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pic wrote:
感覺樓主不太需要改晶片,我是GTI改mtm 245HP,改完後到200KM都一直有貼背,加速明顯,適合我這種口味的人.
令我驚訝的是,原本市區低速的頓挫(1~2檔間),完全不見了.
以前我的AUDI 1.8T改晶片,Turbo Lag相當嚴重,讓我這次GTI等了快要五年才決定升級晶片...
也許吧真的不需要改, 我開過passat1.8T turbo lag也是相當嚴重,
或許會不會1.8t以下的改不改沒多少差異呀?
ch1882 wrote:
害阿!
排氣管流量升級後,鋁圈沒升級,感覺還是只做半套...
樓下繼續...
問題是渦輪引擎改裝和排氣管的管徑的影響是直接的...(directly)
簡單的說, 如果管徑夠大的排氣管+改裝的程式可以增加 60 hps..
但是有60hp+ 的程式, 配上管徑不夠大的排氣管就很容易會減少增加 20hps,
變成只增加40HP...增加馬力減少, 那也就算了, 重點是引擎溫度會提高很多...
還有更大的 turbo lag ...那就不值得了
所以如果要更新電腦程式去針對渦輪的壓力, 供油去做調整,
我也很建議排氣管的管徑/改裝必須考慮進去...
這和輪圈, 煞車, 避震, 輪胎不同, 沒有直接必須改的必要...(indirectly)
1Ds2+400D+1n+28-70mmF2.8L+70-200mmF2.8LISII+58AF-2=手拉傷.
TSI_Guy wrote:
na車與渦輪車開法的差異所在?
簡單的說去看馬力表最容易了解....
NA 車的馬力很線性, 動力是一直加上去的 (轉速和動力的提升有一定程度的配合)...(和SC一樣很線性)
所以在開車的情況下, NA 車很容易開, 因為就算在較低的轉速, 還有一定比例的動力
但是turbo的車很不線性, 當turbo 開啟後, 突然增加的力道很大...會有很大的貼背感..
可是如果在渦輪增壓點之前, 整台車根本就跑不是很快..... 要開的快就必須要在渦輪增壓的區段開...
在渦輪增壓之前, 不管轉速多高, 車的動力就是不夠...
所以我想這就是為何有人說不要用自然進氣車的開法來開Turbocharge 的車的意思吧...
問題來了, 你知道 ABT 程式大約修改了什麼嗎?
這樣比較才比較容易客觀一點來說其差異..
1Ds2+400D+1n+28-70mmF2.8L+70-200mmF2.8LISII+58AF-2=手拉傷.
TSI_Guy wrote:
本人 最近購入 go...(恕刪)
幫版大貼張圖:一個是扭力兩千轉後會出現"效果",馬力則在三千轉後出現"效果",OK啦!請放心使用!

參考ABT網站!ABT網站
內文搜尋

X