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大師! 嘴念經,手 morning 的方式,是無法說服人的!

老柴狗大濕怎麼沒出來嘴?? 太罕見了
volks and k8 wrote:
約莫一年半前(2017.06)
太座
買了vitara 1.6n/a + 6AT(恕刪)


我來做個大師式的無厘頭方式的比較。

愛信6AT 變速箱電腦,不在變速箱內。 油溫再高也燒不到電腦,所以也不用搞SOP, 不用放棄自排功能(畢竟已經付錢買自排功能了),不用人工排檔累死人。

全程D檔,愛怎麼踩油門就怎麼踩。 不用在乎RPM。 扭力變換器在起步時,還會放大扭力,行星齒輪組,一檔的齒比也比DSG大。 扭力變換器的機械鎖定也會幫我省油。

也有S檔、也有M模式(不像DSG偶爾會出現降檔時,離合器結合的震動)。 用起來,操作方式跟DQ250無異。 隨隨便便也可以上20萬公里。 不用擔心三寶問題。

光是6AT的好處,都已經接近DSG了。



大師, 別打 ZF 8HP AT了,根本是不同級數的產品。 你表面上是貶低8AT,事實上,是用來自抬身價吧!???


LEi wrote:
如果 6 -> 2...(恕刪)


找到ZF 8HP 的排檔可能組合圖。 姑且不論強力降檔(例如 8降2 或是 7降1) 是不是實用,或是會不會因為引擎、變速箱保護,而電腦不給降檔。

ZF 8HP降檔的組合很多,很方便,而且換起檔來,這些跨檔換檔組合的換檔,幾乎都是使用一樣多的時間(連跨三檔以上跟相鄰檔位換檔也一樣的時間)。

為什麼? 請看下圖。



圖片左方: 兩組煞車與三組離合器,共5組濕式離合器片組。 只要圖表中的任三組結合,就會形成一個檔位。

每一相鄰檔位的進退檔, 只有一個離合器的位置需要更換。 意思就是,一個分離,同時另一個接上去。 就跟DSG的離合器片一開一合相同。

圖片的右方,所有彩色的線條組合,都是只要一開一合的。 所以,不論跨了幾檔都是立即的一開一合(除非有引擎轉速保護的限制)。

DSG 就不是那一回事了。 只要奇奇換或是偶偶換, 就要先進入當中的檔位,因為是機械以及神主牌的限制。 詳情如下: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9&t=5679268&p=1#10


ZF 8HP AT 與DSG 相鄰檔位的換檔速度已經相當接近。 ZF可能慢個200ms以內。 但是 ZF跨檔跳,花的時間還是一樣; DSG 就要奇偶奇、偶奇偶的跳,會花到將近一秒。

這可能就是為什麼 奧斯頓 總裁 宣稱: ZF 8HP 換檔更快。

因為一台車不可能一檔到底, 而總和全部的換檔時間,ZF 8HP 有可能更快。


下面截圖,該網站號稱 ZF 8HP 換檔約200 微秒。 來源網站: http://transmissiong52013.blogspot.com


下面截圖, SSP 386 AUDI 自學手冊,宣稱完成換檔接近 200微秒以內。

大哥,我手邊分數不多了

你一直PO這種文章,拿走我的 "五分 好評"

這樣對嗎?



ArtW wrote:
大哥,我手邊分數不...(恕刪)


感謝贈分。

我不知道,贈分是有數量的。

之前來捧我場的、打大師的,我常常贈分的說!
rosehui wrote:
找到ZF 8HP ...(恕刪)

200ms 已經相當快了,而且是跳檔
不知道有沒有 DCT 跟幾款新 AT kick down shift time 的測試

不過若用這個資料做參考,二次換檔快的仍然讓 ZF 還有再進步空間 (VAG DSG 換檔邏輯好一點的話,換兩次還不到 30ms,相關數據可能還是需要找些資料進一步求證)
rosehui wrote:
找到ZF 8HP ...(恕刪)


真的很佩服你研讀許多資料提供科學證據
同時更顯示了那位老柴狗大濕的無知與白目
mingsin wrote:


真的很佩服你研讀...(恕刪)



大濕。 講白話一點 就是 ‘神棍’ 一個
這些內容太深奧,大濕自然插不上嘴。
大師又去BMW討論區,請教AT自排變速箱的問題。 結果回頭,又酸了人家。

這裡,我要舉一個AT耐操的例子。 人家改成幾乎兩倍性能,還用了11萬公里,沒下課,只是提早去整理了。
 
大師! 這可是你瞧不起的自排變速箱。 無論里程上、用法上,都相當強。

 
下圖: 回頭酸人家。
 


 
 
 
下圖是耐操實例。紅框是兩倍性能的前後數據。 來源: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5&t=5680269



 
 
如果, DSG 也能這麼耐操,或許就沒有大師寫 SOP 的空間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