下集團被罰了一堆錢只針對保固內車種做召回這點已經屌打很多車廠了...成敗都在DSG的VAG集團真的值得擁有我不是大師迷,純屬車主論我不是大師迷,純屬車主論我不是大師迷,純屬車主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